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中氧气枕的设计与应用

陈宾;万明叶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 气枕, 氧气, 护理人力资源, 临床并发症, 治疗与护理, 意外事故, 头部伤害, 神经外科, 检查, 供给不足, 持续吸氧, 病死率, 应用, 压力, 消毒, 节约, 加氧, 加压, 供氧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多见于各种意外事故造成的头部伤害,其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病死率会较高[1].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时,如各种检查(包括:CT、X线、MRI检查等)的运送途中需要持续吸氧,氧气供给不足可引起严重临床并发症.改良后的氧气枕具有加压带,能增加氧气枕的压力,操作方便、节约护理人力资源,使用后易于拆洗、消毒、符合院感要求等优点,尤其是保证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有效供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多年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艾灸63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不同穴位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交替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对0级糖尿病足干预的效果.方法 63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给予单孔艾灸盒交替艾灸双足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位,每日艾灸4穴,每穴施灸时间15~25 min,每天1次,8~10天为1个疗程.于艾灸前、后分别给予患者足部疼痛(VRS)评分和英国足部症状评分表评分并作前后比较.结果 干预后疼痛减轻,足部症状缓解.结论 采用艾灸盒施灸,具有中医“简、便、廉”特点,节约护士人力资源.交替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对0级糖尿病足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微循环和神经传导,延缓糖尿病足的进展,可能有一定效果.

    作者:盛凤霞;管玉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系统干预在提高NICU护士抢救配合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干预在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士抢救配合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NICU护士抢救配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NICU护士抢救配合中现存的问题,确立抢救流程不清晰、病情评估不到位、用物准备时间过长为此次活动的问题点,制订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结果 系统干预前后抢救时间、抢救物品准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干预提升了NICU护士抢救配合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徐惠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用PDCA循环对门急诊护生实施教学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门急诊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8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交流沟通能力、患者满意度、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交流沟通能力、患者满意度、师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生带教中使用PDCA循环法有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和带教老师的素质,促进教学相长,规范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顾玉香;陈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收集2014年5月10日~2014年5月30日患者口服药600次为改善前组,2014年9月1日~2014年9月20日患者口服药602次为改善后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日常工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找出患者在口服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 两组口服药服药差错中,患者漏服、给药剂量错误、护士漏发、患者拒服为改善重点,经过PDCA循环后患者口服药总的服药差错例次明显减少,服药差错率由实施前的5.3%降低至实施后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各种口服药物服药差错的发生,保证了用药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以及业务水平.

    作者:李萍;王亚男;史玉荣;谭成群;金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膀胱肿瘤患者自杀未遂的心理危机干预

    癌症患者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易产生恐惧、抑郁、焦虑、和厌世情;晚期病情恶化,癌痛难忍,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加之人格特征改变,常感到孤独、寂寞、忧伤、绝望和无助,而产生强烈的自杀倾向和行为[1].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以期大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吕伟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穴位按摩防治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腹部穴位按摩防治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腰椎骨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预防腹胀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腹部穴位按摩法,观察两组患者腹胀情况.结果 观察组预防腹胀有效率89%,对照组有效率62% (x2=20.47,P=0.00<0.05),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及早有效的使用腹部穴位按摩中医护理干预,可避免和减轻腰椎骨折术后腹胀发生.

    作者:周嘉欣;林妙艺;刘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失禁患者两种不同卧位与相关性皮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大便失禁患者两种不同卧位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关系.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大便失禁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侧卧位,实验组患者采用自制牵引装置保持患者悬挂体位,比较两组患者失禁性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自制牵引装置保持患者悬挂体位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低于侧卧位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挂体位能有效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

    作者:钟石芳;苏美银;李燕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壁冠状动脉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43例壁冠状动脉合并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基础上的护理方法、要点;主要包括健康知识的认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心理护理等方面;认为壁冠状动脉合并冠心痛患者的护理具有特殊性,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彭艳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单个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单个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的护理经验.从2010年3月~ 2014年11月,本中心对42例(男28例、女1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室间隔缺损修补加主动脉瓣单瓣叶置换手术.认为对于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儿童,单个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手术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和中期效果.术前充分评估、完善的准备、术中密切医护配合(牛心包片充分洗涤、精确测量剪裁、选择合适的缝线等)、皮肤压伤的防护等,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及获得良好远期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静;胡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疗法,入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入选时和治疗4周时,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ADL能力.结果 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L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FMA和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早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付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足部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基础护理上,加用中医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足部采用一般西医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足部感觉神经情况以及足部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干预后存在痛觉、冷热觉、触觉、关节位置觉减退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62、6.11、4.88、5.46,P<0.05);②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足部皮肤破损、足部皲裂、足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90、4.36、4.23,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应用中医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足部神经异常以及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发生率.

    作者:唐巧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带教新模式在ICU轮转护士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结了2012年3月~2014年11月在ICU对3个月内轮转护士57人实施新的护理带教模式,主要包括根据3个月内ICU轮转护士带教计划,采取指定带教老师,并固定教学小组长,定期举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及出科理论考试,出科前反馈带教效果并及时改进,过程中实施基础带教和专科带教的方法,认为规范临床护理ICU轮转护士带教路径,带教质量明显提高,出科前反馈满意度高,为本院提高急、危重症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忠艳;陈耀武;文林;赵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5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评分.结果 158例患者中,有攻击行为82例(51.89%),无攻击行为76例(48.10%);两组BPRS评分比较,有攻击行为组的总分及敌对猜疑、激惹性、行为紊乱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组(P<0.01),思维障碍因子分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控制攻击行为发生,并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武庆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碳酸氢钠注射液与地西泮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碳酸氢钠和地西泮注射液在联合使用时出现白色混浊和白色絮状物,当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道并观察病情,报告医生,未发生输液反应.为验证上述两种药物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进行了实验,现报告如下.1 材料碳酸氢钠注射液250 ml、地西泮注射液2ml、无菌注射器等.碳酸氢钠注射液(江苏省黄海药业有限公司)为无色澄明液体,规格:每瓶250 ml;12.5 g.本品适用于治疗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碱化尿液、巴比妥类及水杨酸类药物引起的中毒反应.

    作者:陈淑惠;陈凯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术期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经过临床路径护理管理,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的卧床时间、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均短于和少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率高、质量好,较传统护理更有优越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于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对腔镜专科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腔镜专科的培训需求,为进一步探索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调查法对8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更加注重开放式、参与式的教学,在考核方法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仍是经典模式,不同年资的护士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重视腔镜专科护士分层级的核心能力培训,构建多样化的培训与考核模式,以进一步提高腔镜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

    作者:陈雪莉;谢太普;马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延续护理小组、制定延续护理方案,采用电话回访、现场咨询和指导、利用网络和乳腺健康俱乐部平台进行服务等.结果 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肢功能的康复、乳腺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和满意度等,都取得明显效果(P<0.01).结论 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的康复和患者掌握乳腺相关知识,有效促进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素锦;颜雅红;赖春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机器人辅助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液体丢失原因分析及液体管理

    总结了7例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液体管理方法,探讨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全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7例,对术前肠道准备、术中液体丧失、术后液体状态进行液体干预管理.科学的术后液体管理有利于维持行达芬奇全机器人辅助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术后的正常血压,确保围术期间生命体征的平稳.

    作者:王莉萍;张园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伤口护理中疼痛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影响伤口相关性疼痛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介绍了预防伤口疼痛的方法,认为靠经验评估伤口疼痛的程度不可囊.综合的评估及治疗伤口疼痛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作者:洪凤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配套舒适护理对NICU早产儿生长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配套舒适护理方案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配套舒适护理,内容包括噪音控制、光线调节、皮肤抚触、体位更换、早期喂养等.比较两组早产儿每日摄奶量、体质量增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每日进奶量、体质量增长、首次排便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233、10.430、16.819、3.228,P<0.05);(2)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I、PaO2、PaCO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772、8.170、-5.795,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在NICU期间采用配套舒适护理方案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康复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鲍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