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体血回输在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的应用

韦利衡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失血性休克, 自体血回输,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采用京精医疗公司自体血液回输机进行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24 h白细胞、红细胞、Hb、Hct、PLT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周Hb、Hct、PC、PT、APTT与术前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Na+、Cl+与术前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特别是在稀有血型以及艾滋病、传染病高发地区更有临床意义.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翼状胬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1 h、1 d、2 d、3 d、4 d疼痛评分,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异物感和流泪症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睁眼困难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2 d、3 d、4 d比较异物感、流泪、睁眼困难中,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明显.

    作者:赵建雯;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同伴教育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体会

    目的 介绍同伴教育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体会,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内容,严格时间管理,注重流程质量控制,重视实习目标管理.结果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临床教学满意度提高.结论 同伴教育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廖力慧;袁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过程质量控制在三甲儿童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采取有效的过程质量监控,使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处于佳控制状态.方法 将过程控制理论应用于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中,通过建立护理过程质量控制方案,设置质量安全园地、进行标准化床旁交班、强化不良事件根源管理、采取个体与体系追踪法进行护理过程质量控制,分析整理过程质量控制问题,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管理和实施持续改进.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能力、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结局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过程质量控制,护理人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种类增多,由以前的鱼骨图、根源分析法、QI三种质量分析方法增加至六种,对QCC、追踪法、失效模式质量分析工具使用频率增加,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质量管理工具;2014年不良事件发生率4.6%,2015年不良事件发生率3.2%,下降1.4%,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重病合格率、急救物品管理合格率、病人满意率等五项护理质量结局指标与2014年相比P<0.001,有统计学意义,实现压疮零发生,医院感染率得以有效控制.结论 过程质量控制有利于儿童病房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能实现护理质量稳步提升,确保病人安全,是一种优质的质量管理方法.

    作者:谢鑑辉;李枝国;丁川中;刘新;熊亮;熊华;朱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文书环节质控常见问题剖析

    目的 分析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及抗医疗风险的能力.方法 2016年6月-12月本科共抽查270份在架护理病历进行了严格的质控,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 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组织护士学习并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加强护理文书的检查力度,对护理文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护士,督促其改进.结论 护理文书书写与护理操作同等重要,要重视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以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黄翔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压疮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符合二级综合医院的压疮管理体系.方法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构建压疮管理体系;使用评估表对压疮进行风险评估,筛查高危患者、难免压疮患者;加强压疮高危患者的监控管理;加强培训转变压疮管理理念,建立非惩罚性压疮管理制度.结果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由2014年第一季度1.04%下降到2016年第三季度0.22%;压疮现患率由2014年第一季度2.02%下降到2016年第三季度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使压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效降低了院内压疮发生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陈志红;刘红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初期患者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方法 对10例血液透析初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定性资料的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对透析存在较多心理顾虑,表现为家庭生活层面、社交层面、经济层面、职业层面及医疗层面的担忧.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包括分散注意力、倾诉、自我安慰及发泄.患者的需求体验包括透析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心理安慰、日常生活指导.结论 护士应根据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作者:李伟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为提高公众对HPV疫苗的知晓、开展HPV疫苗的有效接种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PV疫苗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309份,其中有32.4%(100/309)人听说过HPV疫苗.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对HPV疫苗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6%(181/309)人愿意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及宫颈癌,69.9%(216/309)的人想了解更多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在疫苗种类选择方面,选择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分别占30.1%和21.7%,认为进口和国产均可以的占48.2%.进口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27.2%、33.0%和39.8%,国产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62.8%、24.6%和12.6%.结论 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于HP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很低,对HPV感染人群、HPV传播途径、HPV疫苗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根据不同人群背景,加大对HPV感染和HPV预防性疫苗的宣传教育.

    作者:朱颖蓉;胡小玲;盛彩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改善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治疗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便秘护理常规配合开塞露塞肛排便,观察组在便秘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耳穴压籽,分型诊治对症处方用药艾灸敷脐疗法促进排便,观察两组便秘的缓解程度.结果 观察组排便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有效率为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可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功能性便秘,能恢复患者大肠正常的蠕动功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问题的近期作用与远期疗效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史亚琼;王林;武娅奎;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结了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高危因素并提出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50例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患者观察分析其间歇期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后,均治愈.因此认为通过科学的评估皮肤情况,规范的导管维护,良好的遵医行为可有效减少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作者:韦艳;詹敏玉;卢先锦;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ELOCK引流管固定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5年1月-12月108例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遵循自愿的原则按手术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对照组采用缝线固定引流管;比较两组引流管脱出率、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低于对照组,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可有效降低引流管脱出率,减轻患者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敏;杨智蓉;田昌英;罗稀;陈绘莉;王静;付永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改善排尿困难,降低重置尿管比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本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65例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系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排尿情况,1天后再次行膀胱残余尿测定.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再次残余尿量为(65±5)ml,少于对照组再次残余尿量(195±1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3例患者再次重置尿管(发生率8.6%),而对照组30例患者,有13例患者重置尿管(发生率43.3%),观察组重置尿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有效地缓解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的症状,降低重置尿管率.

    作者:季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伸护理服务对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基层医院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34例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7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母乳喂养指导等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延伸服务,即出院后1周、半月、1月电话回访各1次,采用两组对新生儿黄疸要点的观察知晓率、新生儿因黄疸再次住院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黄疸的观察要点得分1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分,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因黄疸再住院率7.8%高于对照组的0.6%,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延伸服务有利于产妇对产褥期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提高新生儿因黄疸再次住院率而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在提高传染病专科护士专业能力中的影响

    目的 采用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模式,提高传染病专科护士专业能力,试图找到更好的培养护士能力的佳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传染病肝病科室护士200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提供护理部常规理论培训和科室常规业务培训;观察组在前者之上提供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形式,对传染病专科护士专业能力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专科以外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全面护理能力、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疾病预见性、学习主动性、护患沟通能力方面,观察组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联合护理查房教学有助于提高传染病专科护士专业能力,改善护理质量,使优质护理服务往更广方向发展.

    作者:马艳琳;牛小霞;徐碧海;李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在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对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并发症、自我照护能力情况、排便规律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排便规律性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燕;孔莹莹;顾晶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 了解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接受全程综合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手术治疗完成后联合放疗辅助干预患者相关数据为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00例,以患者所接受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对应常规放疗护理、全程综合护理.随访记录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患者各种化疗常见症状进行积分评估,包括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减退、便秘等,提示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症状积分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随访期间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观察组所得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处于虚弱状态,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并降低生活质量,全程综合护理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文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高龄患者风险因素的研究及护理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高龄患者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天津市海河医院高龄呼吸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然后分为对照组、HAP及CAP三组,再通过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全面评估其共患病状态,接着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评价肺炎的风险因素,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MCIRS评分作为风险因素预测诊断HAP的回归模型为:PREHAP?=1/1+e-(-6.354+1.213×MCIRS评分+0.797×先期服用两种以上抗菌药+1.345×侵入操作),其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87.34%(84.5-90.5)%和75.36%(72.8-77.8)%,对HAP的预测效能较之单一疾病作为风险因素时得到显著提高(AUC比较:z=3.295,P=0.001);MCIRS评分作为风险因素预测诊断CAP的回归模型为:PRECAP?=1/1+e-(-4.134+1.501×MCIRS评分+0.697×先期使用两种抗菌药+0.862×长期卧床),其Se和Sp分别为81.68%(79.4-83.8)%和74.98%(72.4-77.4)%,对CAP的预测效能较之单一疾病作为风险因素时得到显著提高(AUC比较:z=3.414,P=0.001).结论 利用MCIRS评分建立的风险因素回归模型作为简单有效的肺炎预测诊断工具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并且针对肺炎的高风险者做出相应的特殊护理.

    作者:程莉;狄建欣;何慧;陈希;张亚军;华丽;鲍桂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在ESD术后出院病人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f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等优点[1]. ESD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切除病变深度包括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并且能明显地降低病灶的残留与复发[2]. 但ESD不仅对医生的操作技能和治疗经验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也很关键.ESD具有微创、治疗效果彻底、使患者免于传统手术治疗风险的优势,成为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变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消化内镜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如今已慢慢普及到临床,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ESD并发症发生率高,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术后狭窄等. 延续性护理可以通过为ESD患者术后提供各种渠道的院外护理及健康指导来提高患者的复诊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 但护理方面尚未成熟[3]. 此类手术患者术后自理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他人照顾,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监督患者遵医行为、督促家属积极参与及节约医疗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4].

    作者:佘琬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的护理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1]. 是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意识模糊,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症、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等并发症. 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2-3]. 通过分析认为:治疗上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抢救时要抓住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及时进行电除颤和人工心脏起搏至关重要. 2016年12月,本院心内科CCU病房收治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的患者,在及时、不间断地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终获得了成功救治,出院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病情摘要、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琴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2月至7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检查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图像检查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检查图像总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冠脉造影患者检查的心理压力,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