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例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付伊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 血标本, 错误,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发生血标本采集错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某医院2016年发生的25例血标本采集错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错误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护士和患者)、管理因素(法)、材料因素(料)、环境因素(环)几大方面.结论 可通过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培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相关知识,来减少标本采集的错误率发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LC的患者150例,年龄16-8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FTS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处理,比较FTS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血糖、皮质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CRP、血糖、皮质醇水平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护理的应用有助于行LC患者术后的康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吕芳彩;曹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肿瘤患者P 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与处理的方法.对本科2012-2015年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58例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中发生并发症的13例,找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经临床观察总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所引起的多数并发症都可预防与处理,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共同重视,可极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及损害程度.

    作者:吴金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改善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治疗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便秘护理常规配合开塞露塞肛排便,观察组在便秘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耳穴压籽,分型诊治对症处方用药艾灸敷脐疗法促进排便,观察两组便秘的缓解程度.结果 观察组排便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有效率为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可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功能性便秘,能恢复患者大肠正常的蠕动功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问题的近期作用与远期疗效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史亚琼;王林;武娅奎;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同伴教育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体会

    目的 介绍同伴教育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体会,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内容,严格时间管理,注重流程质量控制,重视实习目标管理.结果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临床教学满意度提高.结论 同伴教育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廖力慧;袁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用治未病理论预防肾病综合征三联疗法致浅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根据治未病理论运用中药膏剂涂敷预防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三联疗法所致浅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肾病科住院并行三联疗法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静脉输液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使用院内自制中药膏剂涂敷,自疗程第一天开始使用至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治未病理论行中药膏剂涂敷可有效预防肾病综合征三联疗法所致浅静脉炎.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此风险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进一步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方法 通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建立专科敏感指标、应用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深化推进优质护理、规范院感监控、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危重患者护理指导单应用等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针对分析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预定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并完善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质控结果、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引用风险管理方法,强化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临床工作质量及效率.

    作者:周芸;覃桂荣;刘素娥;凌静;徐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检便盒在浸泡酒精砂轮中的妙用

    目前临床上很多都是针剂的药品,必须用砂轮割据后才能掰开. 砂轮小而扁平,若放入容器则不便取出. 传统方法将砂轮浸泡在75%酒精培养皿中,培养皿大,密闭性差,易造成更大程度的酒精挥发,从而降低其消毒效果. 培养皿一般用玻璃制成,质地脆,易损坏. 通过简单组装后,我们认为用检便盒浸泡酒精砂轮更值得被推广.

    作者:伊枚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翼状胬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1 h、1 d、2 d、3 d、4 d疼痛评分,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异物感和流泪症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睁眼困难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2 d、3 d、4 d比较异物感、流泪、睁眼困难中,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明显.

    作者:赵建雯;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制定骨科护理路径,将80例骨科患者根据单日和双日入院情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常规性护理[1],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对骨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和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日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增进了护患沟通,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陶粉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四联法在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进一步促进中医护理方案的落实,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方法 进行全员培训,加强患者教育,优化中医护理方案评价标准,定期督查.结果 2016年度实施14种中医护理方案的969名患者、2024人次中医护理治疗,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分别达到98.37%和97.92%,比2015年度分别提升19.81%和19.62%,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也明显上升.结论 员工培训、患者教育、方案优化和定期督查四联法对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推广和落实有很好的作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促进了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方案的熟悉,提升了护士中医护理水平.

    作者:黄琼;刘艳;易艳辉;陈娇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直型安全留置针在小儿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直型安全留置针在小儿血液灌流中的应用.方法 36例患儿共进行血液灌流95次,均采用直型安全留置针直接穿刺颈外静脉建立血管通路.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93.83%(89/95);血流量均达到治疗要求,平均(93.51±26.43)ml/min,能满足各种血液灌流之需;并发症少,仅出现穿刺点少量渗血2次、1例管道相关性感染.结论 一次性直型安全留置针直接穿刺静脉并保留置管作为小儿血液灌流通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进修时收治的4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疼痛、生理功能、健康总评价、活力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崔腾云;黄清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式3L脑外手术贴膜对泌尿外科手术标本收集的巧用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已发展为一个成熟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及恢复快的优势. 这类手术全程都需要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术中在内窥镜下切除或击碎的组织通过冲洗泵的水压经内窥镜侧孔流出体外,而标本的体积小、数量多,顺着水流流出更加不易收集. 对于术中所取下的标本组织均应正确的收集、妥善的保管[1].

    作者:赵小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规范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7.78%(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3±5.4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7±6.89)分(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Duopap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2种鼻塞固定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新生儿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对照组采取厂家配置固定帽的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鼻塞脱落、鼻部及额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鼻塞脱出6/57(10.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2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1/57(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56(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鼻塞,具有鼻塞不易脱落,不易引起皮肤损伤,维持稳定的气道压力,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齐彩云;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在产妇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90例孕妇,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管理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程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华;唐晓英;祝艳;吴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伸护理服务对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基层医院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34例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7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母乳喂养指导等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延伸服务,即出院后1周、半月、1月电话回访各1次,采用两组对新生儿黄疸要点的观察知晓率、新生儿因黄疸再次住院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黄疸的观察要点得分1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分,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因黄疸再住院率7.8%高于对照组的0.6%,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延伸服务有利于产妇对产褥期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提高新生儿因黄疸再次住院率而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改善排尿困难,降低重置尿管比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本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65例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系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排尿情况,1天后再次行膀胱残余尿测定.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再次残余尿量为(65±5)ml,少于对照组再次残余尿量(195±1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3例患者再次重置尿管(发生率8.6%),而对照组30例患者,有13例患者重置尿管(发生率43.3%),观察组重置尿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有效地缓解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的症状,降低重置尿管率.

    作者:季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专科护士的现状分析和展望

    本文系统阐述了专科护士的相关概念、职能和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培训制度、认证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探讨了目前国内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培养通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改良进步的建议,对我国专科护士及临床护理专家培训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

    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DS评分、SAQLI生活质量评分、血肌酐、体重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SDS评分较前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SAQLI评分、血肌酐两组均较前改善,体重较前减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以心理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魏国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