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uopap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齐彩云;杨清

关键词:新生儿, duopap, 鼻塞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2种鼻塞固定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新生儿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对照组采取厂家配置固定帽的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鼻塞脱落、鼻部及额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鼻塞脱出6/57(10.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2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1/57(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56(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鼻塞,具有鼻塞不易脱落,不易引起皮肤损伤,维持稳定的气道压力,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 通过自制动静脉内瘘渗血因素评估表,分析内瘘渗血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改进内瘘止血方法,建立标准化流程,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结果 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率由9.6%下降为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降低了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减少了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使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止血操作的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式3L脑外手术贴膜对泌尿外科手术标本收集的巧用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经内窥镜手术治疗已发展为一个成熟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及恢复快的优势. 这类手术全程都需要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术中在内窥镜下切除或击碎的组织通过冲洗泵的水压经内窥镜侧孔流出体外,而标本的体积小、数量多,顺着水流流出更加不易收集. 对于术中所取下的标本组织均应正确的收集、妥善的保管[1].

    作者:赵小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改善排尿困难,降低重置尿管比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本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65例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系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排尿情况,1天后再次行膀胱残余尿测定.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再次残余尿量为(65±5)ml,少于对照组再次残余尿量(195±1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3例患者再次重置尿管(发生率8.6%),而对照组30例患者,有13例患者重置尿管(发生率43.3%),观察组重置尿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有效地缓解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的症状,降低重置尿管率.

    作者:季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平均水平为(31.82±8.41)、抑郁平均水平为(51.03±9.14)、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75.00±15.57),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能被自变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解释28.3%,进一步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B能被一般人口学因素、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联合解释59.1%的变异.结论 护理人员应了解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现状并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方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了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50例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患者观察分析其间歇期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因此认为通过科学的评估皮肤情况,规范的导管维护,良好的遵医行为可有效减少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作者:韦艳;詹敏玉;卢先锦;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两组间主观幸福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有所提高,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在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流程、实验组给予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出院前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廷芳;赵桂英;何金;卜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11月在本院肝胆外科择期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SAS、SDS以及失眠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及睡眠情况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李君;李霞;安运锋;向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宣教对肠造瘘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宣教对肠造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欲行直肠癌肠造瘘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相关知识的讲解.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定患者的焦虑值.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1.18±3.15)分,低于对照组的(50.54±3.90)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张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此风险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进一步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方法 通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建立专科敏感指标、应用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深化推进优质护理、规范院感监控、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危重患者护理指导单应用等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针对分析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预定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并完善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质控结果、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引用风险管理方法,强化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临床工作质量及效率.

    作者:周芸;覃桂荣;刘素娥;凌静;徐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童年期伤害对成长及成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综述了童年期伤害经历对成长和成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通过健全社会保障支持系统、强化儿童保健服务机构职能、深化医院爱童理念和对家庭及学校社区的教育等干预,构筑无缝儿童关怀和保护屏障,营造健康、和谐、科学的儿童成长环境,努力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刘立美;Carrie Dierdorff;骆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改善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治疗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便秘护理常规配合开塞露塞肛排便,观察组在便秘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耳穴压籽,分型诊治对症处方用药艾灸敷脐疗法促进排便,观察两组便秘的缓解程度.结果 观察组排便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有效率为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可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功能性便秘,能恢复患者大肠正常的蠕动功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问题的近期作用与远期疗效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史亚琼;王林;武娅奎;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ABC情绪管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ABC情绪管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90名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分为观察组(2016年7-12月,n=45例)与对照组(2016年1-6月,n=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制定ABC情绪管理法,分别于血透前、血透诱导结束时采用ABQ问卷和改良成人用应对方式量表评估两组情绪状态和应对方式.结果 (1)观察组ABQ问卷总分及担心、愤怒、焦虑、痛苦、绝望、恐惧、自责各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应对方式总分及家庭照护、治疗配合、乐观态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C情绪管理法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是一种积极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夏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制定骨科护理路径,将80例骨科患者根据单日和双日入院情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常规性护理[1],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对骨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和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日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增进了护患沟通,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陶粉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翼状胬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1 h、1 d、2 d、3 d、4 d疼痛评分,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异物感和流泪症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睁眼困难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2 d、3 d、4 d比较异物感、流泪、睁眼困难中,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明显.

    作者:赵建雯;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自体血回输在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采用京精医疗公司自体血液回输机进行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24 h白细胞、红细胞、Hb、Hct、PLT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周Hb、Hct、PC、PT、APTT与术前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Na+、Cl+与术前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特别是在稀有血型以及艾滋病、传染病高发地区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韦利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在ESD术后出院病人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f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等优点[1]. ESD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切除病变深度包括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并且能明显地降低病灶的残留与复发[2]. 但ESD不仅对医生的操作技能和治疗经验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也很关键.ESD具有微创、治疗效果彻底、使患者免于传统手术治疗风险的优势,成为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变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消化内镜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如今已慢慢普及到临床,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ESD并发症发生率高,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术后狭窄等. 延续性护理可以通过为ESD患者术后提供各种渠道的院外护理及健康指导来提高患者的复诊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 但护理方面尚未成熟[3]. 此类手术患者术后自理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他人照顾,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监督患者遵医行为、督促家属积极参与及节约医疗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4].

    作者:佘琬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过程质量控制在三甲儿童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过程质量监控,使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处于佳控制状态.方法 将过程控制理论应用于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中,通过建立护理过程质量控制方案,设置质量安全园地、进行标准化床旁交班、强化不良事件根源管理、采取个体与体系追踪法进行护理过程质量控制,分析整理过程质量控制问题,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管理和实施持续改进.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结局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过程质量控制,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种类增多,由以前的鱼骨图、根源分析法、QI三种质量分析方法增加至六种,对QCC、追踪法、失效模式质量分析工具使用频率增加,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质量管理工具;2014年不良事件发生率4.6%,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3.2%,下降1.4%,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重病合格率、急救物品管理合格率、病人满意率等五项护理质量结局指标与2014年相比P<0.001,有统计学意义,实现压疮零发生,医院感染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 过程质量控制有利于儿童病房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能实现护理质量稳步提升,确保病人安全,是一种优质的质量管理方法.

    作者:谢鑑辉;李枝国;丁川中;刘新;熊亮;熊华;朱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巧用橡皮筋在ICU呼吸机管道固定中的应用

    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患者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在现代医疗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 呼吸机也成为ICU每日均需使用的治疗措施. 因此,呼吸机管道的妥善固定对提高呼吸机治疗的成功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黄君颖;蔡陈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