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梅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影响,以寻找佳护理模式。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尝试全方位整体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中心率、血压以及对疼痛的反应。结果实验组在进入手术室后所测定焦虑分值、心率、收缩压能够保持平稳,无明显波动;而对照组在进入手术室前后所测定心率、收缩压无法保持平稳,波动明显。两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经VAS疼痛测评,两组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调整好患者身心状态,使之以佳身心状态面对手术,在手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后合理调节,可以促进身体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莉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603例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并发症的防治及处理等。认为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围手术期通过规范的禁食,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配合手术,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患儿均可恢复良好。
作者:金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针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情况。结果实验组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秋燕;周丽情;苏素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煤工尘肺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社会支持调查表( PSSS)对120例煤工尘肺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煤工尘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且焦虑、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煤工尘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普遍呈负相关,其中抑郁情绪与家庭支持的相关性及焦虑情绪与朋友支持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意义,提示加强社会支持能够改善煤工尘肺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应重视社会支持与煤工尘肺患者心理状态的交互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体康复。
作者:王秋红;高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入选的接受食管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比对照组有所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减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秀梅;梁东云;普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收集了近年来7家医疗机构报道的的146例自主性脱管案例,对自主性脱管出现的频率、方式、高发期、时间和环境等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应对自主性脱管的措施。认为对自主性脱管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寻找出其中的规律,便于预防和应对非计划性脱管。
作者:刘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68例潜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体会及经验。主要包括协调失败的原因和捐献成功的体会。认为通过良好的宣传,适时的介入,耐心的解释与劝导,以及及时、人性的善后,可明显提高捐献的成功率。
作者:李彩虹;李凤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院很多小型仪器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因体积小、实用、方便,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广泛使用。以往我们将这些仪器放置在仪器车或治疗车上,拖往各病房使用。拖动治疗车时产生的震动,会使仪器内部精密零件松动,久而久之易导致仪器损坏。救护车上的仪器损坏的现象更是严重,维修率高,使用时间短。
作者:罗敏;欧阳玲;肖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朱章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SAH)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本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aSAH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机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院时存在短程记忆、反应速度、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比例比同期研究组高(50.00%vs36.11%、27.78%vs13.89%、33.33%vs52.78%),研究组患者随访2个月时存在短程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损害的比例均比对照组低(8.33%vs25.00%、5.56%vs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MMSE与FCI评分明显上升,DRS评分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的损害发生率,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秋云;何锦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室患者满意度提供理论和操作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手术室行剖宫产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不满意项目。结果接受调查的手术患者中,其中满意的患者364例,对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结论手术全期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大大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从而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护士的人生价值。
作者:赵林波;彭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肝炎综合征患儿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3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方法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方法护理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袁小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培训管理在提升门诊导诊价值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岗前培训与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强化培训,内容包括“院训,理念,职责,制度,形象设计,导诊业务,礼仪礼貌,责任心,观察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结合“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周小结,月点评,季评比”的方法进行动态管理。结果门诊导诊人员整体素质、员工对导诊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门诊服务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加强门诊导诊的培训管理,对减少医患矛盾,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维护门诊诊疗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白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透析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将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Zung抑郁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均高于干预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SDS、SAS均高于干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拆线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3882.15±54.63)元、(7.45±0.39)d、97.83%,对照组分别为(4513.95±68.16)元、(8.86±0.47)d、69.57%。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低(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可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陆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注射用兰索拉唑(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质子泵抑制剂,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的伴有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为白色至类白色疏松块状物,稀释后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灯盏花素(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于中风及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为淡黄色至黄色的疏松块状物,稀释后为淡黄色的液体。本科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上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种类型。该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肤损害由弥漫性红斑迅速发展成松弛性水疱或大面积表皮松解,稍一触碰,即脱落形成糜烂。同时也可伴有口腔、眼结膜、呼吸道、胃肠道黏膜的糜烂、溃疡,严重者可因感染、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而死亡[1,2]。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本科于2014年2月17日收治1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TEN患者,该患者除了存在全身性皮肤粘膜松解、剥脱等重症药疹外,还存在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和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等复杂因素。科室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以减少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为目标,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21 d治愈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璐;胡竹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对3例噎食窒息死亡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及抢救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对策,包括:及时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药物的副作用;严格执行噎食的管理流程及加强医务人员对噎食抢救能力的训练。作者认为:预防噎食在精神科是一项长效机制,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采用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噎食的风险。
作者:唐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周围皮肤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换药程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6.11%降至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李智;张春凤;宾娟;周贻振;周雪梅;伍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疝气治疗及康复的影响。方法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将103例Ⅰ~Ⅱ级小儿疝气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外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常规普外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心率、血压的变化,及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率、血压、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有无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能有效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吴崇娟;潘颖;汪玲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