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钱夏柳;谢美贤

关键词:臀位妊娠, 外倒转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总结了26例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胎心、做好紧急剖宫产准备等护理措施.26例患者中成功纠正为头位的16例,成功率为61.5%;10例未能纠正为头位,原因是宫缩过于频繁、无法推动胎儿、腹痛、胎心率异常;操作过程中5例胎心率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胎心率恢复;分娩孕周36-41周,分娩结局良好.认为做好妊娠晚期臀位外倒转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母婴安全的有力保障.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双向耐高温塑料软拉链在PICC置管病员服中的设计与应用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利于患者血管的保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 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护理方面的难点和思考,研究报导PICC置管患者穿着传统病员服主要存在以下护理问题:( 1)护士为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维护、评估置管情况,或患者自我观察导管情况时,均需要将上卷、下拉袖口,繁琐、暴露面积大,尤其冬季,患者容易受凉,如需频繁观察或使用PICC置管,患者不愿意配合,耗费时间、护理难度增加而且存在牵拉脱管和观察不到位的风险. ( 2)静脉输液时输液管道只能从袖口进出,不方便管道固定,且输液管道隐藏在衣袖内部分较长,容易受压打折. (3)不能体现疾病特征. (4)不能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 因此我们用双向耐高温塑料软拉链对传统病员服做了改进,设计了一款新型PICC置管病员服,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作者:缪云仙;杨晓娟;董泽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介入术后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指南或共识以及新的临床研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运动康复的有效作用机制、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康复及联合其它治疗方法的有益性、安全性和依从性等方面的进展.

    作者:洪惠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规范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7.78%(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3±5.4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7±6.89)分(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宣教对肠造瘘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相关知识宣教对肠造瘘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欲行直肠癌肠造瘘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相关知识的讲解.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测定患者的焦虑值.结果 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1.18±3.15)分,低于对照组的(50.54±3.90)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张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11月在本院肝胆外科择期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SAS、SDS以及失眠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及睡眠情况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李君;李霞;安运锋;向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在产妇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90例孕妇,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程管理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程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程时间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500 ml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满意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华;唐晓英;祝艳;吴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进修时收治的4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随机将46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疼痛、生理功能、健康总评价、活力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崔腾云;黄清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卵管切除患者术后的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

    目的 探讨输卵管切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输卵管切除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输卵管切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 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平均分为(58.63±12.12)分,自我效能总评分为(22.36±3.45)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62.35±5.48)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与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患者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及患者的自我效能对创伤后成长有正性影响.护理此类患者时,护理人员给予输卵管切除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并教育患者家属充分给予家庭支持,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能,从而使患者创伤后成长得以提高,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正压留置针使用期间心理状况及满意度调查

    目的 探究正压留置针使用期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满意度,探索适合CHB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舒适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肝病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162例CHB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研究组使用正压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两组使用留置针期间的留置时间、费用,不适情况,心理状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正压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普通留置针2天左右,且研究组所需平均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的不适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不适反应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使用留置针前两组的HAMD、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留置针后,研究组HAMD、SDS、SAS评分分别为(4.27±0.11)、(37.56±3.18)及(36.62±3.67)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留置针的使用能够减轻CHB患者的心、身不适感觉,改善其负性情绪,并能提升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艳娟;李秀芬;程书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的作用.方法 以2016年1月-6月在某三甲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并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差别及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就诊时间由活动前的153.80 min降到了活动后87.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成员的责任心、自信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静;保金涛;王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5例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发生血标本采集错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某医院2016年发生的25例血标本采集错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错误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护士和患者)、管理因素(法)、材料因素(料)、环境因素(环)几大方面.结论 可通过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培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相关知识,来减少标本采集的错误率发生.

    作者:付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专科护士的现状分析和展望

    本文系统阐述了专科护士的相关概念、职能和作用,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培训制度、认证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探讨了目前国内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培养通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改良进步的建议,对我国专科护士及临床护理专家培训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黄玉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伸护理服务对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基层医院产妇出院后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34例住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7例.对照组产妇接受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母乳喂养指导等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延伸服务,即出院后1周、半月、1月电话回访各1次,采用两组对新生儿黄疸要点的观察知晓率、新生儿因黄疸再次住院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价护理延伸服务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黄疸的观察要点得分1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分,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因黄疸再住院率7.8%高于对照组的0.6%,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延伸服务有利于产妇对产褥期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提高新生儿因黄疸再次住院率而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 了解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接受全程综合护理干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手术治疗完成后联合放疗辅助干预患者相关数据为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00例,以患者所接受护理手段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分别对应常规放疗护理、全程综合护理.随访记录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患者各种化疗常见症状进行积分评估,包括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减退、便秘等,提示观察组护理后各项症状积分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随访期间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观察组所得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处于虚弱状态,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并降低生活质量,全程综合护理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文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压疮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

    目的 探讨符合二级综合医院的压疮管理体系.方法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构建压疮管理体系;使用评估表对压疮进行风险评估,筛查高危患者、难免压疮患者;加强压疮高危患者的监控管理;加强培训转变压疮管理理念,建立非惩罚性压疮管理制度.结果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由2014年第一季度1.04%下降到2016年第三季度0.22%;压疮现患率由2014年第一季度2.02%下降到2016年第三季度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使压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效降低了院内压疮发生率,确保了护理质量与安全.

    作者:陈志红;刘红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Duopap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无创辅助通气2种鼻塞固定方法的优劣,观察两种鼻塞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儿科监护室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新生儿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对照组采取厂家配置固定帽的传统固定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鼻塞脱落、鼻部及额部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鼻塞脱出6/57(10.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5/56(2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1/57(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56(14.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自粘绷带高举平抬法固定鼻塞,具有鼻塞不易脱落,不易引起皮肤损伤,维持稳定的气道压力,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齐彩云;杨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膀胱癌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根据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秀梅;罗葆华;李瑾;周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芳香疗法改善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芳香疗法对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老年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老年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实施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为期2周的芳香疗法.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睡眠质量得分及焦虑、抑郁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得分为(27.84±6.82)分,低于对照组得分(31.62±7.79)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得分为(8.61±2.65)分,低于对照组得分(10.65±4.90)分;观察组的抑郁自评得分为(7.53±3.63)分,低于对照组得分(10.35±5.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芳香疗法能够改善老年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童年期伤害对成长及成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综述了童年期伤害经历对成长和成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通过健全社会保障支持系统、强化儿童保健服务机构职能、深化医院爱童理念和对家庭及学校社区的教育等干预,构筑无缝儿童关怀和保护屏障,营造健康、和谐、科学的儿童成长环境,努力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刘立美;Carrie Dierdorff;骆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野战卫勤训练中女护士适应问题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野战卫勤训练中女护士的主要适应问题,以帮助女护士更好地适应野战卫勤训练,并期望为相关部门的野战卫勤训练提供启示.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参加野战卫勤训练的女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结果 野战卫勤训练中女护士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适应状况、训练适应状况、心理适应状况3个方面.艰苦的野外生活环境、高强度长时间的野战训练、孤独感及归属感的缺乏等能给野战卫勤训练中女护士造成不适.结论 野战卫勤训练中应加强对女护士的野外生存能力、体能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帮助女护士更好地适应野战卫勤训练.

    作者:朱小霞;石亚娜;席惠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