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张慧玲;颜君;何晶晶;杨欣静;胡爱玲;黄宝琴

关键词:肝癌, 上消化道出血, TIPS, 鼻胆管, 护理
摘要: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实体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第五位,在我国主要恶性肿瘤死亡因素中高居第三位[1].肝癌常因合并肝硬化或门静脉、肝静脉癌栓致门静脉高压,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如未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析创伤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创伤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接受创伤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的观察组各45例,对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诊救治成功率95.00%、护理满意度91.11%、并发症发生率6.67%、确诊时间(35.10±5.25) min、急诊至手术时间(42.22±8.27)min、急诊至病房时间(80.33±9.27)min,对照组急诊救治成功率77.78%、护理满意度80.00%、并发症发生率22.22%、确诊时间(60.28±6.22)min、急诊至手术时间(64.37±8.23)min、急诊至病房时间(101.34±11.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效果,可作为优选护理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窦江兰;常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例脑出血顽固性呃逆患者经间歇胃管营养法后效果观察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48 h以上,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呼吸饮食、睡眠及运动等,常常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精神上和躯体上带来很大痛苦[1].这例患者通过针灸、药物等治疗方法后呃逆症状缓解不明显,给予停止留置胃管,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后患者呃逆症状缓解,取得良好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芳;蒋芙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浅析医护四手操作竞赛存在的问题

    探讨医护四手操作竞赛存在的不足,以并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提高四手操作技能.操作演示中医护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器械准备不全、患者准备不充分、接诊不完善、标准预防不到位、医护坐姿错误、器械的传递和交换方法错误、吸引器使用错误及术后护理不到位.认为四手操作竞赛暴露出了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可提高四手操作技能.

    作者:周婷婷;张莉;张琼;刘晶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腹腔镜恶性肿瘤切除术中预防切口肿瘤种植的循证护理实践

    目的 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法预防经腹腔镜恶性肿瘤切除术中切口肿瘤种植的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经腹腔镜恶性肿瘤切除术的特点,收集118例经腹腔镜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发生切口肿瘤种植的相关证据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随访研究表明,118例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复发率均效果满意,只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种植(1.7%),1年生存率为89.7%.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制定的无瘤技术配合方法可有效预防经腹腔镜恶性肿瘤切除术中切口肿瘤种植的发生.

    作者:侯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肌肉病需行肌肉活组织检查的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7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小时舒适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舒适度评分相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肌肉活组织检查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活组织检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佳妹;常红;乔雨晨;马淑凤;丁卫军;孙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小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小儿病情变化快,疾病往往来势凶猛,危重症病人的特点是病情隐匿性强、易被忽视、不可预知[1],如果抢救及时和护理得当,患儿可能转危为安,若抢救不及时和护理方法不正确,患儿可能发生生命危险[2].

    作者:韦艳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压豆作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疗法,效果显著,方法简便经济,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夏杭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同伴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营养、运动方面的健康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方案,比较两组母婴结局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对照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6.5±1.2)mmol/L、(8.3±0.8)mmol/L(t=2.781,P=0.03);试验组的胎儿体重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同伴支持方案在护理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同伴支持可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支持,可以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侍美凤;陈彦君;赵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微信平台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0名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2017年5月在手术室实习的25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0月的25名实习生为实验组,由总带教建立一个手机微信群,组织同批入手术室的实习生及所有的带教老师加入微信群,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和考核优秀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坤玲;董雪;曾洁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皮肤激光美容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复发情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皮肤激光美容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择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收的90例皮肤激光美容患者资料,依护理方式分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是全方位的护理模式,比对两组护理影响.结果 研究组SDS为(30.10±4.36)分低于对照组(47.10±4.40)分(P<0.05);结痂时间为(6.5±1. 02)d短于对照组的(15.71±2.10)d(P<0.05);皮损复发率是6.67%(3/45)低于对照组22.22%(10/45)(P<0.05).结论 全方位护理干预应用于皮肤激光美容手术治疗中,可减少复发,提升综合疗效.

    作者:朱彩莉;刘晓峥;殷俏;苏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回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回授法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2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回授法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出院时比较两组对于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结果 对两组患者行评分考核,采用回授法的实验组平均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回授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延缓患者的功能损害,减少复发.

    作者:于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根因分析法的护理对策对预防术中压疮的作用

    目的 观察及分析根因分析法护理举措在降低手术期间压疮风险的效果情况.方法 本研究对象是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手术中压疮患者,对所有患者产生手术中压疮的原因以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分析探究,之后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举措.同时跟展开此方案后的手术中压疮发生率现象实施比较.结果 在进行干预方案以后,手术中压疮发生率具有显著程度的降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通过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举措,可以在多个方面寻找到科室出现手术中压疮的根本因素,之后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减少手术中发生压疮问题,确保手术可以顺利的实施.

    作者:孙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改良法泪道冲洗治疗泪小管炎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2例采用改良法泪道冲洗治疗泪小管炎的护理经验,包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熟练掌握冲洗方法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按医嘱用药,指导患者正确点滴眼药水等.结果,11例经改良法泪道冲洗后均成功治愈,观察6-12月无复发,1例效果不佳行泪小管切开,有效率91.7%.认为改良法泪道冲洗是治疗泪小管炎的有效方法,个性化护理是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虞灵梅;胡春玲;谢莉娜;王云霞;张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特质优组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特质优组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特质优组护理实施前(2017年7月-9月)和实施后(2017年10月-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儿童病例各4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入选儿童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特质优组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支原体肺炎儿童病例(均P<0.05).结论 采用特质优组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施加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儿童护理对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陆玉梅;方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COPD呼衰患者腹腔压力改变对机械通气的影响及护理策略

    目的 探讨不同腹腔压力状态下COPD患者机械通气、呼吸力学改变,以及降低腹腔压力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8例因COPD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用 RM6240-C型多导生理信号采集系统监测腹腔压力(IAP),并根据 IAP的不同,分为 IAH组和 IAP正常组,在不同机械通气参数下,比较 2组患者的气道峰压、气道平均压、分钟通气量、肺顺应性等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并对 IAH组患者采取降低 IAP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处理前后的 IAP的变化.结果 与 IAP正常组对比,IAH组患者的平均气道压、气道峰压增高(P<0.05),静态肺顺应性下降(P<0.05);与IAP正常的患者相比,给予IAH组患者较高的PEEP 值产生的呼吸力学指标的这种不良影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降低IAP的措施可以改善上述呼吸力学指标.结论 IAH会引起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峰压、气道平均压增加和分钟通气量、肺顺应性下降,降低 IAP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腹腔压力对机械通气的影响.

    作者:杨学瑾;赵晓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一种改良灌流—透析装置的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改良灌流—透析装置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灌流串联透析治疗时,使用改良后的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整个治疗过程护士只需二次扳动阀门按钮,切换迅速,无需卸灌.认为采用实用新型装置,克服了原有操作技术繁琐,能更好地保证治疗安全,临床上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蒋明月;王利群;宗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急性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与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急性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与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小儿哮喘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患儿.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特布他林雾化治疗,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同时两组患儿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哮喘症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哮喘症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小儿哮喘患儿临床治疗中,采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治疗的同时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哮喘症状,又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HIV/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化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HIV/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在进行化疗时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科的24例HIV/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的单双数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例.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同时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入院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化疗干预、疼痛干预以及感染的预防等;比较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及是否完成化疗疗程.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严重胃肠道反应发生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完成化疗疗程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HIV/AIDS合并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胃底贲门癌术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5,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对照组( n=25,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并发症等.结果 干预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511、4.889、3.552,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t=5.982、8.693、3.372,P<0. 05),营养费用少于对照组(t=45.903,P<0.05);观察组腹胀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4.500,P<0.05),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可使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得到更大程度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营养费用更少.

    作者:潘芳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噪音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儿童重症监护(PICU)病房噪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病房噪音,创造舒适安静环境.方法于2017年1月-6月 抽取某三甲医院PICU病房监护一区、监护二区﹑护士站,对三个区域产生的噪音进行对比. 3个区域均采用数字噪音仪监测病房8个时间段噪音,8:00、10:00、12:00、14:00、16:00、20:00、0:00、4:00,每次观察1分钟,记录大值和小值,连续测量6个月,共收集4320个声音数据.对噪音>65 dB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结果 监护一区小平均分贝数为(66.97±5.31)dB,大平均分贝数为(77.10±5.79)dB;监护二区小平均分贝数为(64.33±4.92)dB;大平均分贝数为(74.15±6. 46)dB;护士站小平均分贝数为(56.27±2.47)dB;大平均分贝数为(62.95±3.89)dB.监护一区的噪音分贝数为高,监护二区的噪音分贝数次之,主班台的噪音分贝数为低. PICU病房噪音来源很多,其中仪器设备报警占28.1%,患儿哭闹占23.9 %,医护人员操作声占19.9 %,工作人员说话声占9.3 %,电话铃声对讲机声门铃声占8.1 %,物品碰撞声占5.5%,车辆移动声占5.1%,.而患儿哭闹产生的噪音强度大,仪器设备报警产生噪音的次数多.结论 PICU病房存在多种噪音污染,主要噪音为患儿哭吵,仪器设备报警,医护人员操作护理过程中的噪音,工作人员说话声.对主要噪音来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减低PICU病房噪音,给患儿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陈艳红;刘美华;彭剑雄;熊平平;张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