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引导及无痛技术对儿童牙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成君

关键词:心理引导, 无痛技术, 患儿, 牙病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引导及无痛技术对儿童牙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引导并行无痛技术.B组仅行常规治疗.结果:A、B两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1),A组患儿配合治疗程度明显提高,心理引导对女孩影响比男孩更显著(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心理引导及无痛技术的应用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爱宝疗浓缩液对200例宫颈炎治疗的体会

    宫颈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治疗不得当,长期发展可能会导致恶性病变的发生.给许多患者带来躯体不适和精神负担.针对宫颈炎发病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杜绝和减少宫颈癌变的发生.用爱宝疗浓缩液治疗200例宫颈炎患者,注意治疗方法、步骤及用药后的注意事项,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了根据不同病情合理应用抗生素,临床治愈率达100%,无一例宫颈管狭窄粘连,跟踪随访1~2年无一例复发.

    作者:于春霞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女性婚检者生殖系统疾病分析

    为了解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状况,指导婚检工作,对1996~2002年在我院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66 267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

    作者:李风秋;赵丽霞;方宝瑞;房秀玲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一起儿童流行性感冒流行的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少儿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探讨流行性感冒的防治规律.方法:现场个案调查病人,检测其血清抗体及带毒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抗原变异.结果:湖北省某地区2个乡镇集中在2004年3月上旬报告流行性感冒病人314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6~15岁,占调查总数的83.76%.从病人血清和咽拭子中分别检出流行性感冒A3型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IgM抗体.结论:湖北省某地区集中发生的少儿感冒属于A3型流行性感冒局部流行.

    作者:杨森焙;赵念;贾桂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围绝经期与心血管疾病60例临床分析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机体将发生许多病理、生理改变,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提前发生,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保证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我们对2000~2003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妇女60例进行雌激素及心血管方面的测定,探讨围绝经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作者:李淑芹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认识,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对3例ARDS患儿采取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经过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项消毒隔离,预防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发生气胸,经及时处理2 d后气胸消失,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ARDS患儿应及早应用机械通气与PS治疗.配合正确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青;耿秋菊;王芯;吴晓宁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伴脑损伤的过敏性紫癜12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A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儿可同时伴有脑损伤,尤其是脑损伤出现早于皮疹时,容易误诊.现将我科2002年6月~2003年9月收治的12例伴有脑损伤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情况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顾秀利;李海波;潘运铎;王晓梅;于立涛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7例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1月~2003年11月足月分娩的117例HIE新生儿、120例正常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HIE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组:Ⅰ组为HIE轻度组(85例),Ⅱ组为HIE中重度组(32例),Ⅲ组为正常对照组(120例).结果:胎膜早破导致新生儿HIE的发生率明显升高;HIE新生儿的剖宫产率(14.11%、12.50%)低于正常新生儿的剖宫产率(30.83%);羊水胎粪、新生儿窒息与HIE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Apgar评分的高低并不代表HIE的严重程度.结论: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对预防HIE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宏;门新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保育员、幼儿教师宫颈糜烂普查资料分析

    目的:探索宫颈糜烂高危因素.方法:对995名保育员、幼儿教师宫颈糜烂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糜烂患病率为26.43%,居各种妇科病之首位;与年龄、孕产次、人工流产史及避孕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女性自我保健意识和保护能力,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宫颈糜烂患病率.

    作者:许艳敏;祝长江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家庭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行为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Learning Disorders,LD)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分别对31例LD儿童和31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评定.结果:L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LD儿童在PSQ量表中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的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L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的某些因素与LD儿童的行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作者:魏宝玉;金正勇;池永学;陈英玉;李红子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101例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0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绒癌36例(35.6%),侵蚀性葡萄胎65例(64.4%).结果:101例患者行化疗或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除2例脑转移患者死亡外,71例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多药联合全身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纪燕琴;黄凤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大同市932例常规白带涂片检查结果分析

    国家性病控制中心规定的常规白带检查性传播疾病(STD)的项目包括:革兰氏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滴虫、霉菌(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白细胞≥(++).滴虫、霉菌是妇女生殖道常见的感染病菌.阴道加德纳菌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体,近年来被确定与性传播有关的疾病.现将我院3年来妇科门诊就诊的932例女性常规白带涂片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刘凌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中国部分地区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道感染现况研究

    目的:了解部分地区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河南、广西、广东部分城市的10所医院对2002名年龄为24岁以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少年进行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2.0±1.7岁,小为14岁.调查对象的39%为城市户口,61%为流动人口.被调查女青年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0.3±1.9岁.既往患有生殖道感染者为27.7%.本次调查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7.1%;其中57.6%患有1种感染;25.3%患有2种感染;17.1%患有3种及以上的感染.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为学生和服务人员、非流动人口、既往生殖道感染患病史、首次性行为年龄小、未使用避孕方法、月经期间发生性关系及清洁外阴的间隔时间较长.结论:女青少年生殖道感染患病率相当高,是目前影响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性教育,进行预防不良性行为和生殖道感染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作者:王临虹;赵更力;张小松;吴久玲;郭素芳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妇女更年期症状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01年9月~2002年8月,根据广州市人口构成比进行分层整群抽样40岁以上妇女1 090名,问卷调查询问一般情况、更年期症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绝经前妇女440例,绝经后妇女650例,其中自然绝经妇女647例,自然绝经年龄平均为48.1±4.8岁,中位数为49岁.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由高而低依次为关节痛、腰痛、健忘、疲劳、心悸、易怒、失眠、尿失禁、头痛、多汗、潮热、压抑、阴道干痛、蚁行感.其中关节痛和腰痛的发生率超过50.0%,尿失禁的发生率为24.4%,潮热的发生率为19.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大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办公室工作人员高于工人及服务员,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P<0.05.结论:本组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分布不同于西方妇女的更年期症状,但与其他文献所报道的亚洲妇女相似,其发生率与其文化教育程度和职业的不同有关.

    作者:张清学;杨冬梓;王文军;梁晓余;谢梅青;王良岸;洪顺家;郑澄宇;孙艳梅;陈晓丽;彭艳;邝健全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研究

    目的:探索出一种不中断母乳喂养、不需住院、简便有效的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方法:将84例足月正常体重、中度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个治疗亚组,思密达组、光疗组、鲁米那-可拉明组对照比较其疗效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并检测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的活性浓度,探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机理.结果: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介于光疗与鲁米那-可拉明之间.每日平均胆红素下降的幅度36.36±10.12μmol/L,平均疗程为4.82±1.10 d,7 d治愈率为100%.结论: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不需中断母乳喂养,有利于巩固爱婴医院成果.β-GD不是母乳性黄疸发病的主要机制,也不是通过影响β-GD而起作用.

    作者:李立新;李增宝;蹇涵;徐建锋;洪虹;刘兰梅;叶丽霞;黄健斌;李志涛;梁颖娜;王和香;李宝根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分娩的2 576例产妇分娩后3~42 d随访,进行回顾性调查,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0.60%,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属中有精神病史,孕前情绪异常者,对分娩及产生生活感到焦虑担心,产时采取手术及产后睡眠差.结论:产后抑郁症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早筛查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赵新平;袁绿化;魏成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改变的研究

    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酸中毒可致多系统器官损害,心肌损伤发生率28%~44%,有高达66.5%的报道[1].为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规律,本文通过对正常新生儿轻、重度窒息新生儿脐血心肌酶CPK、CK-MB活性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学处理,讨论CK-MB活性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国祝;彭珊璐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慢性宫颈炎电环宫颈切除术51例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51例慢性宫颈炎电环宫颈切除术.方法:高频电波刀宫颈切除术.结果:51例慢性宫颈炎治愈率96.07%.结论:此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不损伤宫颈机能等优点.

    作者:刘雅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重复异位妊娠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未产妇5例,经产妇9例.14例中1例行中药保守治疗痊愈,其余均开腹手术行患侧输卵管修补术或输卵管切除术.11例为壶腹部妊娠,1例为峡部妊娠,1例为残余输卵管妊娠.1例未产妇术后成功获得宫内妊娠.结论:掌握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注重早期诊断、病因治疗是预防重复异位妊娠的关键.

    作者:金平;魏旭军;胡俊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4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7例新生儿败血症随机分为IVIG组45例(IVIG配合抗生素,IVIG 400mg/kg·d,连用3 d),其中早产儿25例,足月儿20例;血浆组22例(血浆配合抗生素,冰冻血浆每次10 ml/kg,隔日1次,共3次),其中早产儿12例,足月儿10例.用药前及用药后7 d分别采血测IgG,并观察体温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率、病死率等.结果:IVIG组治疗后IgG水平迅速提高,早产儿为13.64±3.57 g/L,足月儿为14.85±3.72 g/L,明显高于血浆组(P<0.05),体温稳定时间与住院时间、院内感染率、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率两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早产儿败血症病死率IVIG组显著低于血浆组(P<0.05).结论:IVIG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张艳;郭世杰;刘英 刊期: 2004年第21期

  • 妊娠期妇女的口腔保健

    妊娠期妇女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有两大类,即龋病及牙周组织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女性患病较为严重,有人认为与生育过多和营养不良有关,妊娠期妇女尤为严重.

    作者:周晓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