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心电图引导定位下经左上腔静脉置入P ICC导管的分析与体会

张静;陈初梅

关键词:心电图引导定位, 左上腔静脉置入, PICC
摘要: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技术在肿瘤化疗、全肠外营养等患者中应用广泛. PICC穿刺技术作为临床护理操作中的一种有创操作,其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放置尤为重要,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由于患者血管解剖学变异等原因而发生导管异位率高达3.7%-4.0%[1]. 在正位过程中,由于反复的调整可能存在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形成、局部感染,甚至发生淋巴漏等问题. 目前,观察导管尖端位置有X线定位技术和心房内心电图定位技术[2]. 国内有文献报道[3] ,使用ECG引导PICC尖端定位操作简单,对于ECG已出现特征性P波的患者,可不必行X线胸片即可确认导管已到达上腔静脉( SVC). 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是一种常见的体循环静脉畸形,在PICC置管过程中利用ECG实时定位可及早发现异常.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25例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发生血标本采集错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某医院2016年发生的25例血标本采集错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错误的原因包括人员因素(护士和患者)、管理因素(法)、材料因素(料)、环境因素(环)几大方面.结论 可通过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培训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相关知识,来减少标本采集的错误率发生.

    作者:付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例高龄复杂难愈性压疮的护理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是指压力或压力合并摩擦力所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害,一般发生在骨突出. 是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年老体弱者是压疮发生和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虽然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是效果不佳且耗时长,尤其是对于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瘫痪、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复杂长期卧床的患者.本科于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1例高龄复杂难愈压疮患者,入院后经积极处理创面,局部抗感染,改善全身营养状态,及时补充蛋白,纠正电解质紊乱,皮肤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90岁. 因心梗、脑梗死、糖尿病多年,合并压疮感染、低蛋白,低钠、低氯、贫血等,于2016年6月17日入院. 入院时T37.6℃,P82次/min,血压160/90 mmHg,呼吸20次/min.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2. 2 g/L,血红蛋白115 g/L,白细胞计数12.1×1012/L,红细胞计数4.17×1012/L,体质指数BMI16.3,MNA评分0分,空腹血糖13 mmol/L. 患者意识模糊,肢体瘫痪,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营养状态差.

    作者:姚逸超;伊晓瑜;林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规范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7.78%(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3±5.4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7±6.89)分(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溶媒雾化吸入对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影响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生理盐水及无菌注射用水作为雾化吸入溶媒时对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的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要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3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把无菌注射用水作为雾化吸入时的溶媒,而对照组把生理盐水作为雾化吸入的溶媒.对比分析以上两组雾化吸入治疗的舒适度及患者对于雾化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顺利完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不能完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临床雾化吸入治疗中,无菌注射用水作为溶媒较生理盐水有更好的舒适度及更高的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福香;安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初期患者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方法 对10例血液透析初期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定性资料的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血液透析初期患者对透析存在较多心理顾虑,表现为家庭生活层面、社交层面、经济层面、职业层面及医疗层面的担忧.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包括分散注意力、倾诉、自我安慰及发泄.患者的需求体验包括透析相关知识、饮食相关知识、心理安慰、日常生活指导.结论 护士应根据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的情绪状况及需求体验,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作者:李伟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rtmann评分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干预面神经麻痹,能够显著改善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卒中人文关怀情景模拟培训在急诊科护生同理心培养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情景模拟培训能否提高急诊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同理心.方法 将进入本院急诊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情景模拟法,在入科及出科前分别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和同理心测试,并对两组测试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在提供良好环境、帮助解除困难、人道及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健康教育、灌输信念和希望、科学解决健康问题上的得分以及同理心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生开展脑卒中情景模拟培训,使护生在急诊临床实践中能感同身受患者的身心痛苦,可显著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效提升护生的同理心.

    作者:王海燕;王长霞;陆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检便盒在浸泡酒精砂轮中的妙用

    目前临床上很多都是针剂的药品,必须用砂轮割据后才能掰开. 砂轮小而扁平,若放入容器则不便取出. 传统方法将砂轮浸泡在75%酒精培养皿中,培养皿大,密闭性差,易造成更大程度的酒精挥发,从而降低其消毒效果. 培养皿一般用玻璃制成,质地脆,易损坏. 通过简单组装后,我们认为用检便盒浸泡酒精砂轮更值得被推广.

    作者:伊枚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学生对HPV疫苗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为提高公众对HPV疫苗的知晓、开展HPV疫苗的有效接种及宫颈癌防治知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32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HPV疫苗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完成有效问卷309份,其中有32.4%(100/309)人听说过HPV疫苗.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对HPV疫苗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6%(181/309)人愿意接种HPV疫苗来预防HPV感染及宫颈癌,69.9%(216/309)的人想了解更多HPV疫苗的相关知识.在疫苗种类选择方面,选择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的分别占30.1%和21.7%,认为进口和国产均可以的占48.2%.进口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27.2%、33.0%和39.8%,国产疫苗可接受价格在500元以下、500-1000元和1000元以上的分别占62.8%、24.6%和12.6%.结论 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对于HP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很低,对HPV感染人群、HPV传播途径、HPV疫苗的认知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需根据不同人群背景,加大对HPV感染和HPV预防性疫苗的宣传教育.

    作者:朱颖蓉;胡小玲;盛彩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膀胱癌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根据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秀梅;罗葆华;李瑾;周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ELOCK引流管固定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5年1月-12月108例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遵循自愿的原则按手术时间单、双日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对照组采用缝线固定引流管;比较两组引流管脱出率、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患者舒适度、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引流管脱出率低于对照组,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ELOCK引流管固定器固定引流管,可有效降低引流管脱出率,减轻患者活动时引流管口皮肤牵拉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对引流管固定方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敏;杨智蓉;田昌英;罗稀;陈绘莉;王静;付永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的作用.方法 以2016年1月-6月在某三甲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并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间差别及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就诊时间由活动前的153.80 min降到了活动后87.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成员的责任心、自信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沟通协调等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了品管圈成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刘静;保金涛;王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的护理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亦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部分的传导能力异常降低,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离[1]. 是高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对心室收缩的辅助泵作用丧失,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休克,或因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反应迟钝或意识模糊,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症、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等并发症. 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2-3]. 通过分析认为:治疗上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抢救时要抓住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及时进行电除颤和人工心脏起搏至关重要. 2016年12月,本院心内科CCU病房收治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症的患者,在及时、不间断地行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终获得了成功救治,出院后随访,效果满意,现将病情摘要、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琴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防治32例肺癌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防治肺癌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4例肺癌化疗伴呕吐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后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呕吐情况.结果 观察组预防急性呕吐的有效率为93.8%(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延迟性呕吐(化疗24 h后)方面,观察组有效率高达90.6%(29/3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止吐仪联合穴位按摩防治肺癌化疗患者化疗后引起的呕吐不良反应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路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人照护模式对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行动脉灌注化疗术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人照护模式,对比两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人照护模式应用于行动脉灌注化疗术恶性肿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降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 通过自制动静脉内瘘渗血因素评估表,分析内瘘渗血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改进内瘘止血方法,建立标准化流程,对比持续质量改进前后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渗血率.结果 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渗血率由9.6%下降为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降低了透析后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减少了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使透析后动静脉内瘘止血操作的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改善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治疗住院老年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便秘护理常规配合开塞露塞肛排便,观察组在便秘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辨证施护,耳穴压籽,分型诊治对症处方用药艾灸敷脐疗法促进排便,观察两组便秘的缓解程度.结果 观察组排便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有效率为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籽联合艾灸敷脐疗法可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的功能性便秘,能恢复患者大肠正常的蠕动功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问题的近期作用与远期疗效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史亚琼;王林;武娅奎;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实施

    目的 通过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实施,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按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包括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视频、健康教育处方、开展工休会、集体康复操等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及时反馈健康教育效果等.1个月后比较两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及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合格率、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合格率、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健康教育方案的实施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满意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蒋芙蓉;冯芳;田盼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颅脑损伤躁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护理.2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2组内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邢雪梅;刘晓蓉;宁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过程管理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过程管理方法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共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基于过程管理方法实施PDCA护理.比较两组受伤前、出院时、出院1月后和出院3月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法)和生活质量(Barthel评分法).结果 两组骨折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低于受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1月后和3月后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较出院时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月后和3月后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同时期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提供过程管理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