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秋丽;韩林
总结了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科学的建筑布局、人员配备和专业培训,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认为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建设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关键。
作者:郭立平;刘筱英;尹丽丽;陈怡君;曹金梅;杨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16例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教育、饮食教育、中医针灸推拿中药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等。认为健康教育在预防、治疗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足致残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贵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糖尿病肢端坏疽(Diabetic Foot Wounds)是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发生在四肢末端的缺血性坏死,尤以下肢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浅表溃疡或严重坏疽,严重时受累肢端萎缩,伴毒血症、菌血症,可并发骨髓炎[1]。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导致足部干性坏疽,严重者面临截肢或截趾。本科2012年7月收治1例2型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截趾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身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闫丽娟;王娅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24例胶囊内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检查前准备、心理护理、检查时护理和检查后护理。认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精心护理对能否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非常重要。
作者:李花林;胡银清;帅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巨大儿为体重大于4000 g的胎儿,其发生与孕妇营养状况、遗传、糖尿病及过期妊娠、多产史、巨大儿史有直接关系。巨大儿、头盆不称者都是发生肩难产的易患因素,第二产程延长和高位胎头吸引是发生肩难产的危险信号[1]。据报道,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率10%,而伴有第二产程延长的巨大儿肩难产发生率上升至35%;枕后位或枕横位,如伴有宫缩乏力,致双肩内旋转不良,也易发生肩难产;胎体变形者,糖尿病孕妇所致的胎体变形,比单纯巨大儿所造成的肩难产更严重。本院2010年发生1例巨大儿肩难产,由于经验不足,给新生儿造成很大的不良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荣荣;高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对非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间断气道湿化。比较2组的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凤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进食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以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5例为对照组,2012年5月实施优质护理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5例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进食时间提前,提前出院,满意度为100%,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前患者进食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秀丽;葛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协同护理模式在26例肠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包括心理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切口护理、肠造口护理,认为对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科于近两年来对大肠癌行肠造口术的患者,开展以护理人员为主,家属及患者共同参与健康护理的协同护理模式,对肠造口术人工肛门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26例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蒋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TACE)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并发症主要包括栓塞综合征、穿刺部位出血、肝性脑病等,术后需严密观察并加强护理。认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监护、术后精心护理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TACE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温治云;李长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49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包括术前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支持;术后重点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发音及饮食指导。认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时,加强手术前后的全程护理干预,保证了手术安全顺利,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亚伟;刘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状态焦虑评分及睡眠效率值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睡眠效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状态焦虑评分,提高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映峰;梁飞燕;揭榕榕;廖春红;盛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实习后期护生的带教体会,主要包括针对实习后期护生的实习特点,因人施教,使其尽快掌握护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良好沟通能力、优质自主的评判性思维及良好“慎独”修养等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才,同时,做好护生心理、生活及毕业指导,为其能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基础。认为“以护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带教会使护生受益终生。
作者:罗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单胎头位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和非导乐组,比较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结果导乐组和非导乐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3.5%、62.5%,剖宫产率为15.5%、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顾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缓解直肠癌造瘘术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经络拍打健身操、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药膳调理、情志护理,比较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前后的疲乏程度。结果干预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直肠癌造瘘术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陆云;屈惠琴;朱勤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手术患者术后转运过程的细节管理经验,包括运用细节管理方法,对转运途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转运各个环节护理对策并实施,认为将细节管理应用到手术患者术后的安全转运中,能够减少转运中的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丽娜;迟金凤;张洁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20例青春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术前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评估、术前功能训练、术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颈托牵引、支具矫正、视力锻炼、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青春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彭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从而减少腹胀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0月剖宫产产妇筛选2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0人。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术后护理的基础上引用中药配方穴位贴敷,观察及记录产妇术后3d内开始排气、排尿排便时间及检查产妇腹胀情况。结果2组产妇术后开始排气、排尿排便时间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优于术后常规护理,值得推广。
作者:邝焕喜;曹丽贞;王卫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不仅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还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儿痛苦,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治疗[1]。由于拔管操作失误导致静脉留置导管断裂并残留于头皮血管内的病例实属罕见,本科2013年2月发生上述事件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的新进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光疗、换血疗法、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蒙脱石散的应用、抚触、游泳、针灸等八个方面。笔者认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必须寻找病因、去除病因、加强护理,目前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有分歧和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出具有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俊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院级护理质控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院级质控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组成,年龄在30~50岁之间,召开护理质量考评新体系培训班,统一考评标准,分别对“以患者为中心、以护士为中心和以护士长为中心”进行考评,比较考评结果。结果改革质控模式后患者受检的依从性、护士及护士长迎检的依从性分别提高了16%、10%、8%;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对比分析: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急救药械、消毒隔离、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实施后比实施前分别提高了2.8%、3.4%、3.9%、1.1%、0.6%、1.7%、3.4%。结论院级护理质控是质控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护理部应做到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在护理质控中的作用。
作者:刘明秀;陈纯友;姜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