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探讨

袁小晴

关键词:婴儿, 肝炎综合征, 健康教育,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方法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方法护理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患者难免性压疮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围手术期难免性压疮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完善的压疮预防管理制度,采用压疮评估工具评估高危患者,干预组由压疮小组进行风险评估及预警并上报护理部,实施相应护理措施,及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47例患者,发生压疮6例,压疮发生率12.77%,干预组51例,发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1.96%,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压疮小组应用Braden评分方法,对高危患者正确评估,及时预警上报,保证干预措施落实到位,是预防难免性压疮的有效手段。

    作者:段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护理报告

    总结了3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新生儿窒息复苏、气胸、肺不张、液体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等的护理。认为及时进行评估及对症支持处理,尽早发现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吁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结束后新式动静脉拔针方法对减少血污染的观察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更好的拔针方法以减少血污染、护士职业暴露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别用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纱布、创口贴上失血面积、患者拔针后满意率及护士血污染率。结果新式拔针法在减少失血的例次及患者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法(P<0.05),在护士血污染率方面,新式拔针法也优于传统法,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式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失血,同时还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操作简单,值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乳糜漏1例护理

    乳糜漏可见于甲状腺、食管、肺、贲门等手术清扫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手术后,但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十分罕见[1],本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1000多例,术后发生乳糜漏者仅1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兰兰;李文姬;张茂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透析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将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Zung抑郁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均高于干预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SDS、SAS均高于干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及观察要点。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及临床观察。认为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专科护理,对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跃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足底压力测试在2型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现状

    综述了足底压力测试在2型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足底压力异常对糖尿病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异常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特点、足底压力测定方法和临床指导价值,认为我国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一定数据,但仍有需要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作者:杨青;陈文平;张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ICU获得性院内感染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34.67%,观察组感染率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制订并实施严格的操作制度、感染患者隔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培训及考核制度等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高燕;林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aSAH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院时存在短程记忆、反应速度、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比例比同期研究组高(50.00%vs36.11%、27.78%vs13.89%、33.33%vs52.78%),研究组患者随访2个月时存在短程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的比例均比对照组低(8.33%vs25.00%、5.56%vs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MMSE与FCI评分明显上升,DRS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的损害发生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秋云;何锦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型P ICC维护登记本目录的设计与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PICC维护登记本目录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PICC患者维护现状设计一份新的目录,科内10名护士分别采用新旧两种不同目录在相同范围内查找10名带管者信息,将耗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旧目录查找患者信息核对时每人次均>2 min,新目录每人次<1 min的3例,1~2 min的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目录的使用不仅提高护士对PICC带管者的知晓率、服务满意率,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姚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了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包括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认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这一现象比较严峻,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很重大。因此,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护理干预还应该引起社会、医疗系统以及患者的共同重视。

    作者:徐碧海;牛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对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引入循证护理方案对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并为这类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5d清晨8点的VAS评分,并做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第3、4、5天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治疗患者,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丁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妙用表格式重点内容交班,让危重患者护理化繁为简

    交接班作为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保证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间有效的交班,能使护理工作衔接顺畅,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但临床工作中,由于受个人经验、记忆力、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存在漏交和交班书写内容繁琐、重复等问题。急诊危重患者多,病种复杂,护士多,交接手续多,传统的交班表格已不能满足交接班需要,因此,本科从2013年3月开始,结合本科室特点,经过全科人员群策群力,多次改进,对病危病重患者应用表格式重点内容交班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怀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 ACU监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麻醉恢复室( Post?anesthctic ICU,PACU)又称麻醉监护治疗室,是对患者进行严格观察和检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手术结束的一段时间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全麻插管术后。当肌松药因再分布、代谢和消除使血浆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肌松药又释放出具有肌松作用的肌松药至血浆中,导致呼吸抑制等致命性危险。但长期以来,PACU没有统一的护理标准,大多直接书写在麻醉记录单上,不仅过于简单,而且不能准确记录患者的病程。本院自2011年8月成立PACU以来,针对恢复室患者周转快、监护时间短的特点,设计并使用PACU记录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莉娜;盛莉;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肠内营养不良事件的报道

    分析了1例肠内营养不良事件的原因,总结了改进措施。原因主要包括缺乏肠内营养输注相关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肠内营养袋、肠内营养管道标识不明显,安全意识缺乏,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以及人为原因。改进措施主要包括科学管理,进行系统流程改进;建立醒目的标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规范进行肠内营养操作;开展营养支持治疗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护士在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等。认为通过查找此次不良事件发生的制度、关键环节、人员等各方面的原因并积极予以改进,使营养支持治疗更安全,可以预防此类不良事件的再发生。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灯盏花素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兰索拉唑(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质子泵抑制剂,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为白色至类白色疏松块状物,稀释后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灯盏花素(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于中风及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为淡黄色至黄色的疏松块状物,稀释后为淡黄色的液体。本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ERCP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科住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诊疗护理。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规范了诊疗护理流程,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屈花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82名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实行优质护理后,护士的满意度现状及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改善护士满意度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本院1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排班满意度93.28%、科室工作氛围满意度88.35%、医护合作方面满意度86.88%,收入与劳动付出相匹配满意度71.01%、护理工作量满意度71.61%、绩效核制度激励方面满意度76.29%,护士满意度受工作岗位、管理者调动护士积极性及管理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素影响。结论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还应加强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及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护士满意度。

    作者:吴亚平;袁美莲;虞丽莼;傅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疗纠纷中医患关系的分析及改善对策

    本文对医疗纠纷中医患关系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对医院期望过高,对医务人员误解,医生专业技能不够,医德医风不良,服务态度不佳,法律意识不强,并欠缺和患者的沟通,护士自身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律学知识薄弱和缺乏沟通等方面。认为要从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强化医务人员技能水平,加强观察病情,强化服务意识和法律知识的了解等方面来改善医患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张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进口),主要成分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料为苯甲醇、维生素E、BHT、BHA、核黄素磷酸钠、胆酸、氢氧化钠、乙醇,为黄色澄明液体,每支5 ml,含多烯磷脂酰胆碱232.5mg,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又称盐酸溴环己胺醇,主要成分为盐酸氨溴索,辅料:一水柠檬酸、二水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注射用水、氮气。为无色澄明液体,每支2 ml,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情况在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中无记载,说明书中也无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笔者在为病人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多烯磷脂酰胆注碱射液(进口)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序注回抽时,混合液呈白色浑浊,有沉淀现象。

    作者:戴丽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