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对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赵林波;彭建

关键词:手术室, 全期护理,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全期护理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室患者满意度提供理论和操作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本院手术室行剖宫产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对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不满意项目。结果接受调查的手术患者中,其中满意的患者364例,对手术室全期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结论手术全期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大大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从而体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护士的人生价值。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P ICC维护登记本目录的设计与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PICC维护登记本目录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本院PICC患者维护现状设计一份新的目录,科内10名护士分别采用新旧两种不同目录在相同范围内查找10名带管者信息,将耗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旧目录查找患者信息核对时每人次均>2 min,新目录每人次<1 min的3例,1~2 min的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目录的使用不仅提高护士对PICC带管者的知晓率、服务满意率,更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姚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例院前留置尿管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其不仅仅是观察病情的需要,也是诊断、治疗多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1]。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特别针对男性患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疾病的痛苦,甚至加重了病情,延长了住院时间。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作为临床护理人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科于2014年5月19日收治1例低血糖昏迷的男性患者,院前因留置尿管后出现尿道粘膜损伤出血、尿潴留、尿道感染并发症,本科医护人员采取一系列的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患者住院5d后康复满意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咏梅;金玉华;姜华;肖晓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透析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将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Zung抑郁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均高于干预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SDS、SAS均高于干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对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探究行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引入循证护理方案对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并为这类特殊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5d清晨8点的VAS评分,并做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2天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第3、4、5天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治疗患者,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作者:丁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3例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进行开放性平行对照研究,时间为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副反应量表( 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疗效相似,显效率分别为62.9%和61.5%,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周,米氮平组 HAMD减分率优于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2周后无显著差异。抗焦虑作用米氮平优于艾司西酞普兰,且见效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0.01)。治疗后各周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特点,可作为治疗恶性肿瘤伴发抑郁焦虑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金梅;邵长春;杜兴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结束后新式动静脉拔针方法对减少血污染的观察

    目的:探讨如何使用更好的拔针方法以减少血污染、护士职业暴露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分别用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纱布、创口贴上失血面积、患者拔针后满意率及护士血污染率。结果新式拔针法在减少失血的例次及患者满意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法(P<0.05),在护士血污染率方面,新式拔针法也优于传统法,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式拔针法明显优于传统拔针法,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失血,同时还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机会,操作简单,值得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乳糜漏1例护理

    乳糜漏可见于甲状腺、食管、肺、贲门等手术清扫淋巴结及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手术后,但乳腺癌术后并发乳糜漏十分罕见[1],本院自2009年10月~2014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1000多例,术后发生乳糜漏者仅1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后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兰兰;李文姬;张茂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体会

    总结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合并症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早期的康复护理;制订出院后指导计划,进一步康复锻炼方案。4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42个月,平均29个月。骨折均在2~5个月内愈合,平均3.5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近解剖复位,颈干角在正常范围,无髋内翻;无加压螺钉穿出股骨头或股骨颈、无钢板螺钉断裂与松动等现象。本组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3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1.3%。认为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恢复患者髋关节生理功能,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红红;杨绪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进口),主要成分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料为苯甲醇、维生素E、BHT、BHA、核黄素磷酸钠、胆酸、氢氧化钠、乙醇,为黄色澄明液体,每支5 ml,含多烯磷脂酰胆碱232.5mg,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又称盐酸溴环己胺醇,主要成分为盐酸氨溴索,辅料:一水柠檬酸、二水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注射用水、氮气。为无色澄明液体,每支2 ml,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情况在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中无记载,说明书中也无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笔者在为病人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多烯磷脂酰胆注碱射液(进口)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序注回抽时,混合液呈白色浑浊,有沉淀现象。

    作者:戴丽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血透患者动静脉穿刺中减轻疼痛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血透患者穿刺中减轻疼痛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意识清醒、智力正常、能够准确表达疼痛感受性及程度的血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穿刺前30 min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不接受心理干预,对两组血透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程度。

    作者:罗文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渔网式”的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渔网式”的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多种形式的质量检查组,将检查结果应用质量管理工具及PDCA循环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达到质量持续改进。将2010年实施“渔网式”质量控制前与2013年实施“渔网式”质量控制后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创新的“渔网式”的质量控制后,护理质量检测合格情况改善(P<0.05),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增多,但大差错占比下降(P<0.05)。结论通过临床实施“渔网式”的质量管理,本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系统化,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中梅;王达莉;潘莉;孙月琴;张旭;刘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文献计量的近十年护理差错研究进展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法,系统回顾并总结了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护理差错方向的研究情况,统计了相关研究文献3687篇。主要包括近十年来国内护理差错研究的论文总体情况、期刊分布情况、机构分布情况以及关键词分布情况。认为对护理差错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对护理差错研究做了部分展望。

    作者:李菲;李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 ACU监护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麻醉恢复室( Post?anesthctic ICU,PACU)又称麻醉监护治疗室,是对患者进行严格观察和检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手术结束的一段时间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全麻插管术后。当肌松药因再分布、代谢和消除使血浆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肌松药又释放出具有肌松作用的肌松药至血浆中,导致呼吸抑制等致命性危险。但长期以来,PACU没有统一的护理标准,大多直接书写在麻醉记录单上,不仅过于简单,而且不能准确记录患者的病程。本院自2011年8月成立PACU以来,针对恢复室患者周转快、监护时间短的特点,设计并使用PACU记录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莉娜;盛莉;朱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巧用一次性注射器塑料帽

    临床科室每日有吸氧患者,根据病情需长期吸氧或间断吸氧,尽管吸氧装置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但无论使用哪种吸氧装置都存在暂停吸氧拔出鼻塞现象,如长期吸氧者(因吃饭、喝水、吃药、如厕等)暂停吸氧取出鼻塞后会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任何物体、墙壁、湿化瓶等,容易导致鼻塞中进入灰尘或鼻塞触碰到墙壁、周围物体等而污染鼻塞。本院过去使用的单鼻塞吸氧管及可重复使用的更换湿化瓶需每天更换一次,湿化瓶使用24小时后还需用浓度为50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消毒,中途暂停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为避免污染鼻塞需将吸氧管装入消毒过的白色小布袋内如图1。布袋如果随时污染护士需随时清洗、消毒,无污染时要求每周一夜班护士用浓度为250mg/L的健之素水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既消耗材料、浪费人力又不美观,还给护士增加负担。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除菌吸氧装置进入临床后,要求每3天更换一套吸氧装置,虽然省去了浸泡湿化瓶及清洗白布袋的程序,节省了人力及一次性耗材的消耗,但仍然存在着暂停吸氧或间断吸氧拔出鼻塞后暴露于空气中或触碰到周围物体而污染鼻塞的现象。为此,我们将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各种型号注射器,因不同型号注射器塑料帽口径一致,只是长短不一)时取下的塑料帽如图2,统一回收到清洁小塑料盒中如图3,小塑料盒及放入的塑料帽每周用微波炉消毒30分钟。如有暂停吸氧的患者,拔出鼻塞时立即套上小塑料帽,如图4,再次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取下放入医用垃圾桶内弃去。每次暂停吸氧时,重新从清洁小塑料盒中取两个塑料帽套于鼻塞上。只要吸氧装置在有效期内,间断吸氧或暂停吸氧时将小塑料帽套于鼻塞上,继续吸氧时将塑料帽取下即可,如此反复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既卫生、美观、安全,又节省人力物力。过去将这些塑料帽都废弃了,而如今可以变废为宝了,内分泌科通过两年多的使用,深受患者及家属、医护人员的认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光琴;哈斯高娃;刘晓丽;陈婷;陈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ICU获得性院内感染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的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开展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34.67%,观察组感染率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制订并实施严格的操作制度、感染患者隔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培训及考核制度等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陈高燕;林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N0级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N0级护士分层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本院护士分层次要求将护士级别分为N0~N4,共5级,新入科1年以内的护士归纳为N0级;将15名2009年1月~2011年6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对照组,21名2011年7月~2013年12月入科的N0级护士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护士素质、岗位职责执行情况、护理制度落实情况、基本理论、技能掌握情况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科室岗前培训到独立上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P<0.05)。结论全程导师带教模式是护士分层次培训的有效方式,对其他专科护理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罗小艳;刘旭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中医治疗方案在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患者使用大承气汤外敷神阙穴加电磁波治疗仪( TDP )照射对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腹部术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内服组、经皮给药组、经皮给药加TDP照射组),每组40例,其中中药内服组患者在术后6 h开始服用大承气汤,每日2次;经皮给药组患者在术后30 min,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取大黄药膏3 g外敷于神阙穴位置,并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每日1次,24 h更换;经皮给药加TDP照射组患者在经皮给药组的基础上,在每次更换药物后用TDP照射30 min,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的情况,防止烫伤。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及干预前后3组患者的MODS评分情况。结果经皮给药加TDP照射组在术后胃肠道蠕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MODS评分改善程度上均明显优于经皮给药组及中药内服组( P<0.05)。结论经皮给药敷神阙穴加TDP照射能够缩短腹部手术患者胃肠道的恢复时间,促进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邱美云;关娟;刘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长春西汀注射液与浓氯化钠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长春西汀注射液,商品名称又叫润坦,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规格2 ml,20mg/支,常用于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浓氯化钠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规格10 ml/支。2014年6月我们在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与浓氯化钠注射液时发生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朱章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8例潜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体会

    总结68例潜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工作的体会及经验。主要包括协调失败的原因和捐献成功的体会。认为通过良好的宣传,适时的介入,耐心的解释与劝导,以及及时、人性的善后,可明显提高捐献的成功率。

    作者:李彩虹;李凤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