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
目的:探讨精神残疾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精神残疾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12月入院的80例精神残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3周后增加康复护理措施,定期对2组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测定。结果研究组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定中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分数中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残疾患者采取康复治疗,做好住院期间的护理和家庭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早日重返社会。
作者:王妙华;刘海斌;张建芳;马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非肌电图引导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效果探讨及注射前后的护理措施的总结。方法对后天性麻痹性斜视36例患者(36眼)采用直视Tenon氏囊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后护理,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该组病例对注射认知全面,依从性良好。注射肌肉包括内直肌30眼,外直肌6眼。注射剂量2.5~5.0 u(平均2.35 u),注射后5~14 d(平均9.36 d)可达大肌肉麻痹作用,斜视矫正度平均39.20△。近期治愈率44.4%,显效率72.2%。3个月后重复注射者17例,总治愈率58.3%。结论非肌电图仪引导的Tenon氏囊下注射对麻痹性斜视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全面的注射前后护理是取得良好注射效果的保证。
作者:刘琼;税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护理干预对其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由医护人员协助患儿及家长制定严格的日常生活制度并监督实施。随机将6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4例,实验组34例,2组患儿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实验组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儿童的从医行为,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秀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护理实习生档案的设计和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实习生入科教育登记本、实习生考勤登记本、实习生教学记录本、实习生护理查房记录本、实习生考核成绩登记本5个部分,认为将护理实习档案应用于临床实习管理后,护理部能及时、客观、全面地了解实习生实习情况,增强了实习生的自律性、调动了实习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同时为留用优秀实习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志琴;冯春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些年来,终末期肾衰患者的数量增长明显,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在透析中,透析器破膜是常见隐患之一,透析器破膜是指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的半透膜破裂,血液从膜内流到膜外导致患者血液的丢失。严重的是,透析机未能进行漏血报警提示,造成患者血液大量丢失,甚至威胁生命。本科发生透析器破膜而透析机未报漏血1例,现将护理体会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植入物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规章制度不健全、回收交接要求不严、检查清洗不专业、包装质量要求不高、灭菌发放不规范、运输存放要求不严、使用及术后处置不规范;主要对策有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回收交接要求、专业的检查清洗、提高包装质量要求、规范灭菌发放工作、严格运输存放要求、规范使用及术后处置要求。认为对植入物器械进行严格规范的专业管理,能保证植入物器械安全高效地使用,对医院感染控制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陈雪君;杭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53例全麻俯卧位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理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护理措施主要有采用改善头托、适当调整体位、细致的术前评估及加强术中对患者头面部护理等。认为合理的体位安置及适宜的头面部体位架,加上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和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福云;李亚梅;秦晓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29例在可视下血管条件差、无法进行盲穿的患者选择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置管效果,包括第1次、第2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及置管后1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认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PICC置管中可减少静脉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PICC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梅荣;宋娟;梁晓燕;杨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优质护理应用于先天性梅毒的实施体会,主要包括落实基础护理、合理喂养、重视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严格消毒隔离、用药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认为优质护理应用于先天性梅毒,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家长满意度,对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早期治疗及愈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老年肝癌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现状。患者手腕带佩戴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包括:认为没必要佩戴手腕带、抵触患者角色、佩戴不方便不舒适等。认为老年肝癌患者佩戴手腕带依从性较差,医务人员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完善操作流程,落实手腕带核对制度等措施,提高患者佩戴的依从性。
作者:魏巍;郑芹;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肠造瘘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肠造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儿分为A组和B组,A组仅给予肠造瘘围手术期常规护理,B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延续护理,比较2组患儿家属对肠造瘘患儿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和肠造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儿家属对肠造瘘患儿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造瘘口狭窄、伤口感染、造瘘口坏死、外置肠管溃疡、瘘口周围皮炎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肠造瘘患儿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减少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贺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42例肺癌合并大咯血介入治疗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晚期肺癌合并大咯血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院级护理质控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院级质控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组成,年龄在30~50岁之间,召开护理质量考评新体系培训班,统一考评标准,分别对“以患者为中心、以护士为中心和以护士长为中心”进行考评,比较考评结果。结果改革质控模式后患者受检的依从性、护士及护士长迎检的依从性分别提高了16%、10%、8%;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对比分析: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急救药械、消毒隔离、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实施后比实施前分别提高了2.8%、3.4%、3.9%、1.1%、0.6%、1.7%、3.4%。结论院级护理质控是质控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护理部应做到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在护理质控中的作用。
作者:刘明秀;陈纯友;姜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我国梅毒患病率逐年增加[1],神经性梅毒作为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其起病隐匿,病程缓慢,易被患者忽视,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后才来就诊,延误治疗的佳时机。2012年8月,本院收治了1例以麻痹性痴呆为首发症状的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文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配合经验。包括心理护理、手术体位的摆放、物品准备、术中配合等,尤其重视无菌操作及止血带的正确使用,认为良好的手术配合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晓婷;阿米娜·具拉提;赵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膝关节镜清理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为预防术后切口处出血,术后都会在膝关节处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具有粘贴牢固,松紧适宜,透气性能好,抗过敏及力度均匀的优点,但同时由于其粘贴牢固,在去除弹力绷带时存在造成患者皮肤受损的问题。近本科使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梦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3例风心病二尖瓣二次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风心病二尖瓣二次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认为严密的术后护理监测及健康指导有利于风心病二尖瓣二次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杉杉;卫元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近年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家庭护理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家庭护理需求、患者社会心理特征、家庭护理者的需求与负荷、影响家庭康复的因素及家庭干预方式等,特别是出院后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尤为重要。认为家庭护理仍是目前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重要的康复方式,建设成立出院准备服务中心,整合各项医疗资源,评估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需求,达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延续性的康复指导的目的。
作者:李慧芬;许益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指力刺激技术应用于脊髓损伤不全瘫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方法操作前详细评估患者各方面状况后,采取指力刺激技术刺激肠道排空积便,评价有效率。结果采用指力刺激技术能有效减轻或缓解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大便失禁问题,有效率达93.4%。结论指力刺激技术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大便失禁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显著、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瑞英;林秀甜;郑新意;张爱平;黄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