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

王菊英

关键词:剖宫产, 术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对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113例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54例)及对照组(59例),米索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片400 m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官体注射催产素20单位,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 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中和术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米索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子宫收缩作用明显,且用药方便、安全,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理想药物.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次全切除后残留宫颈的发病状况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除后保留的宫颈发病情况及发病规律,以期对该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次全切除后患者310例(术后6~12年),采用术后复查的方法.结果:没有发现宫颈癌,术后子宫颈糜烂和宫颈肥大等炎症,发病率均低于普遍人群发病率,而且发病与术时年龄有直接关系,术时年龄越轻,术后发病率越高,术时年龄较大者,发病率较低.结论:手术是否保留宫颈应以宫颈状况和疾病性质而定,宫颈各项检查正常,任何年龄均可以保留宫颈.

    作者:贾学广;鲁奇志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小儿脑性瘫痪病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32例脑性瘫痪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分析、体格检查、分型.结果:132例中有病因者占87.88%,分别发生在妊娠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其中新生儿窒息占42.42%,早产占33.33%,低出生体重18.18%.结论:做好妊娠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管理,是预防脑性瘫痪的关键.

    作者:蔡丽如;王盈盈;郑瑞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巨大胎儿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63例巨大胎儿进行统计学分析,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预防措施.结果:在163例巨大胎儿的孕妇中,糖代谢异常101例,占61.96%;胎儿脐带血胰岛素含量增高24例,占14.72%;过期妊娠17例,占10.23%;遗传因素6例,占3.68%;正常分娩36例,占22.09%.巨大胎儿可以通过尽早诊治孕妇的糖尿病、提倡科学膳食、适当增加运动量、加强孕妇监测等措施进行预防.结论: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巨大胎儿的出生率.

    作者:郑燕京;梁爱红;张振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口服消炎痛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口服消炎痛治疗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对40例接受口服消炎痛治疗的PDA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PDA中早产儿15例,足月儿25例.关闭31例(77.5%),其中早产儿关闭12例(80.0%),足月儿关闭19例(76.0%),关闭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重<1 500g、1 500~2 500 g、>2 500g 3组消炎痛关闭率分别是10.0%、85.7%、70.0%,关闭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口服消炎痛对治疗新生儿PDA有明显疗效.其关闭率随着出生体重的增加而降低.

    作者:吴伟晴;吴本清;丛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儿童智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为研究与儿童智能相关的因素及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笔者对枣庄矿业集团机关幼儿园350名儿童进行了智能测试及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宋丽华;王兴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对顽固性产后出血保守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无创性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21例顽固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1 800~4 100 ml,平均2 200 ml,其中流产3例,宫缩乏力3例,子宫内翻4例,胎盘早剥5例,前置胎盘6例.采用迅速清理子宫、加快剖宫产手术操作、官腔注药、阴道塞纱条、腹部加压包扎、积极抗休克、尽早尽快足量输血及补充凝血因子等综合措施.结果:21例均保留子宫,痊愈出院.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有效,无副作用,无需特殊设备,耗资低,是保留子宫的好方法之一,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吴翩;龚梅;敖银柳;刘娇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住院病人的情况分析

    笔者对昆明市妇幼保健院1998~2002年住院病人的来源、医疗待遇、疾病构成进行分析,为探讨我院建设的重点和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为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作者:段司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学龄前儿童耳咽管炎与渗出性中耳炎发病近期调查

    目的:了解近期天津市学龄前儿童耳咽管炎与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方法:在全市幼儿园(所)年度体检中进行声阻抗筛选.结果:总发病率8.95%,男童9.66%,女童8.10%,4岁以下发病率10.87%,4~7岁8.32%.结论:发病率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男高于女,学龄前儿童中以4岁以下发病多.

    作者:丁怡冰;王美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住院产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住院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24例住院产妇出院前进行问卷和咨询调查.结果: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剖宫产与正常产产妇对育儿知识和康复锻炼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对产褥期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住院产妇首选健康教育方式比率依次为:与医务人员交谈(46.30%)、阅读资料(44.44%),观看VCD(9.26%).结论:顺应住院产妇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安排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可促进产妇身心康复.

    作者:容玉葵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慢性盆腔炎病人自我保健状况的调查

    目的:确定对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宣教的重点对象和内容.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病程在1年以上、病情缓解的6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慢性盆腔炎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治疗信心与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慢性盆腔炎病人缺乏自我保健知识.结论:健康教育对象应放在首次住院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身上,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保健知识方面.

    作者:沈陆华;陆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胎盘粘连126例分析

    胎盘粘连是胎盘滞留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出血,危及产妇生命.笔者统计了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全部记录完整的产科病例4 278份,胎盘粘连病例126例,对其发病率、病因进行分析,认为积极处理胎盘粘连、缩短第三产程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增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子宫肌瘤剜除术后复发的病因探讨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和子宫肌瘤剜除术与复发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标本肌瘤、瘤旁组织及肌层组织ER、PR的表达,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外周血中E2、P、FSH、LH、PRL、T水平,以健康育龄妇女30例作为对照.对比30例多发子宫肌瘤(瘤体≥4个)剜除瘤体后整块切除瘤体部位的部分子宫.结果:肌瘤组织ER、PR表达显著高于瘤旁肌层组及正常肌层组(P<0.01,P<0.05),瘤旁肌层组ER、PR表达显著高于肌层组(P<0.05),两组血浆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30例切除的部分子宫中9例有瘤体残留.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子宫组织ER、PR强表达有关,子宫瘤体旁肌层组织ER、PR过表达及子宫肌瘤剜除术时小肌瘤残留是子宫肌瘤复发的原因,对有子女者行子宫肌瘤剜除术应同时切除瘤体周围的肌层组织或行部分子宫切除,以降低子宫肌瘤的复发.

    作者:刘曼华;程英;管卫群;陶潜;郑艳莉;杨其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小儿先天性膈疝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小儿先天性膈疝因临床表现各种各样,缺乏特异性症状、体症,早期诊断常有困难.易被误诊为呼吸系统急性炎症或消化道梗阻、炎症等,延误治疗,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成长.及时、早期的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先决条件.本文对临床工作20年中收治的6例小儿先天性胸腹裂孔疝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马宗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的腹腔镜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剔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对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卵巢瘤剔出术14例与开腹对妊娠合并卵巢瘤患者行卵巢瘤剔出术2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51.79士8.49 min,开腹组58.21士6.96 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出血量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硫酸镁用量腹腔镜组21.43±3.63 g,明显低于开腹组(37.14±7.26 g),P<0.01;术后排气时间腹腔镜组24.64士4.74 h,较开腹组(43.14士4.87h)明显缩短,P<0.01;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4.23±0.65 d,较开腹组(7.43±0.51 d)明显缩短.两组病例均无发生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的,它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机适宜选择在妊娠13~16周.

    作者:冯虹;李光仪;陈雪梅;黄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婚前健康教育40分钟课程授课效果评价

    目的:让欲婚青年了解婚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保健意识,掌握不宜结婚、生育和暂缓结婚、生育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变被动保健为主动保健.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集体培训,专职人员讲课,授课前、后同一试卷.测试方式为闭卷,由专人监考和评分.结果:授课前人均答对题数为7.8题,授课后人均答对题数为16.03题,授课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1),主要问题知晓率由授课前的7.33%~51.33%上升到授课后的73.66%~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觉接受保健的人数由授课前10.00%上升到授课后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兰芳;高俊平;王美莲;孟树芝;贾海兰;邹维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与卵巢穿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及排卵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与腹腔镜卵巢穿刺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常规促排卵治疗不理想的PCOS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二甲双胍25例,B组为腹腔镜卵巢穿刺术2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个月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雌二醇(E2)的变化,观察单用两种方法1个月后及加用克罗米芬1个月后的排卵率.结果:A组用二甲双胍前、后比较,FSH、LH、T明显下降,P<0.05,E2下降不明显.B组腹腔镜卵巢穿刺术前、后比较,LH、T、E2有明显下降,P<0.05,而FSH下降不明显.排卵率A组分别为40.00%、88.00%、,B组79.20%、95.80%.结论:二甲双胍及腹腔镜卵巢穿刺法对PCOS患者性激素紊乱可起调节作用,腹腔镜卵巢穿刺法排卵作用较二甲双胍明显.二甲双胍对提高促排卵药物敏感性较腹腔镜明显.

    作者:林桂花;阴春霞;张美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超声对药物促排卵中卵泡的监测价值

    方法:用超声连续、动态地监测90例不孕患者,分别给予克罗米芬(CC)及CC+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并观察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指导适时受孕.结果:共监测了290个月经周期,其中61例212个月经周期有排卵,总排卵率67.8%,共受孕32人,受孕率35.6%.监测显示,两组药物的促排卵作用和受孕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药物间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40 0,P<0.05).结论:超声可直观、动态、准确地观察和研究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从而能给临床医师提供客观的诊治意见.因此,超声监测是治疗由排卵障碍所致的月经不调和不孕症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马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18-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异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孕期18-三体胎儿超声异常的产前检出率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广州市两所医院12年经脐血染色体核型确诊18-三体胎儿28例,评估超声检查胎儿异常情况.结果:28例18-三体胎儿中20例(71.4%)至少有一种超声可检测出的异常,大部分胎儿有一种以上的异常,每个胎儿的平均异常数2.4种,常见异常是胎儿生长受限12例(42.9%);其次脉络丛囊肿10例(35.7%);心脏结构缺损9例(32.1%);中枢神经系统异常6例(21.4%);脐带两条血管3例(10.7%);手握拳2例(7.1%);水囊状淋巴管瘤2例(7.1%).结论:大部18-三体胎儿超声可检测到胎儿异常,孕期详细超声检查,结合脐带穿刺产前诊断可提高18-三体胎儿检出率.

    作者:何平;张广兰;方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婚前保健机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重庆市婚前保健机构现状.方法:按照全市婚前保健机构<婚前保健工作调查表>规定项目进行自查,然后汇总.结果:婚前保健机构不统一,以乡级医疗机构居多,占79.42%,房屋设备不足;从事婚前保健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结论:要加强婚前保健机构内涵建设及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婚前保健质量.

    作者:任钧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三门峡市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

    目的:掌握三门峡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现状及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5个社区中抽取5个社区为调查点,对社区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慢性病总患病率为13.60%.男性为14.71%、女性为12.35%.居民6种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6.90%、冠心病3.07%、脑血管疾病1.40%、糖尿病1.07%、慢性支气管炎1.01%、恶性肿瘤0.15%.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生活方式有关.30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24.03%(男性45.00%,女性1.19%,P<0.001);缺乏锻炼率55.32%(男性52.59%,女性58.29%,P<0.001).喜欢吃咸食21.72%(男性23.40%,女性19.89%,P<0.001).肥胖率16.22%(男性21.59%,女性19.48%,P<0.001).饮酒率16.56%(男性28.56%,女性3.50%,P<0.005).结论:三门峡市居民慢性病患病以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为前3位,是主要的健康问题,应该优先干预.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是缺乏锻炼、吸烟、喜食咸食等.

    作者:李景风;程巧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