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olter监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金英姬;孙景辉;姜丽兰;关丽

关键词:监测, 儿童,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 无创伤检查, 心肌炎患儿, 资料, 对比分析, 心血管, 方法, 发病
摘要: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心电图(ECG)检查是心肌炎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资料,而Holter(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ECG相比能获得更多可靠完整的资料,目前已成为心血管领域中无创伤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我院1998~2001年126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或疑似心肌炎患儿,全部行ECG与Holter检查,并对比分析,以探讨后者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卫Ⅵ项目特困家庭医疗救助病种费用及其补偿情况分析

    分析了部分卫Ⅵ项目地区基本妇幼卫生服务的病种费用及其补偿情况,在总结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工作经验的同时,发现诊疗不规范是影响医疗救助病种费用的主要因素,再加上贫困地区财政困难,使得医疗扶贫补偿不能按比例进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诊疗规范、改革补偿方式,改变扶贫资金来源等具体建议.

    作者:冯占春;贾红英;方鹏骞;张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非甲状腺疾病游离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甲状腺疾病游离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43例非甲状腺疾病新生儿.分为不同疾病组(窒息组、感染组、硬肿症组),不同病情组(一般组、重危组),21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T3、T4、FT3、FT4之间差异显著,FT3、FT4差异非常显著,窒息组、感染组及硬肿症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亦显示相同结果;一般组与对照组比较,T3差异显著,T4无显著差异,FT3差异非常显著,FT4差异显著;重危组与对照组间T3、T4、FT3、FT4差异非常显著,一般组与重危组比较,T3无显著差异,T4、FT3、FT4差异非常显著.各组间TSH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非甲状腺疾病可有甲状腺功能改变,游离激素变化显著,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波;李海波;霍淑芳;严起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脐血G6PD活性检测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价值

    目的:通过新生儿脐血G6PD活性检测,了解本地区G6PD缺乏发生率,探讨对检出阳性的新生儿早期干预的价值.方法:新生儿出生时常规检测脐血G6PD活性,对检出阳性的新生儿早期干预.结果:检测新生儿脐血8 031例,检出G6PD缺乏650例,发生率8.1%;G6PD缺乏患儿中出现新生儿黄疽494例,占76%;出现高胆红素血症223例,发生率34.3%,无核黄疸发生.结论:在G6PD缺乏高发地区常规检测脐血G6PD活性,对G6PD缺乏新生儿出现的黄疸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减轻G6PD缺乏新生儿溶血的程度和避免发生核黄疸.

    作者:蔡旗;沈玉才;张栋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344例不孕患者生殖激素检测结果分析

    临床妇科血清生殖激素检测包括垂体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6项,这些激素共同调节女性月经的产生及维持正常,如果其中一项或多项发生异常或比例失调,则意味着分泌这些激素的下丘脑、垂体或卵巢发生病变或功能失调,是妇产科常用检测项目,适用于闭经、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失调、高泌乳素血症、垂体肿瘤、检测卵巢功能、了解黄体功能、更年期综合征,卵巢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等.不孕症病因复杂多样,诊治难度大,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不孕的诊断和治疗,生殖激素检测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对344例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患者6项激素测定结果分析,探讨其在不孕症诊疗中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红武;刘郁明;武雅俐;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珠海市34686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1998~2001年对珠海市城镇34 686例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病普查,结果显示,妇科疾病的发病以宫颈炎为首位40.98%,其次是阴道炎34.13%,子宫肌瘤6.63%,附件肿瘤7.15%,月经不调1.88%,不孕症0.12%,子宫颈癌0.02%.乳腺疾病主要以乳腺增生为主,其检出率为40.84%,纤维瘤检出率0.98%,检出乳腺癌8例,占0.02%.

    作者:温晟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酶学变化及早期防治意义

    目的:了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时血清酶学变化及早期保护性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4例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及同期40例上呼吸道感染儿6项血清酶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种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酶学的改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反复呼吸道感染时患儿血清酶学异常,应早期进行保护性治疗.

    作者:罗立方;邱亿腾;王淑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全程陪产对母婴影响的观察研究

    目的:全程陪产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娩方式,在国内外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应用.主要观察全程陪产对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以提供全程陪产作为新型分娩方式的依据,并介绍妇幼保健院在实施全程陪产中的一些经验和措施.方法:选择无产科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适龄足月初产产妇,按产妇的意愿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即全程陪产组共108例、对照组110例.观察这两组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性别与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全程陪产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为全程陪产作为新型分娩方式提供了依据.全程陪产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于广大医院包括广大基层医院.

    作者:贾春兰;李春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32例严重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引起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减少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1999年1月~2002年6月分娩后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32例产妇的记录资料,对出血原因及与分娩方式、孕次的关系及合并症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0.22%,出血原因与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性(P>0.05),且孕次>1次发生产后出血率占81.25%.结论: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仍是子宫收缩乏力.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及时促进子宫收缩,对减少产后出血起主要作用.

    作者:骆包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妇镇痛(PCEA)的效果及运动阻滞.方法:选择178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产妇进行PCEA(镇痛组),另外选择同期不予镇痛、条件相仿的178例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镇痛组给予0.2%罗哌卡因、芬太尼(2 mg/ml)混合镇痛液,PCEA首次注药8~10 ml,基础注药速度6 ml/h,冲击量2 ml,并行视觉模拟记分(VAS)和改良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胎心率(FHR)、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镇痛组于注药10 min后即有明显镇痛,VAS<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MBS亦均在0-2范围,分娩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为445.21±168.41分,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48.81±21.42 mn和49.90±23.20 min,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对产妇进行PCEA镇痛效果可靠,加快第一产程,对下肢运动神经、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作者:吕俊光;丛日娥;杨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炎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育龄妇女中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DVT的发生率约高5倍,已成为剖宫产术后产褥期妇女并发症之一,并越来越受广泛关注,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V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并发DVT24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赛红;李雪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基层如何做好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筛查工作

    几年来,我区妇幼保健院配合区、市卫生局、市儿童保健所,开展了新生儿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的筛查工作,现就工作中获得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围产期新生儿弓形虫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调查

    在围产期感染中,弓形虫(toxoplasmosis,TOX)与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被认为是母婴宫内传播常见的病原.为了解住院新生儿TOX与CMV感染情况,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一个时期内全部新生儿血清CMV-IgG/IgM抗体与TOXIgG/IgM抗体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昭;张智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组访谈法用于孕妇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我国2000年报告经母亲传播给婴儿的性病比1999年增长了38.24%,目前我国虽然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静脉吸毒血传播为主,但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已逐年上升,随着监测体系和手段的完善,这一传播途径还会被更多的感染者所证实.妇女中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多,将使艾滋病婴儿数不断上升.因此,对性病艾滋病的母婴传播途径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并加强母婴传播途径的防治工作.各国的经验证明,在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孕妇这一人群进行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迫切需要的.

    作者:刘莉;郑忠伟;朱世伟;力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母乳喂养与混合及人工喂养对早期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母乳、混合、人工)对早期婴儿生长发育有否影响.方法:选择594例在我院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在生后42 d对其进行体格检查,测量其生长发育及有关血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纯母乳喂养组的小儿各项指标均优于其它两组.结论:母乳是早期婴儿的佳食品.

    作者:董燕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充实和完善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体系的思考

    通过参与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实践,对武汉市桥口区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如何进一步发展社区孕产妇保健服务提出如下思考建议.

    作者:赵新陵;李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徐家汇街道外来妇女生活状况与卫生需求的调查

    目的:了解外来妇女的生活状况与卫生需求,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890名外来妇女用口头问卷调查,所获的资料用Epi Info 5.0软件分析.结果:890名外来妇女来自23个省市,文化层次较高,79.8%为初中以上学历;来沪后,经济收入大于1000元/月/人者占52.5%,与来沪前的经济收入有极显著的提高(P<0.001);30岁以下未婚者占79.7%,与同年龄已婚者有显著的差异(P<0.001),生育史中多胎率占6.3%;96.7%的妇女均未享受医保或合作医疗,患病就诊率达70.2%.需知晓卫生常识的有88.3%,需参加健康教育的有83.1%,需定期体检的有73.9%,需医疗保险的有64.4%,并提出卫生需求的内容及形式.结论:外来妇女在经济收入充裕后,对卫生需求更为迫切,尤其是具有针对性、形象化的健康教育与相应的妇女保健工作.

    作者:杨纯娟;翁佩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Holter监测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心电图(ECG)检查是心肌炎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资料,而Holter(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与常规ECG相比能获得更多可靠完整的资料,目前已成为心血管领域中无创伤检查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就我院1998~2001年126例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或疑似心肌炎患儿,全部行ECG与Holter检查,并对比分析,以探讨后者对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英姬;孙景辉;姜丽兰;关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为了探讨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我们对吉林大学南岭医院管辖区内159名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

    作者:张玲;李继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窒息新生儿早期保健管理的研究

    为了探讨窒息新生儿早期管理的模式和效果,选择44例窒息新生儿为窒息管理组,采用健康教育、营养管理、生长发育监测和早期教育等综合技术,增加保健管理次数和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家庭实施早期管理,并与窒息组和正常组对照.结果:窒息管理组两岁时的WAZ、HAZ均值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接近WHO标准的中位数;Gesell量表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DQ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高于窒息对照组(P<0.05),其中重度窒息者的适应性、语言DQ均值比窒息对照组提高15.2分和16分且无1例发育迟缓者.提示以家庭为载体,进行早期综合性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作者:梁继华;林戈;周国平;刘维兰;陈华业;林超琼;吕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婴儿颅内出血的超声诊断

    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婴儿颅内出血23例均行B超、CT检查,部分病例行尸检及脑脊液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淑春;李莹;孟令杰;伊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