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平;刘筱英;尹丽丽;陈怡君;曹金梅;杨凤英
头部外伤是常见的外伤之一,开颅手术后换药时枕芯易被血液、消毒液浸湿污染,介于棉枕芯不便清洗,本科将部分棉枕芯进行了改良,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迎春;王继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TACE)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并发症主要包括栓塞综合征、穿刺部位出血、肝性脑病等,术后需严密观察并加强护理。认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监护、术后精心护理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TACE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温治云;李长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足月单胎头位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导乐组和非导乐组,比较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对助产士的满意度。结果导乐组和非导乐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别为83.5%、62.5%,剖宫产率为15.5%、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地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顾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90例老年骨科压疮防治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高危压疮及带入压疮的评估和护理。认为正确的评估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正确的选用压疮新型敷料,是避免院内压疮发生及治愈院外带入压疮的保证;正确选用压疮新型敷料能促进伤口早日愈合,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手术皮肤创造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龚乐琴;左新花;谭萍娟;马梦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护理实习生档案的设计和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实习生入科教育登记本、实习生考勤登记本、实习生教学记录本、实习生护理查房记录本、实习生考核成绩登记本5个部分,认为将护理实习档案应用于临床实习管理后,护理部能及时、客观、全面地了解实习生实习情况,增强了实习生的自律性、调动了实习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同时为留用优秀实习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志琴;冯春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家庭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实施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8月期间收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1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收集2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比较,其家庭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定期切合实际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家庭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杨琴;彭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手术患者术后转运过程的细节管理经验,包括运用细节管理方法,对转运途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转运各个环节护理对策并实施,认为将细节管理应用到手术患者术后的安全转运中,能够减少转运中的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丽娜;迟金凤;张洁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提肛运动对于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提肛运动对于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意义及其训练方法、训练时间对控制排便效果的影响。认为早期、持续地进行提肛肌训练有助于降低术后暂时性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对缩短术后大便失禁的持续时间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规范化护理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调整急诊科护士构架,制定培训计划,建立组长负责制的分层培训方式,实施独特的考核形式,比较培训人员规范化培训前后的各项工作能力。结果经1年的培训,护理人员参加抢救准备时间由5 min缩短到1 min,急诊专科理论知识、单项急救操作技能、整体合作综合抢救能力方面与规范化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急诊科规范化培训模式可提高急诊护士各方面的能力。
作者:吴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本院ICU患者气管切开后所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并总结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环境的要求、医护人员的卫生要求及相关的护理方法和病情观察等,得到较好的效果。认为ICU患者气管切开后需要多方面的护理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多方面的护理能对患者的治疗及其康复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覃献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随州地区女职工妇科体检资料的收集和结果的分析,了解其常见病的患病情况,强调定期健康体检的必要性,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658例女性健康体检资料异常情况逐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58例共检查出隐匿患病1042例,患病率39.2%,共查出宫颈糜烂501例、宫颈肥大423例、宫颈囊肿317例、宫颈息肉56例、阴道炎86例,主要集中在30~50岁年龄段。结论致病主要原因是许多女性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生活缺乏应有的节制和规律,同时没有坚持例行常规健康体检。健康女性每年开展定期健康体检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余丹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状态焦虑评分及睡眠效率值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睡眠效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状态焦虑评分,提高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映峰;梁飞燕;揭榕榕;廖春红;盛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1540例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主要原因有:年龄、肿瘤、肥胖、手术创伤、中心静脉置管等。主要护理措施有:加强术前宣教、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等。认为老年肝癌患者出现肺栓塞是致命性的并发症,只要正确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发生。
作者:刘柳;郑芹;卢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42例肺癌合并大咯血介入治疗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主要包括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晚期肺癌合并大咯血患者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频谱仪联合硫酸镁消除产后会阴水肿、促进侧切伤口愈合的效果,为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足月顺产后发生会阴水肿的产妇随机分2组,观察组100例,采用频谱仪照射加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消肿效果、伤口愈合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硫酸镁湿热敷联合频谱仪照射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消除产后会阴水肿、减少硬结、促进会阴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陆刘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Ramsay-Hunt亨特综合征又称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指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是伴有剧烈耳部疼痛或耳部带状疱疹以及内耳的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一种较少见的疾病。分为3种类型:单纯型仅有耳廓、外耳的带状疱疹;稍重型表现为单纯加周围性面瘫;重型即稍重型加第8对脑神经症状[1]。Ramsay-Hunt综合征起病急、无明显诱因、来势凶、症状重,在神经科疾病中较为少见。本科2012年10月收治1例2型糖尿病合并Ramsay-Hunt综合征稍重型老年女性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景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中本科男护生的带教方法,主要包括重视专业思想教育,从感观上增进其对本专业的了解、多种形式进行男护生实验课教学、课后宣传男护士的就业优势、加强就业的指导等方法。认为选择适宜的实验课教学方法,能激发男护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提高操作技能,终达到培养合格的男护生的目的。
作者:柯一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护理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相关准备、术后加压包扎和门诊观察及护理。认为微创手术治疗腋臭,术后加压包扎是关键,加压包扎可避免死腔和血肿的形成;同时避免了术后皮瓣的坏死。抗菌药物的应用,能有效防止感染的出现。而手术后制动可避免皮瓣移位,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手术后留门诊观察3d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瘘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糖尿病肾病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2组内瘘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重要保障,采取注重细节的护理模式,争取患者的配合,能够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沈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