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妹;常红;乔雨晨;马淑凤;丁卫军;孙静
目的 探讨双层粘胶造口袋在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泌尿造口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124例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泌尿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佩戴特舒(14 263微凸)底盘,实验组佩戴双层粘胶胜舒(11 035增强型微凸)底盘,采用造口护理ARC程序比较两组造口底盘使用时间、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情况、患者主观舒适度评价.结果 两组造口底盘使用1天(P<0.05)、4天(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情况第二次更换底盘时(P<0.05)、第四次更换底盘时(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主观舒适度评价无不适(P<0.01)、轻度不适( 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层粘胶胜舒造口袋在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泌尿造口患者中的使用效果优于特舒造口袋,能强吸收渗液,保护皮肤,造口底盘使用时间明显延长,渗漏发生率低,且佩戴舒适、美观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卫平;陈林芝;何隽;汤新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利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辅助老年病区口服给药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按传统方式进行口服给药2 397人次作对照组,以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辅助口服给药2 407人次作观察组,比较两组在给药错误率、患者漏服率、发药时间上的差别.结果 P<0.01,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相比传统口服给药方式,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发药时间延长16.3%,给药错误率减少82. 9%、漏服率减少86.7%.结论 与传统口服给药方式相比,采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略微增加发药时间,但是显著减少口服药物发放错误率和老年患者的漏服率.
作者:李婷茹;周艳红;王素英;王新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是甲状腺术后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 h以内,主要原因是手术区内出血压迫气管和喉头水肿等.因此甲状腺手术后都要放置负压引流管防止手术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致呼吸困难和窒息.传统的负压引流瓶较笨重,不利于患者活动,我们制作了一种新的引流瓶,较轻便,利于患者活动,患者和医生都反响很好.
作者:周艳;高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事件发生的特征性,为制定患者暴力攻击防范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9月上报的70例暴力攻击事件,通过现场查看、访谈患者和/或家属以及医护人员、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原因.结果 70例暴力攻击的患者中男性有50例(71.43%)、农民和无业47(67.14%)、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65例(92.86%),年龄20-39岁39例(55.71%),诊断精神分裂症47例(67.14%)、暴力攻击发生在房间内43例(61.43%)、发生在白天50例(71.43%),护士认为其中23例(32.86%)患者的暴力攻击可以预防.结论 住院患者发生暴力攻击与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诊断、环境密切相关,多发生在白班,且与进食、服药时段密切相关,地点以房间内、过道及大厅为多.护士认为三分之一的暴力攻击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熊玉芳;赵玲丹;何玉华;王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在胃癌术后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收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来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对引流管周边渗液进行收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纱布换药敷料方式对引流管周边渗液进行收集.记录两组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及引流切口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腹腔引流管渗漏及引流口周围刺激性皮炎发生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换药间隔时间、引流切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换药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引流管周边渗漏、刺激性皮炎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5.46±0.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0±0.76)分,护理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结论 一件式尿路造口袋在胃癌术后腹腔引流管周围渗液收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不仅可以快速促进患者腹腔引流切口的愈合,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引流管渗漏及管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综述了腹腔穿刺引流管在位及拔管后所致腹水外渗的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旨在为腹腔穿刺引流管腹水外渗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作者:华熠;江华;周梁云;刘敏;姜鑫;徐燕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肌肉病需行肌肉活组织检查的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7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小时舒适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舒适度评分相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肌肉活组织检查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活组织检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佳妹;常红;乔雨晨;马淑凤;丁卫军;孙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 Ⅰ 期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Ⅰ期心脏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出院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6 min平均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和CCS心绞痛分级、生活自理能力、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Ⅰ期心脏康复训练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朱文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麻术中在可视喉镜引导下放置胃管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全麻术中需要放置胃管的手术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全麻术中应用可视喉镜协助在直视下放置胃管,对照组按基础护理学昏迷患者置胃管方法对患者进行插胃管,观察两组插管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胃管放置时长为(3.9±0.1)min,一次性成功率达96.67%;对照组胃管放置时长为(17.9±1.0)min,一次性成功率达60.00%.两组置胃管术时长及一次性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可视喉镜直视下对全麻患者置胃管方法可行,耗时少,一次性成功率高,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李建华;金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信群的应用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Abdo minoperineal resection,即Miles手术)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47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组采取建立微信群模式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时和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以及焦虑( SAS)和抑郁( SDS)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SAS和SDS评分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出院3个月,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SAS和SDS评分在出院1个月、3个月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信群的应用在Miles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可操作性强、使用便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尿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干预组.每组20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经过干预后:①A组对血液透析、按时用药、合理饮食的认识率分别为55%、35%、45%,B组对血液透析、按时用药、合理饮食的认识率分别为95%、85%、90%;B组对血透按时用药以及合理饮食的认识率明显高于A组(P<0.05);②A组SAS评分为(57.3±13.3)分,B组SAS评分为(38.22±9.67)分,经过认知行为干预的B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③A组MCMQ面对、回避及屈服评分分别为(20.33±3.35)分、(16.91±4.11)分及(11.63±3.12)分,B组患者MCMQ面对、回避及屈服评分分别为(29.22±5.67)分、(13.31±3. 20)分及(7.13±2.01)分,经过认知行为干预的B组MCMQ面对评分明显高于A组,B组回避及屈服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治疗后进行认知行为的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加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柴晓英;严文静;秦丽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0名手术室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2017年5月在手术室实习的25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10月的25名实习生为实验组,由总带教建立一个手机微信群,组织同批入手术室的实习生及所有的带教老师加入微信群,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和考核优秀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平台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实习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护理带教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坤玲;董雪;曾洁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贴敷联合耳穴压豆作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疗法,效果显著,方法简便经济,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夏杭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协同护理模式予以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本院自行制订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和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两组干预前遵医用药、悠闲运动、饮食营养、消毒隔离、定期复查、合理休息、心理调节、生活习惯等自我管理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升高( P<0.05);观察组干预后依从性良好率( 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 66. 67%)(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特质优组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特质优组护理实施前(2017年7月-9月)和实施后(2017年10月-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儿童病例各4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入选儿童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特质优组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支原体肺炎儿童病例(均P<0.05).结论 采用特质优组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施加干预,可显著降低该类儿童护理对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陆玉梅;方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同伴支持对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营养、运动方面的健康宣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方案,比较两组母婴结局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对照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6.5±1.2)mmol/L、(8.3±0.8)mmol/L(t=2.781,P=0.03);试验组的胎儿体重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 同伴支持方案在护理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同伴支持可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提供支持,可以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侍美凤;陈彦君;赵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2016年交叉合血错误事件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有效杜绝交叉合血错误事件的发生.方法 采用根源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 )对2016年6起交叉合血错误事件进行根源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结果 确认远端原因包括为设备故障未及时修理,夜间工作人员疲惫,发生科室多为患者病情重、病人数量多;确认近端原因为操作中受到干扰,病人无应答无法进行询问式查对;医护人员违反操作流程,违反操作流程及查对制度是造成此类事件的根本原因.结论 使用PCA能有效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实施联动措施能有效减少交叉合血错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燕;杨玉琼;杨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本文结合军队医院在灾难救治中的特点和对文职护士能力的要求,从文职护士的角色转换、知识技能、生理及心理方面,综述了文职护士在灾难护理中的压力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更好地发挥文职护士在灾难救治中的作用.
作者:王婷婷;毛亚琴;马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给予维持性血透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对其依从性、机体营养状态、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透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选取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家庭跟进式护理)、对照组(n=25,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后机体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为(76.46±2.18)分,高于对照组的(56.42±2.16)分(t=32.638,P<0.05),同时,患者ALB、PA、Hb、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及WHOQOL-BREF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2.075、5.450、2.105、9.117、4.491,P<0.05).结论 给予老年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生存质量得到更大程度改善.
作者:谢松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工作坊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自护能力以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6月常规参加妊娠期糖尿病行为营养一日门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在常规行妊娠期糖尿病行为营养一日门诊的基础上增加工作坊模式护理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参与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血糖水平、自护能力及满意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1个月后疾病认知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自我护理能力、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疾病认知水平及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芸;蒋盘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