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萍
目的 比较PICC导管延续护理小组和微信护患交流群两种干预方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和影响,探索实用和高效的PICC置管院外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便利抽取本科120例PICC置管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通过建立微信护患交流群对院外PICC置管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和导管维护的指导、监督及护理交流,对照组由PICC导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采取常规的延续护理及电话随访.结果 实验组PICC留置相关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建立微信护患交流群对院外PICC带管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管理和指导,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增进护患和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黄英;刘秀秀;汪红英;洪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奥马哈系统是美国护理协会认可的一个标准化护理语言体系,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并取得显著成效,而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奥马哈系统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国内延续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谭莉;邓平基;徐萍萍;黄正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总结了内镜下注射人体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同时保护好胃镜不受损伤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人体组织粘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成功率为100%,43条内镜中仅有1条内镜的先端部外皮粘连了少量组织粘合剂,后经用75%的酒精反复擦拭,基本消除,不影响使用.认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治疗成功和保护好内镜不受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胡余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总结封闭创腔持续负压引流术(VSD)在治疗糖尿病足深部脓肿中的应用及护理.对2014年8月-2017年1月期间30例糖尿病足深部脓肿患者先行清创术,然后封闭创腔后持续负压吸引治疗,一般为一周,必要时再次清创.护理措施包括体位与活动,保持VSD引流通畅与密闭性,VSD观察,加强宣教、控制血糖,营养支持等.认为应用VSD技术,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减少换药频次,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淑惠;张文娟;赖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评价其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于本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20例.对两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法及常规护理法,两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组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95%,常规护理组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为70%、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法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的血压水平,且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安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脊柱侧凸( Scoliosis)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1]. 脊柱侧凸的发病率:女性2%,男性0.5%,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占80%以上,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特发性脊柱侧凸按照发病年龄,分为婴儿型(0-3岁);少儿型( 3-10岁);青少年型( 10岁后). 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在3岁内发现的一种结构性脊柱畸形,男婴多见,通常侧弯凸向左侧;侧弯多位于胸段和胸腰段;多数侧弯在出生后6个月内进展. 我科于2016年4月10日收治一名婴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出生时即发现脊柱侧弯,之后逐渐加重,2年前行脊柱畸形矫正术,本次入院行脊柱侧凸翻修术,术后出现肠麻痹,经过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
作者:蒋晶;刘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清洗质量,预防院内感染.方法 建立QCC小组选定主题,对外来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外来器械清洗不合格率从5%下降至1.1%,降幅达到78%.全体圈员各方面能力也均得到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外来器械清洗质量,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升院内感染控制水平.
作者:何萍;唐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收集、统计护理质量指标数据的举措,建立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评价方法,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方法 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结合Excel表格同步自动统计及自动上报等手段,将使用信息化平台前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进行比较,比较各指标数据准确率、节省护士时间情况、区护士长满意度.结果 使用信息化平台后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统计数据准确率为97.61%,高于使用信息化平台前的43.15%;使用信息化平台前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统计的时间为(22.41±10.19)min,而使用后护士花费的时间减少到(14.52±7.22)min,大大节省了护士的时间;护理部、护士长和管床护士《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月报表》结果满意度从0上升到9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大减少了可能出错的环节,同时也便于护理部及时了解各临床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基层医院也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及汇总,减轻了临床护士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可信度.
作者:李冬妮;钟劲;王文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在脊柱外科患者视频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12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颈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以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为指引,根据患者需求,采用视频健康教育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护嘱单,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教育后进行记录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对围手术期相关知识知晓率、康复护理技能准确率及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执行单起到了清晰的指引作用,符合视频教育方式需求,使责任护士实施的健康教育可视化、标准化,有利于护士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程序,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丽君;方丽璇;黎小霞;肖萍;彭小琼;黄天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后模块式营养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期泌乳量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32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160)及对照组(n=160),对照组产褥期接受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产后模块式营养干预,包括产后营养咨询、调节饮食结构及行为、优化饮食方案及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干预时间为28 d.观察两组产妇出院时、出院后7 d、14 d、出院后28 d乳房充盈程度、泌乳量情况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出院时泌乳量及乳房充盈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7 d、14 d、28 d泌乳量评分及乳房充盈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露消退时间、子宫复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营养性贫血、产褥期感染、乳腺疾病、产后骨质疏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模块式营养干预能有效提高乳房充盈程度,促使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褥期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作者:官颖;李锡梅;陈婕;王亚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脑梗塞恢复期患者80例,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结果 护理后Barthel指数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 脑梗塞恢复期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活动能力,利于患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针对门诊空间有限,探讨门诊管理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 强化管理职能,明晰管理职责、加强窗口作用的发挥,突出对内对外宣传、优化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快速分流机制、禀窗口首位,树品牌形象.结果 门诊管理改进后使就诊各环节等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改进门诊管理,缩短等候时间是应对门诊量持续增长与门诊空间局限矛盾的关键.
作者:龙燕;刘朝辉;魏泉玥;袁新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妇女健康. 乳腺癌患者在疾病确诊或接受乳腺切除术后,无法用通常解决应激的方式来应对时,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失衡,如果不能及时缓解,会出现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1-2]. 心理干预是为患者提供有效心理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个体自身潜能来重建或恢复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使个体获得新的技能,重新适应生活,减少创伤[3]. 本例患者在接受乳房切除术后引发患者焦虑、抑郁. 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度过心理危机,获得成长,重新适应生活. 现将心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严梅;柘磊;王雪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术后患者一年后的复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49例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行PCI手术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利用一年内复诊情况调查表、一般情况调查表、PCI术后疾病预防知识与遵医行为问卷、冠心病PCI术后健康信念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复诊的因素有:年龄和文化程度、住院费用占收入比重、疾病预防知识、冠心病健康信念得分(P<0.05).结论 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后一年内的复诊情况不理想,责任护士可从影响因素着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提高患者及时复诊的医嘱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娟;刘能;刘敏;于露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预处理方式对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0件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件,对照组清水浸泡后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后置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试验组多酶清洗液浸泡后经手工刷洗再置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观察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 试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处理能提高重复使用手术器械的清洗合格率,提高清洗质量.
作者:赵继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ICU年轻护士职业性下腰痛患病现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对160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标准版Nordic问卷.结果 ICU年轻护士下腰痛患病率为23.0%,工龄、工作压力、睡眠质量是护士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年轻护士下腰痛患病率较高,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管理部门应该制定政策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提高护士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例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NR、PT、FBS、HbA1c数值显著改善,服药依从性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房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抗凝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燕;刘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40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遵医行为(如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住院体验及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规律服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及适当运动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遵医行为,使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增强,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明显降低,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助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秋鹏;庞晴;何霁;杨小清;程辉;谢席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总结在射频消融术中术后预防和治疗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措施,包括掌握射频消融术致心包填塞的原因,监测压力及心电变化、早期发现,积极配合心包穿刺引流,注意心包穿刺引流术并发症,快速输液输血,停用抗凝药物,密切观察病情.认为术中严密监测心电、无创压力变化,重视术前病情评估,观察患者的反应和各项生命体征,发生急性心包填塞迅速补液、积极配合心包穿刺,是预防和治疗心包填塞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亮;药素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108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类型及与护士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对不良事件原因的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有效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 分析不良事件的成因,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重视系统管理和工作流程改进,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的风险意识水平、综合素质和核心护理能力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