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研究

庞泓;王艳华;冯光;李杰;张戬;康云玲

关键词:产前筛查 血清 妊娠结局 AFP Free-β-HCG 神经管缺陷 唐氏综合征
摘要:为研究孕妇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水平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对沈阳市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管理的17 486例孕中期(15~20 W)妇女进行上述二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对确定的高危人群进行遗传优生咨询,知情选择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胎儿发育;并根据医学问卷调查及查阅其住院分娩病志,分析异常妊娠结局与生化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检出各类高危人群共1 237例中,结果异常胎儿57例,另外低危中发生异常胎儿4例.本研究灵敏度93.4%,特异度93.2%,阳性预测4.6%,阴性预测99.9%,假阳性率6.8%,假阴性率6.6%.统计分析显示,生化指标异常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自然流产、羊水过少等异常妊娠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且胎儿宫内窘迫、自然流产与生化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孕妇孕中期血清生化标志物异常升高或降低,不仅可用于胎儿异常及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等筛查,还可用于预测异常妊娠结局的高风险孕妇.在产前筛查中应对这些孕妇加强保健及监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PCR-AFLP技术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

    目的:建立临床可行的、高准确性的、快速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的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选择21号染色体上4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STR位点对12例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结果:在12例胎儿的产前诊断中,检出2例唐氏综合征患儿,与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一致,无假阴性和假阳性病例发生.结论:选用21号染色体上的4个STR位点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应用PCR-AFLP技术检测各位点的基因型状况,产前诊断经典型和易位型唐氏综合征胎儿,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具有极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冬熠;温严;任慧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人群,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8.96%,其中慢性宫颈炎居首位,次其为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沙眼衣原体感染,求医比例占42.02%.结论:社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求医比例偏低,应普及妇女保健知识,积极开展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工作.

    作者:王新卫;王嵩川;李玉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双胎妊娠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对双胎妊娠116例做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妊娠120例做比较.结果:双胎妊娠的妊高征、贫血、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单胎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剖宫分娩为主.结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及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于改善双胎妊娠的预后和降低双胎妊娠的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洪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脐带绕颈胎儿胎心外监护异常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胎儿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足月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脐带绕颈胎儿在第二产程中连续进行胎心外监护,根据胎心变化与宫缩关系分为3组,早期减速(ED)组20例,变异减速(VD)组60例,晚期减速(LD)组40例,分别统计3组间脐带长度,绕颈周数,缠绕松紧度,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及母儿损伤情况.结果:3组间脐带绕颈周数、缠绕紧密度差异显著,LD与VD、ED组比较,新生儿窒息,阴道助产率及母儿损伤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脐带绕颈2周以上,脐带绕颈紧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阴道分娩对母儿损伤大,分娩方式宜选择剖宫产.

    作者:姜秀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B超引导宫腔操作临床分析

    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应用,在B超引导下实施宫腔操作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现将我院在B超引导下进行的27例困难宫腔操作进行分析,并讨论在女性节育手术中实施该方法的体会.

    作者:冯志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小儿先天性膈疝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小儿先天性膈疝因临床表现各种各样,缺乏特异性症状、体症,早期诊断常有困难.易被误诊为呼吸系统急性炎症或消化道梗阻、炎症等,延误治疗,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成长.及时、早期的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先决条件.本文对临床工作20年中收治的6例小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马宗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附件脓肿57例临床分析

    1998年1月~2002年10月本院共收治TOA57例,现对病因、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唐建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分析

    维生素K缺乏作为婴儿期颅内出血的常见原因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院1997年7月~2002年1月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红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113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54例)及对照组(59例),米索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片400 m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官体注射催产素20单位,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 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中和术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米索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作用明显,且用药方便、安全,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王菊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研究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RTI)状况以及其变化情况、已婚育龄妇女对RTI的知识、态度和意愿.方法:采用现状调查,共调查了深圳市5个镇的2 328名已婚育龄妇女.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是35岁,其中30以下的人占23.3%;30~34岁的占34.9%;35~39岁的占24.3%;≥40岁的占17.5%.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1.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4.0%,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4.5%.生殖道感染发生率为46.9%(1 092人),主要的感染类型为念珠菌性阴道炎(76.7%),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炎(6.2%).感染的人中38.6%接受过治疗.外阴、阴道、宫颈和生殖道分泌物的化验检查发现,异常比例在逐渐升高.其中,外阴和阴道的异常情况以充血为主,宫颈的异常情况以宫颈I度糜烂为主.而RTI的发生率与年龄有关,30~40岁年龄组的妇女RTl发生率较高.有95.6%的妇女希望得到生殖健康知识,她们认为比较理想也比较容易接受的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是阅读材料(38.7%)、电视(26.8%)、当面咨询(16.3%)和讲课(11.0%).结论:被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相当高,而且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利用育龄妇女渴望得到生殖健康知识的心理,注意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尽量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王鹤云;梁晓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2000年1月~2003年7月应用巴氏染色法筛查7 605例妇女,其中巴氏染色阳性105人,经活检送病理学检查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1例,假阳性率为80.00%(94/105).2003年1~7月在410例细胞学检查同时行电子阴道镜检查者中,发现异常66人,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诊断确诊CIN 50例,宫颈癌5人,其中巴氏染色阴性45例,假阴性率为80.35%(45/56).单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进行宫颈癌诊断其早期诊断率仅为0.078%,而结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为1.2%.明显高于单纯的细胞学检查,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了假阴性率,补充了细胞学检查的不足,为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作者:符金花;李倬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农村社区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并掌握农村社区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开展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更年期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方法:使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黑龙江省阿城市料甸乡105例更年期妇女进行测试.同时,随机调查105例处于更年期的男性作为对照组.结果: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性.在躯体化、强迫、焦虑、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方面,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在强迫、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方面比更年期男性突出,整体心理健康差于男性.结论:女性在生理及心理上与男性有较大差异,比较容易出现机体内分泌代谢异常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易出现较明显的更年期综合征及不良的心理反应.因而,要特别加强对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的指导,在她们更年期时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

    作者:杨艳杰;彭涛;杨秀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重度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征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E综合征)的发病率、诊断延迟情况、临床特点、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HELLP综合征在重度妊高征患者中的发病率为5.0%.诊断延迟率90.9%,诊断延迟1~5 d,平均延迟3.5 d.治疗方法为积极治疗妊高征、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尽快终止妊娠.母儿并发症为胎盘早剥、急性左心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重度窒息、医源性早产等.围生儿死亡率27.3%.结论:HELLP综合征严重威胁母儿安全,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早诊断、积极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周丹;李继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28例临床分析

    早产易引起围产儿死亡,胎膜早破(PROM)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发生的PROM并早产12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傅晓丹;姜欣;梁艳秋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与卵巢穿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及排卵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与腹腔镜卵巢穿刺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常规促排卵治疗不理想的PCOS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二甲双胍25例,B组为腹腔镜卵巢穿刺术2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个月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雌二醇(E2)的变化,观察单用两种方法1个月后及加用克罗米芬1个月后的排卵率.结果:A组用二甲双胍前、后比较,FSH、LH、T明显下降,P<0.05,E2下降不明显.B组腹腔镜卵巢穿刺术前、后比较,LH、T、E2有明显下降,P<0.05,而FSH下降不明显.排卵率A组分别为40.00%、88.00%、,B组79.20%、95.80%.结论:二甲双胍及腹腔镜卵巢穿刺法对PCOS患者性激素紊乱可起调节作用,腹腔镜卵巢穿刺法排卵作用较二甲双胍明显.二甲双胍对提高促排卵药物敏感性较腹腔镜明显.

    作者:林桂花;阴春霞;张美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1776例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为了解咸宁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7~12月在本市婚检中心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1 776例未婚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咸宁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24.2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8.96%,未婚先孕发生率为16.20%,生殖道感染检出率为6.90%.文化程度低者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x2=37.51,P<0.01及x2=26.16,P<0.01).外地人员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员(x2=4.98,P<0.05及x2=11.54,P<0.01).结论:生殖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有关,在未婚青年中进行性病知识、性卫生、避孕知识等生殖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蒋汝刚;陈秀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早孕自然流产妇女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早孕自然流产妇女100例血清进行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IgG的检测,并和正常早孕妊娠妇女进行比较;应用ELISA对20例早孕自然流产后绒毛进行HCMV-IgM、IgG检测.结果显示:流产组中HCMV-IgM阳性和HCMV-IgG、IgM双阳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0例流产绒毛阳性率60%,说明HCMV通过血液传播给胚胎,引起流产.孕妇原发与继发感染与早孕自然流产有相关性,HCMV-IgM和HCMV-IgG与HCMV-IgG、IgM双阳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成正相关.

    作者:张富青;宫亚红;刘毅;张喜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妇女保健学》生产实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我国开创的妇幼卫生本科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依着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精神,对主干学科妇女保健学的生产实习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该模式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建立教学-科研-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仅对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做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结果证明,该模式对培养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培养质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还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供了空间.

    作者:郭锡永;吴飞;张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未婚终止妊娠者心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人们对性观念和婚姻观念的转变,未婚妊娠者有所增加,由于未婚怀孕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加之这种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使得她们对周围事物感觉敏锐,反应强烈,情绪易激动,而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我科2001年1月~2002年11月收治未婚终止妊娠75例,通过对她们心理状态的评估施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文敏;王彩;林海燕;赵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胎盘粘连126例分析

    胎盘粘连是胎盘滞留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出血,危及产妇生命.笔者统计了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全部记录完整的产科病例4 278份,胎盘粘连病例126例,对其发病率、病因进行分析,认为积极处理胎盘粘连、缩短第三产程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增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