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伟;刘秀珍
综述了急诊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相关研究,将急诊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分为传统方法和新兴方法,并根据术前、术中、术后的时间顺序对2种方法进行总结。本文的综述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季得胜蛇药外敷受到不明毒虫咬伤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将69例受到不明毒虫咬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使用季德胜药进行外敷治疗和护理,而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进行涂抹来进行护理,比较一个星期内2组的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包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使用季得胜蛇药治疗的实验组的治愈率为71.43%,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采用聚维酮碘治疗的对照组的治愈率50.00%和总有效率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在治疗期间,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使用季得胜蛇药治疗不明毒虫咬伤并予以良好的护理,效果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宗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膝关节镜清理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为预防术后切口处出血,术后都会在膝关节处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具有粘贴牢固,松紧适宜,透气性能好,抗过敏及力度均匀的优点,但同时由于其粘贴牢固,在去除弹力绷带时存在造成患者皮肤受损的问题。近本科使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梦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改良式膀胱冲洗对尿路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ICU的尿路感染病例8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输液式膀胱冲洗方法,实验组采用脉冲式冲洗方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5.6%,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式膀胱冲洗方法能有效清除细菌,在ICU患者尿路感染治疗过程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金月红;季志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需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触摸桡动脉的搏动点穿刺采血的传统方法,观察组行以桡骨茎突尖端内侧与桡侧屈肌腱外侧之中点为穿刺点的新方法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和淤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成功105例,成功率70%,观察组一次性成功138例,成功率92%,对照组采血后发生血肿6例,淤血24例,观察组采血后发生血肿3例,淤血6例。2组新生儿无论是一次性成功率,还是采血后血肿和淤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桡骨茎突尖端内侧与桡侧屈肌腱外侧之中点为穿刺点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新方法,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而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不同材质的气管内套管的清洗方法。物理清洗法包括传统流水清洗法、开水浸泡清洗法、煮沸清洗法;化学清洗法包括糜蛋白酶浸泡清洗法、过氧化氢浸泡清洗法、“84”消毒液浸泡清洗法、酶清洗法(安必洁快速多酶清洗液浸泡清洗法)、碳酸氢钠浸泡清洗法;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法等。认为不同材质的内套管要选择适宜的清洗方法,这样可以延长内套管的使用寿命,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缩短清洗时间、减少气管内套管在外暴露的时间、控制院内感染、同时也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齐芳迎;王小凤;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观察普通输液器与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探讨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的优越性。方法将12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分别观察输液前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液体损失量;输液过程中进空气后自动排气率,排气时间、液体损失量。结果实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前平均排气时间、平均液体损失量、输液过程中进空气后自动排气成功率和平均液体损失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优于普通输液器,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杨建英;邹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48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认为高龄患者行ERCP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低的特点。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关注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与伴发疾病的情况,并给予相应的积极处理,可大大降低高龄患者行ERCP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
作者:罗美娟;张丽华;叶美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16例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教育、饮食教育、中医针灸推拿中药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等。认为健康教育在预防、治疗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糖尿病足致残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贵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回顾性总结了2007~2010年间收治于本科的132例行腮腺摘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认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悲观心理,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玮;刘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20例青春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术前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评估、术前功能训练、术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疼痛护理、颈托牵引、支具矫正、视力锻炼、出院指导等。认为做好青春期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彭云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灭蚊片的成分主要是胺菊酯、三氯杀虫菊酯等。胺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三氯杀虫菊酯属有机氯杀虫剂,这2种药单独使用的毒性不是特别强,但是这2种药物联合起来有较强的灭蚊作用[1,2],所以应用广泛、接触的人群特别多,中毒也时常发生。
作者:杜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跟主诊教授查房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12月1~12床入院患者123人为对照组,13~27床入院患者149人为实验组。实验组组长每天跟随主诊教授及医生查房,逐一查看所管患者;对照组由医生开立医嘱,护士按常规施行护理,护理组长不跟随主诊教授查房。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对病情、检查项目、药物使用目的、饮食注意事项、治疗目的、护理目的、出院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组长的专科护理知识得到增长,对所管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提高,更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凤英;蔡汝珠;林雪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和分裂间期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微管网络而起抗肿瘤作用[1]。适用于先期化疗失效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以及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效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以低血压与支气管痉挛为突出表现。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采用电离子、勺刮术和微波联合治疗儿童大面积疣状痣的疗效及相关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经过与措施。认为电离子、勺刮术和微波联合治疗儿童大面积疣状痣效果较好,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同时术前有效的沟通和健康教育、术中认真治疗、良好的就诊环境、和谐的护患关系以及术后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戴冬平;李智慧;刘向宇;梁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些年来,终末期肾衰患者的数量增长明显,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在透析中,透析器破膜是常见隐患之一,透析器破膜是指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的半透膜破裂,血液从膜内流到膜外导致患者血液的丢失。严重的是,透析机未能进行漏血报警提示,造成患者血液大量丢失,甚至威胁生命。本科发生透析器破膜而透析机未报漏血1例,现将护理体会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带教方法在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危重症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护生设为对照组,对他们采用传统“一对一”跟班的临床带教方法;将2012年护生设为实验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再由总带教老师定期组织护生集中培训,即“分散+集中”的培训方法。比较2组护生重症医学科的常见基本技能、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独立动手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生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散+集中”的培训方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吴杏婵;李杏崧;周俏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科学的建筑布局、人员配备和专业培训,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认为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建设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关键。
作者:郭立平;刘筱英;尹丽丽;陈怡君;曹金梅;杨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从药房领取各种针剂和其它药品时,有时并不是所有药品均有外包装盒,给科室护理人员存放药品带来不便。为了方便科室药品存放和管理,本院各科室应用药房十支装西林瓶外包装盒,根据治疗室抽屉大小,进行上下左右连续装订,使之与治疗室抽屉匹配。将不足整盒的各种针剂和其它药品放入西林瓶外包装盒内,打印各种药品标签贴于西林瓶外包装盒内。这样,药品标签清晰、一目了然,便于护理人员应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护理同仁参考。
作者: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应用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的相关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体温控制、神经系统症状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循环系统症状观察、消化及泌尿系统症状观察与护理、预防感染、监测血糖及电解质、复温掌握。认为亚低温疗法作为新的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方法,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亚低温疗法的适应症与体温控制,严密观察各系统的临床表现,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护理患者,提高亚低温疗法的成功率,降低风险。
作者:周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