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叶
总结了14例急性氨气中毒气道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的方法。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的护理、眼部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口腔护理、氧疗护理、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认为整体护理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俊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责任护士在在住院老年便秘患者综合护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根据责任护士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行全面、全程、连续护理的工作制度,由责任护士对新入患者进行整体评估,件患者分为有便秘发生与无便秘发生两类,持续跟踪,分析病因,早期指导,整体调节等护理措施。认为责任护士与患者接触多,对患者整体情况了解,又是各项治疗与护理操作的执行者,效果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因此责任护士在便秘患者的综合护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孙玺荣;彭红霞;金舟;林霞娟;曾春;刘惠芳;廖田艳;胡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童特需门诊留察输液区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输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输液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针对患者从就诊流程、环境介绍、输液过程的病情观察、疾病的健康宣教、婴儿喂养指导、心理支持等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比较实施前后的医嘱执行错误率及随机调查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两年来,与未实施前相比患者满意度提高( P<0.05),医嘱执行错误率下降( P<0.05)。结论在儿童特需留察输液区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嘱执行错误率,更及时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其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更好的落实。
作者:徐丽芳;莫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58例丙肝行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分析,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状况,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及时解决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卫晓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肝脓肿是肝脏继发性疾病,肝脏被某种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后,未得到及时合适的处理即形成肝脓肿。根据病原菌不同,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表现为起病急、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本病例即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大蒜芒硝外敷治疗,其效果明显,避免了肝脓肿穿刺引流手术带给患者的恐惧和痛苦[1],现将其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动静脉足泵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经皮氧分压测试为微循环轻度受损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B组加用足底动静脉泵物理治疗,C组用前列地尔联合足底动静脉泵共同治疗,两周后观察治疗前后经皮氧分压的数值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而C组较A、B组的改善效果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和足底动静脉泵均可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而将两者联合使用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其改善下肢微循环的作用更加明显。
作者:张慧君;沈培;蔡可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作者:当代护士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TC教学模式应用于MICU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入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专业实习的120名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PTC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出科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TC教学模式应用于MICU护理临床教学效果良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黄燕萍;陈伟玲;郑清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层体温管理在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取样法,将133例急诊损伤根据体温分成正常体温组(36.6~37.2℃)、轻度低体温组(35.0~36.5℃)和中度低体温组(34.0~34.9℃),正常体温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体温管理指南对患者进行分层体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体温管理。记录患者到达急诊室与离开急诊室时的耳温变化,并跟踪记录患者住院天数。结果体温正常组: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均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其体温变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体温组:干预组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体温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体温正常组和轻度低体温组干预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中度低体温组:3名患者体温均显著升高。结论 Block等制定的急诊损伤患者分级体温管理指南明确指出不同层级体温患者应获得的干预措施,让护理人员做到有理可依,有证可循,大程度地避免了过度护理与护理缺失,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郑尧华;张建娟;马芳琴;贾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地震灾害会引起多种人身伤害,其中挤压综合征( crush syndrome,CS)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的伤害之一。综述了地震后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的护理进展,主要包括肾替代疗法的护理管理以及肾衰初期、少尿期和多尿期的基础护理,认为结合病征前护理监控,强化病征中基础护理以及病征后期的持续观察对于病人的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华;刘薇;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为了解新任护士长的压力,让其更好更快地适应角色,胜任本职工作。方法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对11名新任护士长进行深入访谈,将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结果新任护士长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八个方面:角色转换、管理经验不足、人际关系的处理、护理纠纷的处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无暇照顾家庭、科研水平不够、其他任务。结论新任护士长的压力来源很多,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医院管理者应针对这些压力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护士长自己也应加强各方面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作者:刘琳娜;程玉青;段丽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总结了静脉留置针在患儿不同部位穿刺的方法,包括患儿无特殊情况时宜为其选用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输液末梢循环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相对近端较粗大静脉穿刺,如颈静脉、腋静脉和股静脉等;认为当患儿患有某些特殊疾病不宜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时,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时,可试用胸腹壁静脉留置针;而在抢救危重患儿时宜选择颈静脉、腋静脉、股静脉等近端部位穿刺,能为危重患儿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曾兆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女性的盆底就像一套可以自我调节的吊床,通过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调节自身的张力,尤其步入中老年后,吊床的张力由于妊娠、分娩和雌激素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变得塌陷和松弛,盆底组织如肌肉、韧带等作用渐渐退化。从而引起盆腔器官的脱垂以及各种类型的尿失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盆底疾病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子宫脱垂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子宫脱垂的原因常见于分娩时损伤、卵巢功能下降、先天性发育异常、营养缺乏、腹腔内压力增加等[1]。患者常会有以下一个方面的表现:①下腹坠胀感及腰背酸痛感;②肿块自阴道脱出,且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③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逐步上升,越来越多人关注子宫脱垂这方面的疾病知识和治疗,针对这一现象,本院引进人工合成补片爱唯他补片(爱唯他补片是由巴德公司推广的,作为早在中国推广修补技术的领导者,巴德公司推动了这一技术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其中网塞技术已使用超过50万的中国患者受益)。对女性进行盆底修补和重建,进一步改善盆底缺陷,使其更符合女性的解剖特点,并且针对性的手术配合也提高了手术质量。患者在良好的护理及医疗下痊愈,安全出院,能较好地保证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万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液囊空肠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导管,可以保证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8例留置液囊空肠导管的患者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导管应用及护理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住院天数、费用及临床护理方面等,认为此导管操作环节简单,护士易于掌握,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疾病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闻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从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角度,总结了创建“绿色医院”的经验。创建绿色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打造绿色医疗环境,优化绿色服务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机制等内容。认为“绿色医院”的创建需从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意识,营造氛围,加强防治,动态监测等方面提出新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措施。
作者:严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6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满意度、康复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能促进护理人员积极主动观察病情,提高医护配合程度、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整体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在CCU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对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蒋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治疗的6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进行DC+CIK治疗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配合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DC+CIK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较一般治疗好,配合相应的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以及提高患者满意率有重大意义。
作者:孙平波;冯明;骆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无缝线加压固定深静脉置管对减少置管并发症、预防导管脱出和延长置管时间的效果。方法将128例深静脉置管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取消缝线固定,用3M薄膜固定深静脉置管后,再用医用弹力绷带胶布在深静脉置管外露导管处加压并交叉固定贴于病人皮肤上,对照组则用缝线固定后用3M薄膜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导管脱落、薄膜松脱、局部不良反应(红、肿、渗血及渗液)、留置时间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薄膜松脱明显较对照组少,导管换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结论用无缝线法能固定深静脉置管,有效地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导管脱出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王永飞;麦志晖;陈晓敏;黄锐仪;曾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石蜡油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胃肠外科门诊150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三组:A组给予口服石蜡油治疗20 ml/次,3次/d,B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10 ml/次,3次/d,C组联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液及石蜡油口服治疗,用法同上,所有患者治疗前1周未停用其他泻剂及影响胃肠动力药物,且使用以上药物的时间均为两周,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80%(40/50);B组总有效率70%(35/50);C 组总有效率96%(48/50)。三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石蜡油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星;滕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中药泡洗联合甲钴胺口服缓解顺铂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因顺铂剂化疗出现外周神经毒性的33例住院患者,观察组17例,采用中药泡洗联合甲钴胺口服缓解神经毒性;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9.41%,明显低于对照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泡洗联合甲钴胺口服用药,效果明显,二者配合有助于患者康复。
作者:徐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