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甲苯酸注射液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陈春燕

关键词:
摘要:氨甲苯酸注射液:规格是10 ml:100mg,为无色的澄清透明液体,由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本品主要用于因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所引起的出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的高纤溶出血,后者常见于癌肿、白血病、妇产科意外、严重肝病出血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商品名为易善复,规格是5 ml:232.5mg,本品为黄色澄清液体,由SANOFI AVENTIS,S. A生产,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脂肪肝,胆汁阻塞,中毒,预防胆结石复发,手术前后的治疗,尤其是肝胆手术,妊娠中毒,包括呕吐。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两者存在配伍禁忌。我们查阅药物说明书并检索了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无上述两种药物配伍禁忌说明。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足底压力测试在2型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现状

    综述了足底压力测试在2型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足底压力异常对糖尿病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异常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特点、足底压力测定方法和临床指导价值,认为我国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一定数据,但仍有需要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作者:杨青;陈文平;张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我院规培护士的培训方法及考核措施

    目的:探讨对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效果。方法在本院施行规培护士的培训方法及考核措施,比较规培前后护士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归属情况。结果规培后护士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临床护理能力、职业归属情况均较培训前改善( P<0.05)。结论规范化临床培训有助于新入职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

    作者:程贤琴;陈启凤;向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术中知晓的情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及减轻其危害。方法通过术前访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运用专人随访及问卷调查,了解术中知晓的发生原因,根据引发术中知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干预,减少了术中知晓的发生及其危害。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对麻醉知识的掌握,具备较强的护患沟通与心理护理技巧,可以预防及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及造成的不良后果。

    作者:张娉婷;蔡万红;蔡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护理报告

    总结了3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复苏、气胸、肺不张、液体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等的护理。认为及时进行评估及对症支持处理,尽早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吁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 BL式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PBL式健康教育对妊早、中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门诊行产前检查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PBL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遵医行为量表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随访至分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情绪调控等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BL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孕妇自护能力,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杭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疝气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疝气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将103例Ⅰ~Ⅱ级小儿疝气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普外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心率、血压的变化,及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率、血压、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无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吴崇娟;潘颖;汪玲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8例潜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体会

    总结68例潜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体会及经验。主要包括协调失败的原因和捐献成功的体会。认为通过良好的宣传,适时的介入,耐心的解释与劝导,以及及时、人性的善后,可明显提高捐献的成功率。

    作者:李彩虹;李凤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入选的接受食管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比对照组有所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减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秀梅;梁东云;普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及观察要点。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及临床观察。认为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专科护理,对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跃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肠内营养不良事件的报道

    分析了1例肠内营养不良事件的原因,总结了改进措施。原因主要包括缺乏肠内营养输注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肠内营养袋、肠内营养管道标识不明显,安全意识缺乏,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以及人为原因。改进措施主要包括科学管理,进行系统流程改进;建立醒目的标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操作;开展营养支持治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护士在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等。认为通过查找此次不良事件发生的制度、关键环节、人员等各方面的原因并积极予以改进,使营养支持治疗更安全,可以预防此类不良事件的再发生。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探讨

    目的:研究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方法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方法护理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袁小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通心内科心电监测的使用与护理

    总结734例普通病区使用心电监测的方法和护理体会,在监护过程中及时发现监护参数的异常改变,并给予干预和处理,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认为在普通心内科病房使用多参数心电监测中心站进行心电监测是可行的和有价值的。观察患者主观不适、症状变化以及监测参数的记录、判断、评估、预警是心电监护的核心。

    作者:许义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制鳄鱼夹导线在特殊患者心电图检查中的应用

    目前,心电图检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即使在心脏彩超、心电生理等诊疗技术不断成熟应用的情况下,仍然不失为方便、低廉、广泛的检查手段。为此,一份规范和清晰的心电图检查记录在临床心电图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院作为一家大型专科心脏病医院,前来就诊的心脏病患者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及截肢患者。对于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因肢体不自主震颤,对心电图波形干扰非常大,严重影响大夫阅图及诊断。此外,高位截肢患者,因截肢部位高,肢导夹子无法夹住残肢末端,难以做出全导心电图。如何为这两类患者做出全导、无干扰的高质量心电图,曾是我们工作中的一大困扰。本科从2011年6月至今,在工作实践中摸索出,使用自制的双头鳄鱼夹导线来为帕金森综合症及高位截肢患者做心电图,可以不受肢体震颤及截肢的影响,经过临床95例帕金森综合症患者和12例高位截肢患者的使用,均能做出效果良好的心电图。现简介如下。

    作者:李怡;喻翠英;周雪君;俞玲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毛巾消毒登记表在皮肤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病房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床头柜、病房的门把手及各种台面是病区内污染比较严重的,由于病房护工不固定、门诊护士周末参加病房工作及个人的责任心不强、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意识薄弱,配置消毒液的浓度概念不清,甚至工作量大等原因,工作中难免造成疏漏而达不到消毒目的,致使患者对这项工作不满,不让擦床头柜,针对以上原因,本科2011年3月起设计病房小毛巾浸泡登记表,运行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官莉萍;官颖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渔网式”的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渔网式”的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多种形式的质量检查组,将检查结果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及PDCA循环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达到质量持续改进。将2010年实施“渔网式”质量控制前与2013年实施“渔网式”质量控制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创新的“渔网式”的质量控制后,护理质量检测合格情况改善(P<0.05),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增多,但大差错占比下降(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施“渔网式”的质量管理,本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系统化,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中梅;王达莉;潘莉;孙月琴;张旭;刘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及护理干预

    总结了3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主要的护理措施有预防感染、出血护理、合理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存活率,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作者:杨理;邓映;刘群;肖荣桃;王昱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误吸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像学辅助检查方法、床旁检查评估。认为选择合适的床边误吸风险评估的工具,及时、准确地发现脑卒中患者存在误吸风险,指导护士提早进行护理干预,对减少和避免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ICU获得性院内感染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34.67%,观察组感染率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制订并实施严格的操作制度、感染患者隔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培训及考核制度等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高燕;林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4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结4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血管内治疗前后通过术前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压迫颈总动脉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护理等。认为血管内治疗是CCF目前首选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淑珍;谢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结束后新式动静脉拔针方法对减少血污染的观察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更好的拔针方法以减少血污染、护士职业暴露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别用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纱布、创口贴上失血面积、患者拔针后满意率及护士血污染率。结果新式拔针法在减少失血的例次及患者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法(P<0.05),在护士血污染率方面,新式拔针法也优于传统法,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式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失血,同时还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操作简单,值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