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李露池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4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按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情况、护理宣教能力、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情况、护理宣教能力、护理质量、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下肢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于疾病的护理宣教能力亦有明显帮助,且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治疗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在治疗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臀部肌内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透皮给药技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同时比较两组膀胱残存尿量、自行排尿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3%、93.7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分别为(38.23±7.36)、(35.13±4.03)min,平均显效时间分别为(70.63±1.65)、(60.14±1.26)min,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膀胱残存尿量少于对照组,自行排尿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尿潴留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实现患者术后排尿通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例梗阻性黄疸伴十二指肠狭窄行PTCD术后患者的护理

    梗阻性黄疸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常出现的症状,由于在疾病的晚期肿瘤浸润、压迫其周围的胆管引起堵塞,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可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1]. 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有手术机会的患者不到20%[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常用方法,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道置管引流减压术,可有效改善和解除胆道梗阻,对减少 ERPC 术后并发症、保证胆汁引流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PTCD是目前解决梗阻性黄疸的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消退黄疸、缓解症状,更具有创伤小、疼痛轻、费用低的优点. 本案例中的患者就是1例典型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因十二指肠狭窄合并进食障碍造成ERCP插管困难,继而选择PTCD术, PTCD术则是解决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手段,PTCD术后患者以鼻胆管替代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

    作者:佘琬娴;卢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放疗科收治的116例服用阿片类药物的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予循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大便在形状及性质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时给予循证护理,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大便性质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癌痛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所致的便秘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的要求.

    作者:彭景;张娴;卜聪明;刘思远;胡殿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现状

    本文对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加强护理人员在高血压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角色认知,获得更好的护理干预效果,降低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作者:陈纪荣;梁娟;陈清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辅助生殖专科护理门诊对不孕症患者周期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辅助生殖专科门诊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周期自我管理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本院自2017年1月开设辅助生殖专科护理门诊,选取该阶段5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于2016年1月-12月抽取5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候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周期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更高(P<0.05),其负性情绪和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不孕症患者实施辅助生殖专科护理门诊,可有效提高其周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减轻其负性情绪和疾病不确定感,还可有效缩短其候诊时间,有效分流患者.

    作者:彭婷;方艳艳;李桂湘;许承明;陈文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在中青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在中青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中青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按出院先后次序将患者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出院后按时复诊,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除出院后按时复诊和接受常规指导外,还接受微信、QQ群、支气管哮喘园地论坛、短信提醒等互联网+护理医疗社区服务.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在中青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确.通过建立护士和哮喘患者交流的平台,构建了连续、动态、个体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永芳;沈芳;何捷金;陈宝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应用PBL联合CBL教学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应用PBL联合CBL的具体效果.方法 在神经内科应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前后的一年时间内,各抽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教学法实习生归为对照组,应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的实习生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实习生在终考核时的成绩.结果 观察组的口试、笔试以及护理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实习生的成绩.

    作者:丁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沟通性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和评价分析沟通性舒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急诊手术患者护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急诊手术7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沟通性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焦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围手术期患者的恐惧、焦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离开手术室时护理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急诊手术中对患者采取沟通性舒适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恐惧、焦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及手术的满意度.

    作者:田瑶瑶;张玉;杜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椎管内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椎管肿瘤切除+椎板复位术的术中护理配合.主要包括2015年2月-2016年4月共1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铣刀卸下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后再将棘突椎板复位的术中配合,椎管内肿瘤切除彻底,椎板复位稳定,手术配合过程顺利,手术效果满意,无1例术中并发症.认为护士熟练掌握手术配合要点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作者:杨燕;步秀兰;解年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2015年3月-2017年10月间接收的126例围绝经期妇女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护理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I、T-AI以及SDS评分均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应量表评分比较,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期妇女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抑郁程度,纠正其不良情绪,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葛香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湿化瓶和止血带的清洗、消毒体会

    2013年以前,对我院患者使用后的湿化瓶、止血带由各科室用1 : 50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冲净晾干备用. 为达到资源共享和还护士于患者的目的,同时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的要求,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集中管理. 自2013年以来,通过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监测:浓度符合要求,浸泡时间符合要求;医院感染管理科抽检,清洗消毒质量符合要求.

    作者:张黔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淋巴水肿CDT治疗相关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淋巴水肿患者容易出现淋巴水肿压力治疗所致皮肤压疮.皮肤压疮可能引发皮肤破损甚至感染、丹毒等并发症,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临床经验,对淋巴水肿相关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提出了全面的措施,以期为淋巴水肿的CDT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袁美芳;刘高明;刘媛媛;付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基层家庭无创呼吸机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使用自备家用无创呼吸机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47例家庭自备无创呼吸机的患者,通过现场评价、问卷调查、咨询服务、居家访视与延续照护等方式,统计这部分病友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果 基层家庭无创支持的患者存在知识缺乏、参数设置不合理,机器、过滤棉、管路、面罩没有定期清洁与维护,湿化水种类错误,水位刻度过高/低、干烧,管路与头戴、鼻面罩没有酌情更换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的依从性及效果.结论 使用家庭无创的患者无论文化层次、家庭支持情况怎样,均迫切需要获得呼吸专业人员的帮助、指导、教育与定期维护,以提高家庭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效果,减轻临床负担.

    作者:张素兰;李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在PICC相关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接受PICC置管的1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80)及对照组(n=80),对照组PICC置管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PICC置管期间应用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对患者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置管期间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置管期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TP)、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肢体肿胀发生率、肢体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风险评估与处置表的应用能及时识别PICC患者置管期间血栓发生的高危风险,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降低血栓的发生.

    作者:胡伟;李秀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救治及护理进展

    总结了急性氰化物中毒的救治及护理进展.氰化物中毒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通过对中毒机制、症状、护理内容的阐述,认为强化护理意识,实施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救治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成子佳;王璐;李宗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四合一骨融合联合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术中护理

    总结了23例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联合手术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术前做好访视,物品、仪器及器械准备;术中做好患儿的体位摆放、保暖、输液、病情观察及射线防护管理,准确、熟练地完成手术步骤;术后做好交接班.2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均达到早期愈合、未发生再骨折,1例发生踝外翻,3例发生胫骨近端外翻.认为精准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小艳;梅海波;田磊;肖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厦门市三级综合医院工作环境对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

    目的 了解厦门市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环境及留职意愿.方法 于2017年4月10日-4月17日方便抽取厦门市三级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环境、留职意愿及一般资料的问卷调查.结果 厦门市三级综合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和留职意愿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低的是自主性(2.4718±0.8704)分,得分高的是系统维持与变革(4.4286±0.7753)分;留职意愿得分为(18.0368±3.1410)分.自主性、权利与保障、工作负荷、工作年限、领导与管理、认可度、职称、子女情况对护理人员的留职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 医院管理者可以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和子女情况提供更多的工作自主性、权利与保障;降低工作负荷,提高管理层的领导与管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留职意愿,减少人才流失.

    作者:桂齐;周玉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56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术后监护

    总结了156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术后监护经验,包括术后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预防及积极处理反应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危象、低心排综合征、肺部感染、脊髓损害、喉返神经损伤、肾衰竭、肠系膜炎等.结果,本组患儿153例手术效果良好,顺利出院,3例台上死亡.术后住PICU平均时间5.5 d,住CICU平均时间3.7 d,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89.8 h.术后3个月-7年随访128例患儿,1例发生再缩窄,2例死亡,4例术后高血压,2例下肢肌力欠佳,8例生长发育迟滞.认为依据术后系统评价对婴幼儿主动脉缩窄术后患儿实施监护,可为临床护士提供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可有效促进患儿术后康复,对术后近期及远期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佳;金鑫;冷虹瑶;项明;周雅婷;李云兰;张晶洁;易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David及同期主动脉瓣成形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16例David手术配合护理经验,其中13例同期行主动脉瓣成形术.手术均顺利完成.15例患者康复出院,1例术后死亡;随访(6.1±3.7)月,主动脉瓣无返流2例,轻度返流13例,中度返流1例;无患者需二次手术治疗.认为充足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术中护理配合及监测,是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深刻理解和掌握手术过程,领会手术要点是良好手术配合的核心基础.

    作者:郭思嘉;邓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评估及护理

    目的 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移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7年2-9月入住骨髓移植病房的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期间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评估,对于评分异常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入仓时和出仓时患者的HADS分值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仓时1/3(34.62%)以上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19.23%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尽管针对性地实施了心理护理,出仓时依然有34.62%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28.85%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比较移植患者入仓与出仓时的H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状况,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高,值得我们关注.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减缓患者在移植期间心理状况的恶化程度.

    作者:唐叶丹;徐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