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文书环节质控常见问题剖析

黄翔平

关键词:护理文书, 缺陷, 对策, 质控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及抗医疗风险的能力.方法 2016年6月-12月本科共抽查270份在架护理病历进行了严格的质控,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结果 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针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组织护士学习并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加强护理文书的检查力度,对护理文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护士,督促其改进.结论 护理文书书写与护理操作同等重要,要重视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以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改良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四联改良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12月收治于本院的成年耳鼻喉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耳鼻喉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四联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对干预后两组在各相关观察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做出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健康教育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四联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对耳鼻喉手术患者实施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该类患者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度、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满意率.

    作者:徐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的护理

    总结了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包括在护理过程中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妥善固定,观察与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及管周皮肤的护理等.认为正颌患者术后自制负压引流管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患者面部肿胀、防止感染、降低疼痛感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白萍;姜莹;康晓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高龄患者风险因素的研究及护理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高龄患者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天津市海河医院高龄呼吸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然后分为对照组、HAP及CAP三组,再通过改良老年疾病累计评分表(MCIRS)全面评估其共患病状态,接着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评价肺炎的风险因素,然后建立回归模型,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回归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MCIRS评分作为风险因素预测诊断HAP的回归模型为:PREHAP?=1/1+e-(-6.354+1.213×MCIRS评分+0.797×先期服用两种以上抗菌药+1.345×侵入操作),其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分别为87.34%(84.5-90.5)%和75.36%(72.8-77.8)%,对HAP的预测效能较之单一疾病作为风险因素时得到显著提高(AUC比较:z=3.295,P=0.001);MCIRS评分作为风险因素预测诊断CAP的回归模型为:PRECAP?=1/1+e-(-4.134+1.501×MCIRS评分+0.697×先期使用两种抗菌药+0.862×长期卧床),其Se和Sp分别为81.68%(79.4-83.8)%和74.98%(72.4-77.4)%,对CAP的预测效能较之单一疾病作为风险因素时得到显著提高(AUC比较:z=3.414,P=0.001).结论 利用MCIRS评分建立的风险因素回归模型作为简单有效的肺炎预测诊断工具应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并且针对肺炎的高风险者做出相应的特殊护理.

    作者:程莉;狄建欣;何慧;陈希;张亚军;华丽;鲍桂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童年期伤害对成长及成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综述了童年期伤害经历对成长和成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通过健全社会保障支持系统、强化儿童保健服务机构职能、深化医院爱童理念和对家庭及学校社区的教育等干预,构筑无缝儿童关怀和保护屏障,营造健康、和谐、科学的儿童成长环境,努力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刘立美;Carrie Dierdorff;骆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卒中人文关怀情景模拟培训在急诊科护生同理心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情景模拟培训能否提高急诊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同理心.方法 将进入本院急诊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情景模拟法,在入科及出科前分别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和同理心测试,并对两组测试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在提供良好环境、帮助解除困难、人道及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健康教育、灌输信念和希望、科学解决健康问题上的得分以及同理心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生开展脑卒中情景模拟培训,使护生在急诊临床实践中能感同身受患者的身心痛苦,可显著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效提升护生的同理心.

    作者:王海燕;王长霞;陆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胚胎停育患者行清宫术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通过观察胚胎停育患者行清宫术的心理特点,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解除了患者的焦虑、恐惧及紧张的情绪.目的 探讨胚胎停育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对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及宣教,干预组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用SAS及SDS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初次就诊时对照组与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周后复诊时,干预组的SAS及SDS评分分段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解除了清宫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及紧张的情绪,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中施行舒适护理的方式及有效性评定

    目的 评定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施行方式及有效性.方法 将2016年6月1日-2016年12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接受手术室舒适护理.对比两组舒适度评分、术中生命指标(心率和血压)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105.26±6.35)分,术中高心率为(86.52±6.39)次/min,高血压为(114.25±4.36)mmHg,术后疼痛评分为(3.12±1.05)分,两组比较,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心率高值、术中血压高值、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手术患者提供手术室舒适护理可稳定其生命指标,提高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效果可观.

    作者:侯琳;查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两组间主观幸福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主观幸福感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常规护理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有所提高,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催眠无痛暗示法在初产妇无痛分娩中对母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催眠无痛暗示法在无痛分娩中对分娩进程及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200例产妇,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和催眠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护理方式.催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催眠无痛暗示法.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对产痛、产程进展进行评估,记录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结果 催眠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程进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催眠暗示法对分娩疼痛、分娩时间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达到了保证新生儿健康、降低产妇分娩风险的目的.

    作者:钟薇;杨燕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ELOCK引流管固定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5年1月-12月108例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遵循自愿的原则按手术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对照组采用缝线固定引流管;比较两组引流管脱出率、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低于对照组,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可有效降低引流管脱出率,减轻患者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敏;杨智蓉;田昌英;罗稀;陈绘莉;王静;付永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在小儿癫痫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儿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患儿则为8.57%,对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65.71%,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小儿癫痫进行治疗,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癫痫病患儿的生活质量,且能够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双云;赵伶燕;梁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支架术后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总结了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围术期中西医护理,包括术前的患者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的麻醉护理、疼痛护理、肢体护理、外固定支架护理、功能锻炼、中医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认为在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正确的围术期中西医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和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薇;朱阿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输卵管切除患者术后的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

    目的 探讨输卵管切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输卵管切除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输卵管切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 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平均分为(58.63±12.12)分,自我效能总评分为(22.36±3.45)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62.35±5.48)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与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患者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及患者的自我效能对创伤后成长有正性影响.护理此类患者时,护理人员给予输卵管切除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并教育患者家属充分给予家庭支持,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效能,从而使患者创伤后成长得以提高,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此风险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进一步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方法 通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建立专科敏感指标、应用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深化推进优质护理、规范院感监控、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危重患者护理指导单应用等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针对分析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预定风险防范措施,规范并完善相关制度及工作流程.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质控结果、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引用风险管理方法,强化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临床工作质量及效率.

    作者:周芸;覃桂荣;刘素娥;凌静;徐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10名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平均水平为(31.82±8.41)、抑郁平均水平为(51.03±9.14)、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75.00±15.57),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自我感受负担(self-perceived burden,SPB)能被自变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生活自理能力)解释28.3%,进一步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B能被一般人口学因素、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联合解释59.1%的变异.结论 护理人员应了解乳腺癌患者自我感受现状并进行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方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140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70例.常规护理组按常规给予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种植牙自我维护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种植护理满意度及种植牙自我维护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的护理满意度及种植牙自我维护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张淑芳;刘晓芬;陈润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行动脉灌注化疗术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人照护模式,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人照护模式应用于行动脉灌注化疗术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团队心理教育培训对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队心理教育培训对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手术室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团队心理教育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心理状态、工作积极性及职业倦怠感的变化.结果 培训后,该组护理人员在坚韧、乐观、自强评分方面高于培训前,工作积极性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去人格化、情感枯竭评分低于培训前,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心理教育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减轻职业倦怠感,是一种值得实施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赵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简易呼吸器面罩固定带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与传统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手固定面罩,在需要紧急改善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需用简易呼吸器紧急改善通气的患者,按入住顺序进行编号,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气道开放后,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期间,观察组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进行通气,对照组用手固定面罩进行通气,观察两组SpO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上升达目标值(≥95%)所需时间;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经口气管插管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两组SpO2开始上升所需时间,上升达目标值(≥95%)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0%,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用面罩固定带固定面罩,能够在患者需要紧急通气的情况下迅速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临床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芝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冠心病介入术后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指南或共识以及新的临床研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运动康复的有效作用机制、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康复及联合其它治疗方法的有益性、安全性和依从性等方面的进展.

    作者:洪惠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