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朱慧娟
目的 研究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由医护人员在转运后24小时内完成相关数据的观察及记录.结果 共1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数据被纳入到本项研究.转运过程中共有27例(23.7%,95%CI=19.7%-27.7%)发生不良事件共36项.其中白天有专业转运团队行CT检查共80例有10例(12.5%,95%CI=8.8%-16.2%)出现不良事件.夜间有值班医护人员行CT检查共34例有17例(50%,95%CI=41.4%-58.6%)出现不良事件.专业团队携带转运监护仪、氧气瓶、便携式呼吸机及简易呼吸气囊等设备转运,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概率显著低于由值班医护人员转运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P<0.05).结论 转运医护人员的培训及转运过程中监护仪器、生命支持设备及药物的使用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转运风险.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与转运人员职称高低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吴艳;袁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回顾分析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实施抢救,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输液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呼吸道误吸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输液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道误吸发生率及患者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效率,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及满意率.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奥马哈系统是美国护理协会认可的一个标准化护理语言体系,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并取得显著成效,而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奥马哈系统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国内延续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谭莉;邓平基;徐萍萍;黄正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5 min或更长的连续临床和(或)脑电记录到的癫痫活动或之间没有恢复期的反复抽搐[1]. 孕产是癫痫持续状态的诱发因素之一,妊娠期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改变、抗癫痫药物的减少或停用均可诱发. 妊娠并癫痫持续状态严重危害孕妇及胎儿生命健康,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的同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预后的关键.
作者:丁玉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吸入性肺炎的概念、临床表现、判断标准进行阐述,分析长期卧床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研究其预防和护理进展,以期降低长期卧床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樊冬磊;李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高渗性脱水( hypertonicdehydration)又称原发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因缺水更多,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 按血清钠>145 mmol/L或血浆渗透压>320 mmol/L,诊断为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在各类脱水中缺水表现为突出. 我科于2016年11月30日收治1例妇科子宫全切术后患者,于术后第1天出现高渗性脱水,通过实施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好转出院.
作者:卿玉香;刘小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认知-情感-行为一体化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情感-行为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通过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侧肢体功能锻炼达优率等指标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情感、功能、社会/家庭状况等F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的达优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的3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认知-情感-行为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韦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于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取动机性访谈为核心的心理干预和行为指导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专科健康教育常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种措施对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结果 患者出院三个月后自我管理水平、半年内的遵医复诊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于疾病和自身能力的认知,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康娟;阚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按压方法对动脉穿刺后局部动脉止血效果比较.方法 将100例经桡动脉采血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输液贴保护穿刺点后三横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垂直于血管方向,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并排横压于穿刺点上方.对照组采用1根棉签垂直于血管方向,在穿刺点正上方按压.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采血完毕按压至规定时间后,试验组发生穿刺点出血、血肿、皮下出血等按压失败的总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穿刺后采用三横指按压法可获得较好的按压止血效果.
作者:程婧;魏利娟;陆志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科2016年1-3月上尿路结石手术出院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同法选择本科2016年4-6月上尿路结石手术出院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信随访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通过调查表格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泌尿系结石健康知识评分及院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及泌尿系结石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建议临床可以将微信应用于院外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肿瘤科8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的原则,按照患者的住院号的奇偶数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循证护理能明显降低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姚绍芹;王红娟;陈晓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和评价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两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而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模式下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结果 干预组在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后的上下肢肌力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S量表评定可知,干预组的下肢、上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和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Fugl-Meyer的评分,干预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四肢功能恢复指标,有效减少患者疾病的致残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锦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ICU年轻护士职业性下腰痛患病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对16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标准版Nordic问卷.结果 ICU年轻护士下腰痛患病率为23.0%,工龄、工作压力、睡眠质量是护士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年轻护士下腰痛患病率较高,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管理部门应该制定政策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提高护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以及自尊心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抗精神病治疗,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行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一般精神病理、阴性症状、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E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交际技能训练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能明显改善其精神症状,提升其自尊心,值得推广.
作者:郭蓓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自2014年7月起将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应用于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之中,选择应用前(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和应用后(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由我院实施院前急救的多发伤病例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应用前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应用后多发伤病例组的院前急救时间显著低于应用前,院前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应用前,应用后医师、护士、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将时间管理+环节控制护理模式应用于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之中,可显著缩短该类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该模式是一种可获得医护患三方高度认可的护理工作方式.
作者:崔红云;黄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在脊柱外科患者视频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12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颈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以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为指引,根据患者需求,采用视频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嘱单,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对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起到了清晰的指引作用,符合视频教育方式需求,使责任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可视化、标准化,有利于护士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程序,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丽君;方丽璇;黎小霞;肖萍;彭小琼;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鼻咽癌并行根治性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张口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展医护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梁燕熙;陈宝玉;罗戎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也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但因为自身健康状况及对手术的畏惧心理、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种种原因,患者常常拒绝手术治疗,而希望采用包括保守治疗及介入疗法的非手术疗法.本文综合近年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保守治疗的疗效进展作了简要概述.
作者:胡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吸痰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操作技能,也是临床中抢救危重患者时遇到多的一项操作. 它一般用于痰液量多且无力咳出的患者,主要目的就是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维持患者的通气功能,吸痰不及时可造成呼吸道不畅、通气量降低、窒息,甚至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有可能需要吸痰的患者时,护士一般先将吸痰装置备于床边,在患者床头柜上铺好吸痰备用盘,将吸痰瓶连接好置于床头,这样不仅占用患者的置物空间,而且操作时床边没有洗手液、感染性垃圾袋,消毒隔离不规范,盘内物品也不能放置过多.
作者:陆玲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黄联合芒硝对老年患者肠镜检查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肠镜检查的9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用大黄联合芒硝敷脐法,对照组采用甘油灌肠剂灌肠法.观察两组腹胀缓解的时间以及缓解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腹胀缓解时间为(4.25±2.13)h,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5.75±2.72)h,实验组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胀缓解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腹胀缓解的有效率为93.75%,实验组腹胀缓解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联合芒硝外敷能明显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
作者:陈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