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压疮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

陈志红;刘红旭

关键词:压疮, 护理管理, 院内压疮, 现患率
摘要:目的 探讨符合二级综合医院的压疮管理体系.方法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构建压疮管理体系;使用评估表对压疮进行风险评估,筛查高危患者、难免压疮患者;加强压疮高危患者的监控管理;加强培训转变压疮管理理念,建立非惩罚性压疮管理制度.结果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由2014年第一季度1.04%下降到2016年第三季度0.22%;压疮现患率由2014年第一季度2.02%下降到2016年第三季度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使压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效降低了院内压疮发生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与安全.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肿瘤患者置入P ICC导管4小时后发生血栓的体会

    本科于2012年开展PICC置管术,至今已成功置管1000余例,其中有1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置管后4h肱静脉、同侧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发生血栓形成,后经改善微循环、抗凝、溶栓等治疗,患者右上肢血栓完全消除,现将护理介绍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甜;王培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规范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7.78%(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3±5.4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7±6.89)分(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11月在本院肝胆外科择期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SAS、SDS以及失眠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及睡眠情况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李君;李霞;安运锋;向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直型安全留置针在小儿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直型安全留置针在小儿血液灌流中的应用.方法 36例患儿共进行血液灌流95次,均采用直型安全留置针直接穿刺颈外静脉建立血管通路.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93.83%(89/95);血流量均达到治疗要求,平均(93.51±26.43)ml/min,能满足各种血液灌流之需;并发症少,仅出现穿刺点少量渗血2次、1例管道相关性感染.结论 一次性直型安全留置针直接穿刺静脉并保留置管作为小儿血液灌流通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过程管理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程管理方法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基于过程管理方法实施PDCA护理.比较两组受伤前、出院时、出院1月后和出院3月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法)和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法).结果 两组骨折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低于受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1月后和3月后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出院时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月后和3月后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提供过程管理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肿瘤患者P ICC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与处理的方法.对本科2012-2015年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58例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中发生并发症的13例,找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经临床观察总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所引起的多数并发症都可预防与处理,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共同重视,可极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及损害程度.

    作者:吴金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在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医院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在出院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延续性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对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并发症、自我照护能力情况、排便规律性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肠造口有关知识掌握水平、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排便规律性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燕;孔莹莹;顾晶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专科护士的现状分析和展望

    本文系统阐述了专科护士的相关概念、职能和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培训制度、认证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探讨了目前国内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培养通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改良进步的建议,对我国专科护士及临床护理专家培训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实施

    目的 通过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实施,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按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包括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视频、健康教育处方、开展工休会、集体康复操等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及时反馈健康教育效果等.1个月后比较两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及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合格率、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合格率、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蒋芙蓉;冯芳;田盼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同伴教育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体会

    目的 介绍同伴教育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体会,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内容,严格时间管理,注重流程质量控制,重视实习目标管理.结果 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临床教学满意度提高.结论 同伴教育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廖力慧;袁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 通过自制动静脉内瘘渗血因素评估表,分析内瘘渗血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改进内瘘止血方法,建立标准化流程,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结果 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率由9.6%下降为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降低了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减少了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使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止血操作的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用治未病理论预防肾病综合征三联疗法致浅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根据治未病理论运用中药膏剂涂敷预防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三联疗法所致浅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肾病科住院并行三联疗法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共计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静脉输液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使用院内自制中药膏剂涂敷,自疗程第一天开始使用至疗程结束.比较两组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治未病理论行中药膏剂涂敷可有效预防肾病综合征三联疗法所致浅静脉炎.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翼状胬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1 h、1 d、2 d、3 d、4 d疼痛评分,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异物感和流泪症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睁眼困难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2 d、3 d、4 d比较异物感、流泪、睁眼困难中,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明显.

    作者:赵建雯;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 了解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接受全程综合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手术治疗完成后联合放疗辅助干预患者相关数据为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00例,以患者所接受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对应常规放疗护理、全程综合护理.随访记录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患者各种化疗常见症状进行积分评估,包括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减退、便秘等,提示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症状积分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随访期间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观察组所得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处于虚弱状态,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并降低生活质量,全程综合护理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文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防治32例肺癌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防治肺癌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肺癌化疗伴呕吐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后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呕吐情况.结果 观察组预防急性呕吐的有效率为93.8%(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延迟性呕吐(化疗24 h后)方面,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0.6%(29/3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防治肺癌化疗患者化疗后引起的呕吐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路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为提高公众对HPV疫苗的知晓、开展HPV疫苗的有效接种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PV疫苗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309份,其中有32.4%(100/309)人听说过HPV疫苗.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对HPV疫苗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6%(181/309)人愿意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及宫颈癌,69.9%(216/309)的人想了解更多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在疫苗种类选择方面,选择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分别占30.1%和21.7%,认为进口和国产均可以的占48.2%.进口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27.2%、33.0%和39.8%,国产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62.8%、24.6%和12.6%.结论 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于HP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很低,对HPV感染人群、HPV传播途径、HPV疫苗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根据不同人群背景,加大对HPV感染和HPV预防性疫苗的宣传教育.

    作者:朱颖蓉;胡小玲;盛彩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Duopap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2种鼻塞固定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新生儿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对照组采取厂家配置固定帽的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鼻塞脱落、鼻部及额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鼻塞脱出6/57(10.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2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1/57(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56(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鼻塞,具有鼻塞不易脱落,不易引起皮肤损伤,维持稳定的气道压力,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齐彩云;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2月至7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检查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图像检查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检查图像总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冠脉造影患者检查的心理压力,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30例,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护理及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于入院48-72 h内采用中药封包联合曲池、足三里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2%,两组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尤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能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迎春;罗文科;邵雅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探讨了7例椎间孔镜下后路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分别从患者方面、护士方面、器械管理等方面对7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椎间孔镜下行颈椎间盘突出摘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7例手术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方法,手术期间无其它并发症,术后取得满意效果.认为严格适应症,规范精细护理配合,熟练掌握器械运用是配合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冼青英;曾德兰;包艳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