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中的静脉镇痛作用观察

关键词:人工流产手术, 静脉镇痛, 枸橼酸芬太尼, 镇痛药物, 疼痛刺激, 临床效果, 得普利麻, 丙泊酚, 应用, 安全
摘要:为了能够安全的在无疼痛刺激下顺利完成人工流产手术,我院应用静脉给予得普利麻-丙泊酚同时配合镇痛药物枸橼酸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58名听力障碍儿2次听觉脑干反应听力随访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的听力发育变化,并探索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有效模式.方法: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诊断技术对205名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在3个月时进行听力测试,并做高危因素回顾性调查;ABR异常者,6个月时做第2次ABR测试.结果:有58名听力障碍儿参加了第2次ABR复诊.该58名听力障碍儿ABR初诊时听力损失耳共计96只,平均听阈值为60.6±12.0 dBnHL;ABR复诊时平均听阈值下降到48.0±11.7dBnHL,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其中,25名非高危儿与33名高危儿相比较,他们在ABR初诊、ABR复诊时听力损失耳的平均听阈以及前后听阈下降的平均差值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异常儿在6个月时ABR复诊后再对其中的听力障碍儿推荐配戴助听器等干预措施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下是经济可行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丹那唑组(n=29)分别皮下注射丹那唑2、4、6、8周,对照组(n=6)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丹那唑对异位内膜生长情况的影响.取丹那唑治疗8周组和对照组的异位内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丹那唑治疗内异症对异位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建模后第3周异位内膜生长良好,各组移植物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用丹那唑分别治疗2、4、6和8周后,异位内膜体积缩小(P<0.01),并且用药4、6和8周与用药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P<0.01).形态学检查显示,用丹那唑治疗2周后,异位内膜无明显增生;治疗4、6和8周后,异位内膜呈萎缩状态.大鼠成模后给予丹那唑治疗8周,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逐渐萎缩退化,其作用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丹那唑治疗可使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IL-6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卵巢早衰的性激素水平分析及临床发病率

    目的:分析POF患者血清中相关性激素FSH、LH、E2、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发病率.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从711名测定激素的女性中,选取临床确诊、检测结果符合诊断的POF患者23例,围绝经期患者21例进行比较.结果:POF(A组35岁以下,B组35~40岁)FSH水平均值升高,与围绝经期FSH均值(C组41~45岁)比较,P>0.0 5.A、B两组E2水平均值下降,与C组比较,P>0.05.LH、P两项激素的水平均值,A、B、C 3组之间差别不大,结果均显示LH升高,P下降.A组4项激素检测结果标准差均明显大于B、C两组.A、B两组占总数的3.2%.结论:POF患者血清中FSH、LH水平明显升高,而E2、P则相应降低.A组激素水平不稳定性较大.本组资料临床发病率3.2%,支持POF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一观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对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50%N2O/O2混合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研究组),另选择20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为对照(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体力恢复时间.结果:两组产妇无痛分娩效果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程中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波动;总产程时间、产后体力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产后产妇体力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简便的无痛分娩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CLN3基因表达与卵巢癌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癌

    目的:研究CLN3基因在卵巢浆液性癌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卵巢浆液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浆液性癌)组织、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正常卵巢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CLN3 mRNA表达为3.04±0.58,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为1.63±0.43,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浆液性肿瘤,差异显著(P<0.01);卵巢浆液性癌组织CLN3表达高于交界性卵巢浆液性肿瘤(P<0.01);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病理分级及有无腹水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LN3呈低表达,在所有的子宫内膜癌及癌旁组织中发现CLN3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①CLN3基因与卵巢浆液性癌的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有关,可作为卵巢浆液性癌的重要的生物学标记物,是卵巢浆液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②CLN3基因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影响学龄前儿童血压的生活行为习惯分析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肾及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病因对血压偏高的儿童及早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儿童一生的生活质量,对预防成人高血压、推迟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静态屈光检测在儿童眼保健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学龄前儿童眼静态屈光的检测,了解儿童目前的屈光状态,及时矫治屈光不正;对弱视儿童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视功能.方法:用1%阿托品眼膏对242例3~6岁儿童484眼进行散瞳验光.结果:≥+0.75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P<0.05),+0.75~0 D和>-0.25 D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多.结论: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能对儿童发育状况及趋势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合理干预和矫治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76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探讨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国外及国内普遍开展,以治疗有、无生殖道脱垂而又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难点的操作,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理支持度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心理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探讨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支持作用.方法:对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需要住院治疗的孕妇分别采取针对性持续关爱式的强化指导和一般性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入院和出院作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实施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后,孕妇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持续主动的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于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孕妇的焦虑、抑郁心理,适合住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群体.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乙蔗酚、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稽留流产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将123例稽留流产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按胚胎停止发育和滞留宫腔时间不同,将63例稽留流产患者分为A组43例(≤4 WK);B组20例(>4 WK)者.均给予乙蔗酚、米非司酮配伍阴道内置入米索前列醇排胎治疗,观察各组排胎、出血情况及患者一般状况.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A组完全排胎率显著高于B组,(P<0.001).结论:乙蔗酚、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稽留流产的早期诊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高血钙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血钙与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的相关性.方法:对宫颈癌6例、卵巢癌4例(透明细胞癌3例、卵巢甲状腺肿1例)所致高血钙患者术前进行PTHrP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血钙与PTHrP呈正相关(Y=2.433 9+0.455X),其相关系数r=0.903,对r进行假设检验,P<0.000 1.结论:PTHrP是妇科恶性肿瘤引起高血钙的主要体液因子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新生儿及婴儿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探讨

    随着医学的发展,儿科诊疗技术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技术也不断改进.小儿因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其疾病常表现得不典型,且病情转变快,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常失去抢救机会.如小儿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矫治,感染性休克的抢救,输血、全静脉营养等均要求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血药浓度,以及在抢救中监护等都需要迅速开辟静脉通路予以治疗.自60年代初采用的塑料管头皮针,对治疗、监护和抢救起到了保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深圳市皇岗社区妇女健康普查分析

    目的:(1)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2)探讨皇岗社区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及其对心理和生活的影响;(3)探讨皇岗社区妇女健康服务水平及需求.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及妇科检查等方法对皇岗社区常住妇女进行健康普查.结果:(1)皇岗社区妇女前3位妇科常见病患病率是:生殖道感染30.95%,月经失调23.50%,乳腺小叶增生3.87%.生殖道感染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下降(P<0.01).(2)约3成的妇女有更年期综合征.36~45岁组更年期综合征患病率为65.20%,与其他年龄组对比有高度显著性(P<0.01).(3)超过8成的妇女认为现时深圳市妇女健康服务足够,并对自身保健具有自觉性和迫切感.结论:要确保社区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必须坚持开展妇女病普查,做好普查后的普治和随访工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妇科常见病防治和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妇科专家为社区妇女举办妇女病和更年期知识讲座,努力满足社区妇女的健康需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2001~2003年的135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5例,对照组50例,都给予VitB6和益母草冲剂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帕罗西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强度及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系统治疗,痛经的症状得以缓解,帕罗西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婴幼儿辅食添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婴幼儿期是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营养补充尤为重要.儿童的营养补充关键时期有两个,一个是出生后4~6个月的母乳喂养,另一个是6个月~2岁期间的辅食添加.辅食添加和母乳喂养同等重要.近年来,我国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状况较前有明显改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当前婴幼儿辅食添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做一探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药物流产后加注催产素对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注催产素对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方法:将645例早期妊娠妇女分为两组,实验组为排出孕囊后加注催产素20 U,对照组排出孕囊后不加注催产素,以观察流产效果.结果:完全流产率实验组为98.11%,对照组为89.9%,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阴道出血时间实验组为(13.22±14.13)d,对照组为(21.44±14.13)d,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催产素有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易误诊为躯体病的儿童焦虑症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至少有10%~11%的学龄儿童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是儿童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由婴儿期至青少年期,男女均可发病[2].儿科医生对精神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误诊为器质性疾病:心肌炎、癫痫、偏头痛等.现将我院46例儿童焦虑症患儿临床特点及有关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568例药物流产相关因素分析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药流)相关因素及流产效果,为改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高药物流产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孕7周以内药物流产病例,计算率与χ2检验.结果:病例对象暂住人数比常住人数高1.3倍,未生育女性占55.28%,未生育女性暂住人数比常住人数高近3倍;药流的完全流产率达96.30%.结论:应重视暂住人群、青少年、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问题;药流的完全流产率较以往报道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126例疗效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以年轻者居多,她们渴望保留生育功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发展,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成为主要方式,该术式的主要问题是创面渗血不易止血,往往改为输卵管切除或中转开腹.近2年来我们采取垂体后叶素注射于输卵管妊娠部位做预处理,而后行保守性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腹部B超引导下经阴道宫内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5例报告

    目的:为消除术者宫内操作的盲目性,减少和消除子宫损伤和穿孔的可能性,使官腔内手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B超监视引导子宫宫腔手术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应用腹部超声监视指导下经阴道宫内手术,完成的宫腔手术及取环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超声监护对于复杂的、困难的官腔内手术,包括人工流产、诊断性和治疗性刮宫、放环或取环有困难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