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不同固定方法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伊枚娟

关键词: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固定方法
摘要:目的 改进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的穿刺固定方法.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固定效果及拔针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输液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拔针时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输液通畅率更高,节省操作时间,减轻患者拔针痛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翻修术合并肠麻痹患儿的护理

    脊柱侧凸( Scoliosis)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1]. 脊柱侧凸的发病率:女性2%,男性0.5%,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占80%以上,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特发性脊柱侧凸按照发病年龄,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 3-10岁);青少年型( 10岁后).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在3岁内发现的一种结构性脊柱畸形,男婴多见,通常侧弯凸向左侧;侧弯多位于胸段和胸腰段;多数侧弯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展. 我科于2016年4月10日收治一名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出生时即发现脊柱侧弯,之后逐渐加重,2年前行脊柱畸形矫正术,本次入院行脊柱侧凸翻修术,术后出现肠麻痹,经过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

    作者:蒋晶;刘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黄联合芒硝对老年患者肠镜检查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黄联合芒硝对老年患者肠镜检查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肠镜检查的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大黄联合芒硝敷脐法,对照组采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法.观察两组腹胀缓解的时间以及缓解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胀缓解时间为(4.25±2.13)h,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5.75±2.72)h,实验组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缓解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腹胀缓解的有效率为93.75%,实验组腹胀缓解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外敷能明显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克罗恩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克罗恩病治疗效果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20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和炎症性肠病调查问卷(IBDQ)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QOL-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IB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克罗恩病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情绪,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桂圆;戴玲;于晓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例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NR、PT、FBS、HbA1c数值显著改善,服药依从性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燕;刘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预处理方式对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预处理方式对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0件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件,对照组清水浸泡后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后置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试验组多酶清洗液浸泡后经手工刷洗再置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观察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 试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处理能提高重复使用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提高清洗质量.

    作者:赵继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在脊柱外科患者视频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在脊柱外科患者视频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12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颈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以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为指引,根据患者需求,采用视频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嘱单,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对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起到了清晰的指引作用,符合视频教育方式需求,使责任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可视化、标准化,有利于护士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程序,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丽君;方丽璇;黎小霞;肖萍;彭小琼;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40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鼻腔填塞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2天,40例患者痊愈出院,门诊随访3个月治疗侧鼻腔均未再发鼻出血.治疗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对住院期间接受治疗感到满意的患者有18例(90.0%),对照组为12例(6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英;凌家燕;董进;李良春;柳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管理对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床头抬高30°执行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PDCA管理对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床头抬高30°执行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科室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02例采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抬高床头30°的执行率.选取本科室于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10例采用呼吸机支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床头抬高30°的执行率、呼吸机的使用时间、VAP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使用期间的生理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床头抬高30°的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通气72 h的RR、HR、PaO2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够提高呼吸机支持治疗患者床头抬高30°的执行率,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吴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外来器械清洗质量

    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方法 建立QCC小组选定主题,对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外来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从5%下降至1.1%,降幅达到78%.全体圈员各方面能力也均得到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外来器械清洗质量,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升院内感染控制水平.

    作者:何萍;唐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术后疼痛管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成立术后疼痛FMEA管理小组,运用FMEA模式对术后疼痛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流程中各个环节中现存及潜在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原因,针对高风险因素,制定出整改措施.比较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实验组)疼痛控制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失效模式医疗风险危机值(RPN).结果 实验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模式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预见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的失效环节和高风险因素,并通过RPN值量化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现存及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制定出术后疼痛安全管理的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降低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苏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信息干预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信息干预对初产妇负性情绪、产程进展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行自然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n=75)及观察组(n=75),对照组应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信息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产程进展及分娩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信息干预可给予初产妇足够的社会支持,减轻产妇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思维导图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3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156名学生进行五官科护理学教学时引入思维导图方法,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完成前后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并在教学完成后调查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思维导图教学,2013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总分由(286.48±15.47)分上升至(356.14±20.59)分,7个维度评分均有显著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十分满意,其满意度高达96%.结论 应用思维导图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余亮;周博;许珊;章艳珍;吴剑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4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并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评价其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0例.对两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法及常规护理法,两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95%,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为70%、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法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安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湿润烧伤膏在预防长春瑞滨化疗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外擦预防长春瑞滨化疗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静滴治疗,具体为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连用5 d;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擦进行预防性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使用长春瑞滨的患者化疗后1-7d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用药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局部外擦湿润烧伤膏的方法对降低长春瑞滨化疗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徐凤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右肾切除合并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肾错构瘤又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肾脏良性肿瘤,肾错构瘤合并瘤栓,包括肾静脉瘤栓甚至下腔静脉瘤栓病例是非常罕见的[1]. 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合并腔静脉瘤栓取出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殷琼;祝清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在患有心脑血管系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且长期卧床便秘的患者,常用开塞露灌肠以辅肋排便,操作复杂,易损伤肛门,且排便效果差. 传统的灌肠法不易保留,易外溢,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我科将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应用于21例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合并便秘患者,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珍香;王利娜;谢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和评价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两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而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模式下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结果 干预组在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后的上下肢肌力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S量表评定可知,干预组的下肢、上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和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Fugl-Meyer的评分,干预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四肢功能恢复指标,有效减少患者疾病的致残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锦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FMA、MB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FMA、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MA、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6个月后SI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GCS总分(89.6±6.9)分,对照组为(73.6±5.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帮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和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作者:孙金星;陈德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90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脑卒中偏瘫护理干预,实验组施以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在疾病自我管理效能、Barthel指数评分与患肢Fugl-Meyer积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脑卒中偏瘫入选者干预后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值、Barthel指数评分与患肢Fugl-Meyer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基于Barthel指数评估的护理角色履职活动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获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

    作者:万正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妇科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大黄、芒硝混合外敷对妇科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科从2016年6月-2017年2月行妇科腹部切口手术的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大黄芒硝混合外敷之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实施之后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大黄芒硝混合外敷.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部切口无脂肪液化发生,全部甲级愈合,甲级愈合率100%,对照组甲级愈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芒硝混合外敷能促进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

    作者:熊英;朱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