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儿童睡眠状况,探讨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的措施.方法:应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儿童睡眠中心临床问卷的中国修订版,对延吉市2~6岁582名儿童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童全天睡眠时间均值为(10.98±0.96)h,各年龄组睡眠时间峰值位于10~12 h,各年龄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睡眠障碍总时点发病率为28.57%;睡眠障碍症状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睡眠不安(8.57%)、磨牙(5.54%)、张口呼吸(5.46%)、肢体抽动(5.36%)和打鼾(4.45%),而出生史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生活与睡眠环境不良、遗尿等是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延吉市2~6岁儿童全天睡眠时间低于上海地区和国外儿童,但与北京地区儿童相近;睡眠障碍发病率位于京沪两地之间;做好孕期保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睡眠环境,积极治疗有关疾病,能有效降低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1)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2)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及其对心理和生活的影响;(3)探讨皇岗社区妇女健康服务水平及需求.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及妇科检查等方法对皇岗社区常住妇女进行健康普查.结果:(1)皇岗社区妇女前3位妇科常见病患病率是:生殖道感染30.95%,月经失调23.50%,乳腺小叶增生3.87%.生殖道感染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下降(P<0.01).(2)约3成的妇女有更年期综合征.36~45岁组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为65.20%,与其他年龄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P<0.01).(3)超过8成的妇女认为现时深圳市妇女健康服务足够,并对自身保健具有自觉性和迫切感.结论:要确保社区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查,做好普查后的普治和随访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妇科常见病防治和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妇科专家为社区妇女举办妇女病和更年期知识讲座,努力满足社区妇女的健康需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为有效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铜粱县的育龄妇女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妇女具有一定的生殖生理、避孕及性病知识,但明显不足,特别是涉及避孕知识和性病,尤其是爱滋病防治知识比较欠缺.她们现有的知识主要来自电视、书报传媒以及家人朋友.结论:应把生殖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作为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任务来抓,根据不同年龄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内容和方法,形式应灵活多样,重点内容应包括性教育、性知识与性卫生、避孕与节育知识、卫生保健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未产妇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可能性.方法:对继发不孕患者375例及同期原发不孕患者380例常规妇科检查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并行盆腔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造影剂为40%碘化油.结果:继发不孕组中有254例(67.8%)、原发不孕组中有98例(25.8%)存在不同程度的输卵管梗阻,两组因输卵管梗阻引起的不孕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继发不孕组中CT、UU的阳性率均高于原发不孕组相对应的阳性率(P<0.05),输卵管梗阻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结论:输卵管梗阻是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输卵管扭转(包括输卵管积水及输卵管囊肿扭转)是临床比较少见的妇科急腹症,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国内外研究报告多为个案病例报道.本院1994年1月~2004年8月共收治了18例患者,占同期妇科急腹症的0.6%,占卵巢囊肿蒂扭转的11%,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现就其诊治要点及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妊高征(轻度10例、中重度38例)胎盘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同时做HE染色观察妊高征时胎盘的病理改变.结果:MMP-9、TIMP-1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绒毛间质血管壁及蜕膜组织中.轻度妊高征MMP-9呈阳性表达,TIMP-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中、重度妊高征MMP-9和TIMP-1蛋白均呈弱阳性表达,分别与正常妊娠和轻度妊高征相比表达均减弱,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重度妊高征时胎盘组织绒毛数及间质血管数减少,出现典型的纤维素样坏死.结论:母胎界面MMP-9/TIMP-1表达异常与妊高征发病及胎盘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硒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对小儿弱视影响以及硒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遮盖加精细目力训练的基础上,A组37例患儿口服亚硒酸钠0.5 mg/d,连服1周,以后每周0.5 mg,疗程6个月;B组31例患儿未服用亚硒酸钠.观察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抽血检测血清硒(Se)、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随访1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血清Se(0.034±0.016)mg/L明显高于治疗前(0.013±0.008)mg/L,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血浆GSH-PX活力为(87.12±13.61)IU/L,较治疗前(53.62±18.70)IU/L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MDA含量(6.46±1.55)nmol/ml,较治疗前(8.68±1.49)nmol/m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Se与血浆GSH-PX呈正相关(r值=0.781,P<0.01),与MDA呈负相关(r值=-0.385,P<0.05).患儿视力恢复正常者A组22例(59.46%),B组11例(35.48%);视力进步者A组12例(32.43%),B组12例(38.71%);视力恢复率A组明显高于B组(χ2值=3.896,P<0.05),远期疗效较好.结论:用亚硒酸钠治疗该地区弱视患儿有明显的治疗效果;Se水平低表明该地区小儿弱视可能与缺硒有关.提示补充适量硒可提高该地区因低硒引起的弱视患儿的视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婴幼儿期是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营养补充尤为重要.儿童的营养补充关键时期有两个,一个是出生后4~6个月的母乳喂养,另一个是6个月~2岁期间的辅食添加.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同等重要.近年来,我国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状况较前有明显改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当前婴幼儿辅食添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一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中焦虑和抑郁共病的发病率以及社会支持对其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焦虑和抑郁共病患者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筛查.结果:焦虑和抑郁共病在妇科门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6.00%).社会的支持和家庭的关心,可使大部分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结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疾病实体,社会支持、家庭的关心和照顾能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并能改善焦虑和抑郁共病的预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主要症状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导致儿童的学习困难,并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1],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极大,并与患儿脑功能异常有关[1].但其脑电图特点尚不十分明确.为此,笔者对我院近1年来被确诊的ADHD患儿脑电图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对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50%N2O/O2混合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研究组),另选择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体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产妇无痛分娩效果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程中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波动;总产程时间、产后体力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产后产妇体力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RV)、肠道腺病毒(ETEC)感染引起,目前各种抗病毒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2002年10月~2004年6月收治的178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患儿中的96例,采用利巴韦林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的听力发育变化,并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有效模式.方法: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诊断技术对205名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在3个月时进行听力测试,并做高危因素回顾性调查;ABR异常者,6个月时做第2次ABR测试.结果:有58名听力障碍儿参加了第2次ABR复诊.该58名听力障碍儿ABR初诊时听力损失耳共计96只,平均听阈值为60.6±12.0 dBnHL;ABR复诊时平均听阈值下降到48.0±11.7dBnHL,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25名非高危儿与33名高危儿相比较,他们在ABR初诊、ABR复诊时听力损失耳的平均听阈以及前后听阈下降的平均差值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在6个月时ABR复诊后再对其中的听力障碍儿推荐配戴助听器等干预措施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下是经济可行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该院用氯米芬与Vit E治愈男性不育96例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4年1月门诊治疗男性不育的精液质量、治疗方法和妊娠情况.结果:96例中以少精、死精及活动力差为主.用低中剂量氯米芬与Vit E 25d、停药5 d,重复用药2~12个月,大多数在用药4~6个月有孕.治愈96例已受孕75例,占78.12%.结论:治疗男性不育,必须详细询问病史,重在查精液质量,说服病员积极配合治疗.用该方案治疗效果好,几乎无副作用,可以在各地广泛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5%,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因症状及体征出现的迟而且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困难,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必须引起重视.现将我院收入3例药流及人流术后异位妊娠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丹那唑组(n=29)分别皮下注射丹那唑2、4、6、8周,对照组(n=6)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丹那唑对异位内膜生长情况的影响.取丹那唑治疗8周组和对照组的异位内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丹那唑治疗内异症对异位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建模后第3周异位内膜生长良好,各组移植物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用丹那唑分别治疗2、4、6和8周后,异位内膜体积缩小(P<0.01),并且用药4、6和8周与用药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P<0.01).形态学检查显示,用丹那唑治疗2周后,异位内膜无明显增生;治疗4、6和8周后,异位内膜呈萎缩状态.大鼠成模后给予丹那唑治疗8周,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逐渐萎缩退化,其作用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年轻者居多,她们渴望保留生育功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发展,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为主要方式,该术式的主要问题是创面渗血不易止血,往往改为输卵管切除或中转开腹.近2年来我们采取垂体后叶素注射于输卵管妊娠部位做预处理,而后行保守性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发病情况,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红霉素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单用阿奇霉素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36.3%,婴幼儿占28.4%,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全部病例的57.4%,表明MP在婴幼儿肺炎中并非少见,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显著差异(P>0.01),但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起效快,安全性及病人的耐受性、依从性好.结论:MP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好发年龄明显提前,症状表现不典型,病程迁延,肺外并发症多见;阿奇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及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病因对血压偏高的儿童及早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儿童一生的生活质量,对预防成人高血压、推迟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心理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探讨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支持作用.方法: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需要住院治疗的孕妇分别采取针对性持续关爱式的强化指导和一般性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入院和出院作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实施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后,孕妇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持续主动的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于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适合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群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