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
目的 探讨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30例,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护理及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于入院48-72 h内采用中药封包联合曲池、足三里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2%,两组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尤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能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迎春;罗文科;邵雅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文系统阐述了专科护士的相关概念、职能和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培训制度、认证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探讨了目前国内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培养通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改良进步的建议,对我国专科护士及临床护理专家培训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正压留置针使用期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满意度,探索适合CHB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舒适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肝病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162例CHB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研究组使用正压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两组使用留置针期间的留置时间、费用,不适情况,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正压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普通留置针2天左右,且研究组所需平均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的不适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不适反应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使用留置针前两组的HAMD、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留置针后,研究组HAMD、SDS、SAS评分分别为(4.27±0.11)、(37.56±3.18)及(36.62±3.67)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减轻CHB患者的心、身不适感觉,改善其负性情绪,并能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艳娟;李秀芬;程书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高龄患者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天津市海河医院高龄呼吸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然后分为对照组、HAP及CAP三组,再通过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全面评估其共患病状态,接着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评价肺炎的风险因素,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MCIRS评分作为风险因素预测诊断HAP的回归模型为:PREHAP?=1/1+e-(-6.354+1.213×MCIRS评分+0.797×先期服用两种以上抗菌药+1.345×侵入操作),其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87.34%(84.5-90.5)%和75.36%(72.8-77.8)%,对HAP的预测效能较之单一疾病作为风险因素时得到显著提高(AUC比较:z=3.295,P=0.001);MCIRS评分作为风险因素预测诊断CAP的回归模型为:PRECAP?=1/1+e-(-4.134+1.501×MCIRS评分+0.697×先期使用两种抗菌药+0.862×长期卧床),其Se和Sp分别为81.68%(79.4-83.8)%和74.98%(72.4-77.4)%,对CAP的预测效能较之单一疾病作为风险因素时得到显著提高(AUC比较:z=3.414,P=0.001).结论 利用MCIRS评分建立的风险因素回归模型作为简单有效的肺炎预测诊断工具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并且针对肺炎的高风险者做出相应的特殊护理.
作者:程莉;狄建欣;何慧;陈希;张亚军;华丽;鲍桂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眼球按摩配合眼周穴位按摩护理效果.方法 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各25例,均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眼球按摩配合眼周穴位按摩.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明显增高,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球按摩配合眼周穴位按摩可明显增高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明显降低眼压,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俞密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以前收治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16年7月及以后收治的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PLP各项评分、CLDQ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并顺应时代发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流程、实验组给予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出院前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廷芳;赵桂英;何金;卜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探讨预防与处理的方法.对本科2012-2015年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58例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对其中发生并发症的13例,找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经临床观察总结,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所引起的多数并发症都可预防与处理,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共同重视,可极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及损害程度.
作者:吴金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生理盐水及无菌注射用水作为雾化吸入溶媒时对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把无菌注射用水作为雾化吸入时的溶媒,而对照组把生理盐水作为雾化吸入的溶媒.对比分析以上两组雾化吸入治疗的舒适度及患者对于雾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能完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临床雾化吸入治疗中,无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较生理盐水有更好的舒适度及更高的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福香;安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2月至7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检查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图像检查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检查图像总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冠脉造影患者检查的心理压力,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科于2012年开展PICC置管术,至今已成功置管1000余例,其中有1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置管后4h肱静脉、同侧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发生血栓形成,后经改善微循环、抗凝、溶栓等治疗,患者右上肢血栓完全消除,现将护理介绍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田甜;王培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与传统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手固定面罩,在需要紧急改善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需用简易呼吸器紧急改善通气的患者,按入住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气道开放后,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期间,观察组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进行通气,对照组用手固定面罩进行通气,观察两组SpO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上升达目标值(≥95%)所需时间;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经口气管插管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SpO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上升达目标值(≥95%)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能够在患者需要紧急通气的情况下迅速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芝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发生血标本采集错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某医院2016年发生的25例血标本采集错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错误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护士和患者)、管理因素(法)、材料因素(料)、环境因素(环)几大方面.结论 可通过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培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相关知识,来减少标本采集的错误率发生.
作者:付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规范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7.78%(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3±5.4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7±6.89)分(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平均水平为(31.82±8.41)、抑郁平均水平为(51.03±9.14)、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75.00±15.57),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能被自变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解释28.3%,进一步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B能被一般人口学因素、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联合解释59.1%的变异.结论 护理人员应了解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现状并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方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采用京精医疗公司自体血液回输机进行自体血回输,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24 h白细胞、红细胞、Hb、Hct、PLT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周Hb、Hct、PC、PT、APTT与术前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Na+、Cl+与术前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输卵管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中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量,特别是在稀有血型以及艾滋病、传染病高发地区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韦利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是指压力或压力合并摩擦力所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害,一般发生在骨突出. 是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年老体弱者是压疮发生和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虽然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是效果不佳且耗时长,尤其是对于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瘫痪、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复杂长期卧床的患者.本科于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1例高龄复杂难愈压疮患者,入院后经积极处理创面,局部抗感染,改善全身营养状态,及时补充蛋白,纠正电解质紊乱,皮肤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90岁. 因心梗、脑梗死、糖尿病多年,合并压疮感染、低蛋白,低钠、低氯、贫血等,于2016年6月17日入院. 入院时T37.6℃,P82次/min,血压160/90 mmHg,呼吸20次/min.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2. 2 g/L,血红蛋白115 g/L,白细胞计数12.1×1012/L,红细胞计数4.17×1012/L,体质指数BMI16.3,MNA评分0分,空腹血糖13 mmol/L. 患者意识模糊,肢体瘫痪,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营养状态差.
作者:姚逸超;伊晓瑜;林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膝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分析,制定骨科护理路径,将80例骨科患者根据单日和双日入院情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常规性护理[1],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对骨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对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和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日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增进了护患沟通,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陶粉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治疗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便秘护理常规配合开塞露塞肛排便,观察组在便秘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耳穴压籽,分型诊治对症处方用药艾灸敷脐疗法促进排便,观察两组便秘的缓解程度.结果 观察组排便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有效率为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可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功能性便秘,能恢复患者大肠正常的蠕动功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问题的近期作用与远期疗效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史亚琼;王林;武娅奎;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2种鼻塞固定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新生儿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对照组采取厂家配置固定帽的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鼻塞脱落、鼻部及额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鼻塞脱出6/57(10.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2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1/57(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56(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鼻塞,具有鼻塞不易脱落,不易引起皮肤损伤,维持稳定的气道压力,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齐彩云;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