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琬娴
总结了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包括在护理过程中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妥善固定,观察与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及管周皮肤的护理等.认为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患者面部肿胀、防止感染、降低疼痛感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白萍;姜莹;康晓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膀胱癌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根据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秀梅;罗葆华;李瑾;周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2种鼻塞固定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新生儿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对照组采取厂家配置固定帽的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鼻塞脱落、鼻部及额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鼻塞脱出6/57(10.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2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1/57(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56(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鼻塞,具有鼻塞不易脱落,不易引起皮肤损伤,维持稳定的气道压力,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齐彩云;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催眠无痛暗示法在无痛分娩中对分娩进程及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200例产妇,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催眠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护理方式.催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催眠无痛暗示法.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对产痛、产程进展进行评估,记录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结果 催眠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进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催眠暗示法对分娩疼痛、分娩时间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达到了保证新生儿健康、降低产妇分娩风险的目的.
作者:钟薇;杨燕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为提高公众对HPV疫苗的知晓、开展HPV疫苗的有效接种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PV疫苗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309份,其中有32.4%(100/309)人听说过HPV疫苗.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对HPV疫苗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6%(181/309)人愿意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及宫颈癌,69.9%(216/309)的人想了解更多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在疫苗种类选择方面,选择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分别占30.1%和21.7%,认为进口和国产均可以的占48.2%.进口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27.2%、33.0%和39.8%,国产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62.8%、24.6%和12.6%.结论 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于HP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很低,对HPV感染人群、HPV传播途径、HPV疫苗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根据不同人群背景,加大对HPV感染和HPV预防性疫苗的宣传教育.
作者:朱颖蓉;胡小玲;盛彩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评价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患儿则为8.57%,对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65.71%,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小儿癫痫进行治疗,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癫痫病患儿的生活质量,且能够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双云;赵伶燕;梁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流程、实验组给予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出院前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廷芳;赵桂英;何金;卜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1]. 是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意识模糊,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症、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等并发症. 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2-3]. 通过分析认为:治疗上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抢救时要抓住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及时进行电除颤和人工心脏起搏至关重要. 2016年12月,本院心内科CCU病房收治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的患者,在及时、不间断地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终获得了成功救治,出院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病情摘要、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琴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中遇到的问题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疾病有关知识自我保健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聚焦解决模式为指导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王秋静;仲启凤;卓先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宣教对肠造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欲行直肠癌肠造瘘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相关知识的讲解.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定患者的焦虑值.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1.18±3.15)分,低于对照组的(50.54±3.90)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张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与传统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手固定面罩,在需要紧急改善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需用简易呼吸器紧急改善通气的患者,按入住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气道开放后,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期间,观察组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进行通气,对照组用手固定面罩进行通气,观察两组SpO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上升达目标值(≥95%)所需时间;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经口气管插管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SpO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上升达目标值(≥95%)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能够在患者需要紧急通气的情况下迅速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芝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140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70例.常规护理组按常规给予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种植牙自我维护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种植护理满意度及种植牙自我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的护理满意度及种植牙自我维护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张淑芳;刘晓芬;陈润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脏血供,在冠心病治疗手段中占有重要位置. 临床上主要经右侧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术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较少见的一种并发症,但因其危害较重,应高度重视,积极预防,配合处理. 2017年2月20日本科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例患者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两组间主观幸福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有所提高,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体验式教学法运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40名低年资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即分组培训,每组护士自行设计病例,设置场景进行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等角色的体验,分享角色体验的感受和自我评价,终由带教老师指导点评改进.实验结束后对两组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低年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和综合满意度追踪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护士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护士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临床综合能力;有助于护士提高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作者:施银;焦维娟;王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总结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NPPV患者的心理护理必要性、措施、效果.方法 观察组: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计51例,行NPPV治疗期间作专人护理,严密观察;心理护理措施包括善作沟通,及时处理;精细管理,指导教育;科学选药,适当镇静;生活护理,细致入微等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ICU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作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计47例.观察记录两组恐惧发生率、改有创机械通气率、好转转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恐惧发生率9.8%,低于对照组29.8%(P<0.05);无创机械通气失败改气管插管率观察组9.8%,低于对照组的25.5%(P<0.05);好转转出率观察组为86.3%,高于对照组的68.1%(P<0.05).结论 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减轻自卑与孤独感.达到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效果.
作者:董菊美;李国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综述了童年期伤害经历对成长和成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通过健全社会保障支持系统、强化儿童保健服务机构职能、深化医院爱童理念和对家庭及学校社区的教育等干预,构筑无缝儿童关怀和保护屏障,营造健康、和谐、科学的儿童成长环境,努力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刘立美;Carrie Dierdorff;骆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芳香疗法对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老年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老年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为期2周的芳香疗法.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得分及焦虑、抑郁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得分为(27.84±6.82)分,低于对照组得分(31.62±7.79)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得分为(8.61±2.65)分,低于对照组得分(10.65±4.90)分;观察组的抑郁自评得分为(7.53±3.63)分,低于对照组得分(10.35±5.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芳香疗法能够改善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行动脉灌注化疗术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人照护模式,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人照护模式应用于行动脉灌注化疗术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进修时收治的4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疼痛、生理功能、健康总评价、活力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崔腾云;黄清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