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 ACU监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王莉娜;盛莉;朱海英

关键词:PACU, 监护记录单, 设计
摘要:麻醉恢复室( Post?anesthctic ICU,PACU)又称麻醉监护治疗室,是对患者进行严格观察和检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手术结束的一段时间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全麻插管术后。当肌松药因再分布、代谢和消除使血浆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肌松药又释放出具有肌松作用的肌松药至血浆中,导致呼吸抑制等致命性危险。但长期以来,PACU没有统一的护理标准,大多直接书写在麻醉记录单上,不仅过于简单,而且不能准确记录患者的病程。本院自2011年8月成立PACU以来,针对恢复室患者周转快、监护时间短的特点,设计并使用PACU记录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文献计量的近十年护理差错研究进展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法,系统回顾并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护理差错方向的研究情况,统计了相关研究文献3687篇。主要包括近十年来国内护理差错研究的论文总体情况、期刊分布情况、机构分布情况以及关键词分布情况。认为对护理差错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对护理差错研究做了部分展望。

    作者:李菲;李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的哮喘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遵医行为,为更好地防治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哮喘患儿家属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评估其对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结果患儿家属对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处于中低水平为41.25%~65%,完全遵医行为率为23.75~42.5%。结论患儿家属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哮喘相关知识和治疗的依从性。儿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重视用药指导,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促进哮喘的有效控制,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忠雁;曾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综述了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包括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认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这一现象比较严峻,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很重大。因此,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护理干预还应该引起社会、医疗系统以及患者的共同重视。

    作者:徐碧海;牛小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 BL式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PBL式健康教育对妊早、中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门诊行产前检查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PBL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遵医行为量表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随访至分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监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嘱用药、情绪调控等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PBL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提高妊娠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孕妇自护能力,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减少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杭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结束后新式动静脉拔针方法对减少血污染的观察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更好的拔针方法以减少血污染、护士职业暴露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别用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纱布、创口贴上失血面积、患者拔针后满意率及护士血污染率。结果新式拔针法在减少失血的例次及患者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法(P<0.05),在护士血污染率方面,新式拔针法也优于传统法,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式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失血,同时还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操作简单,值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总结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合并症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早期的康复护理;制订出院后指导计划,进一步康复锻炼方案。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42个月,平均29个月。骨折均在2~5个月内愈合,平均3.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近解剖复位,颈干角在正常范围,无髋内翻;无加压螺钉穿出股骨头或股骨颈、无钢板螺钉断裂与松动等现象。本组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3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1.3%。认为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生理功能,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红红;杨绪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种类型。该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肤损害由弥漫性红斑迅速发展成松弛性水疱或大面积表皮松解,稍一触碰,即脱落形成糜烂。同时也可伴有口腔、眼结膜、呼吸道、胃肠道黏膜的糜烂、溃疡,严重者可因感染、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而死亡[1,2]。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本科于2014年2月17日收治1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TEN患者,该患者除了存在全身性皮肤粘膜松解、剥脱等重症药疹外,还存在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和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等复杂因素。科室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以减少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为目标,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21 d治愈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璐;胡竹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品质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品质管理项目应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品质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P<0.05)。结论将品质管理应用于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许素芃;李桂宝;黄世英;黄丽琴;邓秋艳;蓝永贞;陆海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进口),主要成分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料为苯甲醇、维生素E、BHT、BHA、核黄素磷酸钠、胆酸、氢氧化钠、乙醇,为黄色澄明液体,每支5 ml,含多烯磷脂酰胆碱232.5mg,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又称盐酸溴环己胺醇,主要成分为盐酸氨溴索,辅料:一水柠檬酸、二水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注射用水、氮气。为无色澄明液体,每支2 ml,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情况在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中无记载,说明书中也无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笔者在为病人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多烯磷脂酰胆注碱射液(进口)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序注回抽时,混合液呈白色浑浊,有沉淀现象。

    作者:戴丽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煤工尘肺患者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煤工尘肺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社会支持调查表( PSSS)对120例煤工尘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煤工尘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焦虑、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煤工尘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普遍呈负相关,其中抑郁情绪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及焦虑情绪与朋友支持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提示加强社会支持能够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应重视社会支持与煤工尘肺患者心理状态的交互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体康复。

    作者:王秋红;高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急救电话接听中存在的隐患与应对措施

    总结基层医院“120”急救电话接听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患者因素,电话转接因素,医患之间的沟通等问题。探索并分析基层医院在接听急救电话中潜存的安全隐患,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急救人员的出诊提供准确的急救信息,促使救护车及时赶到救护现场,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盛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正压留置针和安全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与安全型留置针在滴速、留置时间、使用中的护理问题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4月行静脉输液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过程中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回血、堵管、外渗、静脉炎、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正压留置针在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安全留置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可有效地提高输液速度,能够保证抢救条件下快速补液的需求,留置时间相对更长,相关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符合安全输液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凌华;惠珂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并评估其产生的护理效果。方法为适应优质护理要求,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营造与护士工作相关的积极、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建立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体系,确定绩效考核细则,并将护理绩效考评体系运用于护理绩效管理,确定绩效评价周期,对相关反馈效果进行调查,反馈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医护患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士工作投入度明显增加。结论实施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后,护士工作投入度提高,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士工作质量、业务水平、患者医生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由此证明以工作投入为导向的护理绩效管理是科学有效的。

    作者:彭湘群;徐晓平;禹球;熊敏;赵敏;秦月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型P ICC维护登记本目录的设计与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PICC维护登记本目录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PICC患者维护现状设计一份新的目录,科内10名护士分别采用新旧两种不同目录在相同范围内查找10名带管者信息,将耗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旧目录查找患者信息核对时每人次均>2 min,新目录每人次<1 min的3例,1~2 min的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目录的使用不仅提高护士对PICC带管者的知晓率、服务满意率,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姚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血透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血透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培训小组和考核小组,根据血透室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预设模拟病例,并制订操作流程和考评标准,将医务人员编成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培训,医务人员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都有提高( P<0.01)。结论通过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后,医护配合协调,减少了突发事件时人员、物品到位时间;缩短了患者心跳、呼吸恢复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认为血透室医务人员应该每年定期进行多人急救配合演练。

    作者:郑淑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糖尿病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与30名住院患者进行会谈,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患者目前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让患者了解并掌握怎样进行自我管理。结果30名T2DM患者在合理饮食,正确运动,口服降糖药的服用,胰岛素的治疗、正确注射及保管,足部护理,血糖监测,并发症防治及随访时间等9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缺陷,已成为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或病情进展的主要障碍。结论切实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是医护人员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其患病后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作者:王丰娥;郭宗芳;殷万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对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引入循证护理方案对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并为这类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5d清晨8点的VAS评分,并做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第3、4、5天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治疗患者,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丁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急救治疗及护理方案。分析引发呼吸衰竭的各种因素,针对该类特殊患者给予相应的救治与护理。总结了诱发呼吸衰竭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疾病、环境、药物和医务人员病情观察等因素,且病症发展迅速,随时导致生命危险,因此,认为在急救护理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缓解支气管痉挛、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一般护理通过心理、安全、气道管理、用药、营养支持等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救治患者,减少后遗症。

    作者:马娟;张海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侧卧位手术患者股骨大转子粘贴泡沫敷料的定位法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肿瘤医院,由于部分手术患者的自身因素(年龄≥70岁),侧卧位手术患者易发生压疮,手术方式(全麻、低温灌注),特殊体位(侧卧位),手术时间≥4小时,如侧卧位时手术时间较长,根据Braden评分标准易发生难免压疮,预防性使用泡沫敷料联合常规护理能有效减少高危风险手术患者压疮的发生。侧卧位手术患者粘贴泡沫敷料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率,现将本科快速定位粘贴泡沫敷料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3例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进行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时间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副反应量表( 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疗效相似,显效率分别为62.9%和61.5%,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周,米氮平组 HAMD减分率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2周后无显著差异。抗焦虑作用米氮平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且见效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0.01)。治疗后各周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特点,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金梅;邵长春;杜兴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