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学广;鲁奇志
胎盘粘连是胎盘滞留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出血,危及产妇生命.笔者统计了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全部记录完整的产科病例4 278份,胎盘粘连病例126例,对其发病率、病因进行分析,认为积极处理胎盘粘连、缩短第三产程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增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并掌握农村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开展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更年期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使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黑龙江省阿城市料甸乡105例更年期妇女进行测试.同时,随机调查105例处于更年期的男性作为对照组.结果: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性.在躯体化、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方面,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在强迫、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方面比更年期男性突出,整体心理健康差于男性.结论:女性在生理及心理上与男性有较大差异,比较容易出现机体内分泌代谢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易出现较明显的更年期综合征及不良的心理反应.因而,要特别加强对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的指导,在她们更年期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
作者:杨艳杰;彭涛;杨秀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术中发现取胎困难现象有所增加,因取胎儿时间过长,导致胎儿重度窒息.为了缩短取婴时间,避免胎儿严重乏氧,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我院采取小产钳术助娩,效果良好.
作者:刘雅文;葛雅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10年间聊城市城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今后确定儿童保健服务方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每年6月份城区各类托幼园(所)的1~6岁儿童的健康查体资料,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体格发育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龋齿按全国牙防组制定的龋齿诊断标准诊断.结果:营养不良患病率逐年下降,单纯性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龋齿患病率逐年上升.结论:应重视儿童营养问题,加强口腔卫生保健.
作者:姜玉珍;袁桂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2000年1月~2003年7月应用巴氏染色法筛查7 605例妇女,其中巴氏染色阳性105人,经活检送病理学检查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1例,假阳性率为80.00%(94/105).2003年1~7月在410例细胞学检查同时行电子阴道镜检查者中,发现异常66人,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诊断确诊CIN 50例,宫颈癌5人,其中巴氏染色阴性45例,假阴性率为80.35%(45/56).单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诊断其早期诊断率仅为0.078%,而结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为1.2%.明显高于单纯的细胞学检查,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了假阴性率,补充了细胞学检查的不足,为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符金花;李倬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早产易引起围产儿死亡,胎膜早破(PROM)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发生的PROM并早产12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傅晓丹;姜欣;梁艳秋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婚前保健机构现状.方法:按照全市婚前保健机构<婚前保健工作调查表>规定项目进行自查,然后汇总.结果:婚前保健机构不统一,以乡级医疗机构居多,占79.42%,房屋设备不足;从事婚前保健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结论:要加强婚前保健机构内涵建设及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婚前保健质量.
作者:任钧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无创性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21例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1 800~4 100 ml,平均2 200 ml,其中流产3例,宫缩乏力3例,子宫内翻4例,胎盘早剥5例,前置胎盘6例.采用迅速清理子宫、加快剖宫产手术操作、官腔注药、阴道塞纱条、腹部加压包扎、积极抗休克、尽早尽快足量输血及补充凝血因子等综合措施.结果:21例均保留子宫,痊愈出院.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有效,无副作用,无需特殊设备,耗资低,是保留子宫的好方法之一,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吴翩;龚梅;敖银柳;刘娇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早孕自然流产妇女100例血清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IgG的检测,并和正常早孕妊娠妇女进行比较;应用ELISA对20例早孕自然流产后绒毛进行HCMV-IgM、IgG检测.结果显示:流产组中HCMV-IgM阳性和HCMV-IgG、IgM双阳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0例流产绒毛阳性率60%,说明HCMV通过血液传播给胚胎,引起流产.孕妇原发与继发感染与早孕自然流产有相关性,HCMV-IgM和HCMV-IgG与HCMV-IgG、IgM双阳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成正相关.
作者:张富青;宫亚红;刘毅;张喜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人群,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8.96%,其中慢性宫颈炎居首位,次其为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沙眼衣原体感染,求医比例占42.02%.结论: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求医比例偏低,应普及妇女保健知识,积极开展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工作.
作者:王新卫;王嵩川;李玉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解延边州1~6岁儿童的膳食情况,以改进不足,为儿童提供合理平衡的膳食.方法:选择不同类型与规模的朝、汉族4所幼儿园1 239名儿童及3个县(市)散居儿童200名,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幼儿园和散居儿童膳食能满足儿童对热能和蛋白质的需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结论:加强膳食管理,均衡膳食,应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作者:全京花;杨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胎儿娩出的时间与阿氏评分的关系.方法:应用母胎监护仪、血pH值监护,测出宫缩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与胎儿血pH值做比较,结合新生儿阿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胎心率类型、持续时间与脐动脉血pH值密切相关,以脐动脉pH值为标准,52例无减速和早期减速在第二产程超过2 h,pH≥7.21.新生儿阿氏评分法评7~10分.在晚期减速或心动过缓持续时间在30 min以上,pH≤7.20,新生儿评分在6~8分之间,低评分可达4~7分.新生儿从轻度窒息到重度窒息不等.结论:胎儿娩出的时间与阿氏评分密切相关,临床应依据胎心率图和胎儿血pH值来分析判断胎儿缺氧的程度,让胎儿娩出在胎儿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之前,才能避免胎儿缺血缺氧,达到优生的目的.
作者:唐秀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笔者对昆明市妇幼保健院1998~2002年住院病人的来源、医疗待遇、疾病构成进行分析,为探讨我院建设的重点和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作者:段司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让欲婚青年了解婚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保健意识,掌握不宜结婚、生育和暂缓结婚、生育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变被动保健为主动保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集体培训,专职人员讲课,授课前、后同一试卷.测试方式为闭卷,由专人监考和评分.结果:授课前人均答对题数为7.8题,授课后人均答对题数为16.03题,授课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1),主要问题知晓率由授课前的7.33%~51.33%上升到授课后的73.66%~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觉接受保健的人数由授课前10.00%上升到授课后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兰芳;高俊平;王美莲;孟树芝;贾海兰;邹维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研究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水平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对沈阳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管理的17 486例孕中期(15~20 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对确定的高危人群进行遗传优生咨询,知情选择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胎儿发育;并根据医学问卷调查及查阅其住院分娩病志,分析异常妊娠结局与生化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检出各类高危人群共1 237例中,结果异常胎儿57例,另外低危中发生异常胎儿4例.本研究灵敏度93.4%,特异度93.2%,阳性预测4.6%,阴性预测99.9%,假阳性率6.8%,假阴性率6.6%.统计分析显示,生化指标异常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自然流产、羊水过少等异常妊娠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且胎儿宫内窘迫、自然流产与生化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孕妇孕中期血清生化标志物异常升高或降低,不仅可用于胎儿异常及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等筛查,还可用于预测异常妊娠结局的高风险孕妇.在产前筛查中应对这些孕妇加强保健及监测.
作者:庞泓;王艳华;冯光;李杰;张戬;康云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解咸宁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7~12月在本市婚检中心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1 776例未婚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咸宁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24.2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8.96%,未婚先孕发生率为16.20%,生殖道感染检出率为6.90%.文化程度低者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x2=37.51,P<0.01及x2=26.16,P<0.01).外地人员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员(x2=4.98,P<0.05及x2=11.54,P<0.01).结论:生殖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有关,在未婚青年中进行性病知识、性卫生、避孕知识等生殖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蒋汝刚;陈秀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许多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健康教育目标也不明确,还存在着流于形式,往往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或者只做局限性的出院指导.因此,如何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从2002年7月~2003年12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对住院的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简称健康教育路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孔水芬;王淑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确定对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宣教的重点对象和内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病程在1年以上、病情缓解的6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盆腔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治疗信心与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慢性盆腔炎病人缺乏自我保健知识.结论:健康教育对象应放在首次住院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身上,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保健知识方面.
作者:沈陆华;陆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住院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24例住院产妇出院前进行问卷和咨询调查.结果: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剖宫产与正常产产妇对育儿知识和康复锻炼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对产褥期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住院产妇首选健康教育方式比率依次为:与医务人员交谈(46.30%)、阅读资料(44.44%),观看VCD(9.26%).结论:顺应住院产妇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安排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可促进产妇身心康复.
作者:容玉葵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产后42 d检查是产褥期保健的重要部分,笔者对2002年353例妇女产后42 d健康查体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产后42 d保健内容,包括既往孕产妇保健、42 d康复现状及未来健康促进三个方面的思路.
作者:徐福智;邵慧娟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