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李小林
总结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及观察要点。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及临床观察。认为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专科护理,对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跃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VAC)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20例,应用湿性敷料及封闭负压引流术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4.8±1.6) d引流后,创面缩小,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0例患者愈合率为89.3%;患者平均(4.5±0.8)d天更换一次VAC装置,VAC治疗平均(14.5±5.2)d。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缩小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压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透析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将8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Zung抑郁评定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评定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对照组SDS、SAS均高于干预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SDS、SAS均高于干预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儿科护理过程中优化护患关系的方式和技巧。包括游戏,语言技巧,情感交流,体态语言等内容,认为合理地应用沟通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刘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症状困扰与希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160例。采用症状困扰量表和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症状困扰发生率为97.42%,平均得分(32.07±7.58)分,得分高的前5位症状依次为呼吸、失眠、咳嗽、疼痛频率、疲乏;研究对象希望水平得分(31.06±6.20)分,多处于中度希望水平;症状困扰与希望总分及其3个维度得分皆呈显著负相关( P<0.00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强化症状评估和管理,以便减轻症状困扰给患者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帮助其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疾病和面对未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涵;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生活质量改变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以有效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编制的性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对入选的49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后性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部分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存在较严重的性生活质量改变,主要受心理、生理、配偶、文化与年龄、放疗方式等因素影响。结论医务人员积极实施干预措施,对帮助宫颈癌患者提高放疗后性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吴志霞;韩志慧;曾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4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血管内治疗前后通过术前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压迫颈总动脉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卧位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出院护理等。认为血管内治疗是CCF目前首选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淑珍;谢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对3例噎食窒息死亡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及抢救精神病患者噎食的对策,包括:及时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处理药物的副作用;严格执行噎食的管理流程及加强医务人员对噎食抢救能力的训练。作者认为:预防噎食在精神科是一项长效机制,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采用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噎食的风险。
作者:唐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氨甲苯酸注射液:规格是10 ml:100mg,为无色的澄清透明液体,由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本品主要用于因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所引起的出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的高纤溶出血,后者常见于癌肿、白血病、妇产科意外、严重肝病出血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商品名为易善复,规格是5 ml:232.5mg,本品为黄色澄清液体,由SANOFI AVENTIS,S. A生产,用于各种类型的肝病,如:肝炎,慢性肝炎,肝坏死,肝硬化,肝昏迷,脂肪肝,胆汁阻塞,中毒,预防胆结石复发,手术前后的治疗,尤其是肝胆手术,妊娠中毒,包括呕吐。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两者存在配伍禁忌。我们查阅药物说明书并检索了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无上述两种药物配伍禁忌说明。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针头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针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重新固定及重新穿刺情况。结果实验组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的针柄固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重新固定率及重新穿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秋燕;周丽情;苏素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导入,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近年来PICC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损伤小、留置时间长、病人活动不受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它,但PICC导管维护问题也逐渐增多。目前多数医院常规首选肘上置管,特别是冬季,患者置管侧手臂穿脱衣服极不方便,影响患者带管舒适性和维护依从性。我科尝试将内衣衣袖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红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周围皮肤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换药程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颈部深静脉导管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6.11%降至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可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的综合能力。
作者:李智;张春凤;宾娟;周贻振;周雪梅;伍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46例肝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处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通过良好的全程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力,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促进治疗后的康复。
作者:陈业会;刘萼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ICU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比较急诊ICU护士机械通气护理培训前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两组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抢救成功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护理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有提高(P<0.05),患者呼吸机撤机时间、抢救成功情况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均有改善(P<0.01)。结论通过对急诊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护理培训,提高了ICU护士机械通气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呼吸机带机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进口),主要成分为多烯磷脂酰胆碱,辅料为苯甲醇、维生素E、BHT、BHA、核黄素磷酸钠、胆酸、氢氧化钠、乙醇,为黄色澄明液体,每支5 ml,含多烯磷脂酰胆碱232.5mg,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病,预防胆结石复发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又称盐酸溴环己胺醇,主要成分为盐酸氨溴索,辅料:一水柠檬酸、二水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注射用水、氮气。为无色澄明液体,每支2 ml,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性治疗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情况在256种注射液配伍变化检索表中无记载,说明书中也无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笔者在为病人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多烯磷脂酰胆注碱射液(进口)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口)序注回抽时,混合液呈白色浑浊,有沉淀现象。
作者:戴丽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种类型。该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肤损害由弥漫性红斑迅速发展成松弛性水疱或大面积表皮松解,稍一触碰,即脱落形成糜烂。同时也可伴有口腔、眼结膜、呼吸道、胃肠道黏膜的糜烂、溃疡,严重者可因感染、肝肾衰竭、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而死亡[1,2]。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本科于2014年2月17日收治1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TEN患者,该患者除了存在全身性皮肤粘膜松解、剥脱等重症药疹外,还存在长期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和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等复杂因素。科室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以减少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为目标,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住院21 d治愈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璐;胡竹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肠减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是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晓娟;王贤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总结了甲基泼尼松龙对Graves 眼病进行静脉冲击治疗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主要包括纳入3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方案顺利进行并提高其疗效,认为通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复视和眼球活动障碍有更大程度的恢复,且副作用更少。
作者:杨青;邓欣莲;冯清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在外科ICU住院的危重患者中,部分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呼吸回路的重力直接作用在患者胸前皮肤,在日常翻身活动时,产生较大摩擦,易引起皮肤破损。为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使用乳胶检查手套产生的浮力使呼吸回路减少与胸前皮肤的接触,从而减少皮肤损伤的危险,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揭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有效护理,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配偶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患者住院时及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实施前后食管癌患者配偶SCL-90评分。结果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后食管癌患者配偶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配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其心理症状。
作者:刘琳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