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双云;赵伶燕;梁檬

关键词:个性化延续护理, 小儿癫痫,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患儿则为8.57%,对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65.71%,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小儿癫痫进行治疗,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癫痫病患儿的生活质量,且能够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并推广.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胚胎停育患者行清宫术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通过观察胚胎停育患者行清宫术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解除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及紧张的情绪.目的 探讨胚胎停育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及宣教,干预组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用SAS及SDS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初次就诊时对照组与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周后复诊时,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分段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解除了清宫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及紧张的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总结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围术期中西医护理,包括术前的患者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的麻醉护理、疼痛护理、肢体护理、外固定支架护理、功能锻炼、中医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认为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正确的围术期中西医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和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薇;朱阿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卵管切除患者术后的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

    目的 探讨输卵管切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输卵管切除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输卵管切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 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平均分为(58.63±12.12)分,自我效能总评分为(22.36±3.45)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62.35±5.48)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与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患者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及患者的自我效能对创伤后成长有正性影响.护理此类患者时,护理人员给予输卵管切除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并教育患者家属充分给予家庭支持,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能,从而使患者创伤后成长得以提高,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催眠无痛暗示法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对母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催眠无痛暗示法在无痛分娩中对分娩进程及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200例产妇,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催眠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护理方式.催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催眠无痛暗示法.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对产痛、产程进展进行评估,记录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结果 催眠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进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催眠暗示法对分娩疼痛、分娩时间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达到了保证新生儿健康、降低产妇分娩风险的目的.

    作者:钟薇;杨燕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 通过自制动静脉内瘘渗血因素评估表,分析内瘘渗血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改进内瘘止血方法,建立标准化流程,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结果 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率由9.6%下降为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降低了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减少了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使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止血操作的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改善排尿困难,降低重置尿管比率方面的效果.方法 将本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65例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系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排尿情况,1天后再次行膀胱残余尿测定.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再次残余尿量为(65±5)ml,少于对照组再次残余尿量(195±1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5例患者,3例患者再次重置尿管(发生率8.6%),而对照组30例患者,有13例患者重置尿管(发生率43.3%),观察组重置尿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有效地缓解宫颈癌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的症状,降低重置尿管率.

    作者:季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30例,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护理及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于入院48-72 h内采用中药封包联合曲池、足三里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2%,两组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尤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能有效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迎春;罗文科;邵雅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在ESD术后出院病人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f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等优点[1]. ESD能一次性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切除病变深度包括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并且能明显地降低病灶的残留与复发[2]. 但ESD不仅对医生的操作技能和治疗经验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也很关键.ESD具有微创、治疗效果彻底、使患者免于传统手术治疗风险的优势,成为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变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消化内镜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如今已慢慢普及到临床,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ESD并发症发生率高,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术后狭窄等. 延续性护理可以通过为ESD患者术后提供各种渠道的院外护理及健康指导来提高患者的复诊率,降低其并发症发生. 但护理方面尚未成熟[3]. 此类手术患者术后自理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需要他人照顾,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监督患者遵医行为、督促家属积极参与及节约医疗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4].

    作者:佘琬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方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3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以前收治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016年7月及以后收治的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及干预后6个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慢性肝病问卷(CLDQ)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PLP各项评分、CLDQ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微信健康促进模式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并顺应时代发展,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姚盼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翼状胬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上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结果 术后1 h、1 d、2 d、3 d、4 d疼痛评分,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异物感和流泪症状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睁眼困难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2 d、3 d、4 d比较异物感、流泪、睁眼困难中,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Roy适应模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明显.

    作者:赵建雯;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臀部腔洞型伤口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臀部腔洞型伤口皮瓣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对54例臀部腔洞型伤口围手术期患者予以全面的病情评估,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术前术后专项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54例患者臀部腔洞型伤口通过皮瓣修复,皮瓣血运良好,一次性存活而修复成功.认为精心的护理是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红莲;熊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平均水平为(31.82±8.41)、抑郁平均水平为(51.03±9.14)、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75.00±15.57),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能被自变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解释28.3%,进一步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B能被一般人口学因素、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联合解释59.1%的变异.结论 护理人员应了解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现状并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方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初期患者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方法 对10例血液透析初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定性资料的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对透析存在较多心理顾虑,表现为家庭生活层面、社交层面、经济层面、职业层面及医疗层面的担忧.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包括分散注意力、倾诉、自我安慰及发泄.患者的需求体验包括透析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心理安慰、日常生活指导.结论 护士应根据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作者:李伟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ABC情绪管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ABC情绪管理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90名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分为观察组(2016年7-12月,n=45例)与对照组(2016年1-6月,n=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制定ABC情绪管理法,分别于血透前、血透诱导结束时采用ABQ问卷和改良成人用应对方式量表评估两组情绪状态和应对方式.结果 (1)观察组ABQ问卷总分及担心、愤怒、焦虑、痛苦、绝望、恐惧、自责各因子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应对方式总分及家庭照护、治疗配合、乐观态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C情绪管理法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负面情绪,是一种积极心理干预方法.

    作者:夏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行LC的患者150例,年龄16-8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在FTS理念指导下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处理,比较FTS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CRP)、血糖、皮质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CRP、血糖、皮质醇水平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护理的应用有助于行LC患者术后的康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伟;吕芳彩;曹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过程管理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程管理方法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基于过程管理方法实施PDCA护理.比较两组受伤前、出院时、出院1月后和出院3月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法)和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法).结果 两组骨折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低于受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1月后和3月后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出院时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月后和3月后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提供过程管理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脉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2月至7月收治的88例需要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检查前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图像检查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检查图像总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冠脉造影患者检查的心理压力,提高检查图像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结了26例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胎心、做好紧急剖宫产准备等护理措施.26例患者中成功纠正为头位的16例,成功率为61.5%;10例未能纠正为头位,原因是宫缩过于频繁、无法推动胎儿、腹痛、胎心率异常;操作过程中5例胎心率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胎心率恢复;分娩孕周36-41周,分娩结局良好.认为做好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母婴安全的有力保障.

    作者:钱夏柳;谢美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两组间主观幸福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有所提高,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