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彩霞
目的:探讨不同带教方法在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危重症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护生设为对照组,对他们采用传统“一对一”跟班的临床带教方法;将2012年护生设为实验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再由总带教老师定期组织护生集中培训,即“分散+集中”的培训方法。比较2组护生重症医学科的常见基本技能、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独立动手能力。结果实验组护生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散+集中”的培训方法在重症医学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吴杏婵;李杏崧;周俏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孕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策略。方法本科室在2011年年底启动了助产士门诊跟诊,完善并延伸孕妇学校,提供人性化规范服务等措施后,对2011年和2012年各960份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多种策略实施后孕妇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有效的助产士门诊跟诊及人性化规范管理,提高了孕妇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医院的两个效益,更好地为广大孕妇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任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患者状态焦虑评分及睡眠效率值的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状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睡眠效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状态焦虑评分,提高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骆映峰;梁飞燕;揭榕榕;廖春红;盛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气管切开护理是神经外科护士日常工作中常见、也是主要的护理工作环节,传统的气管套管固定方法是用棉布条固定,此方法在使用后的第二、三天棉布条颜色会变黑,表面潮湿,患者的舒适度、清洁度下降,需更换,导致护士的工作量增加。本科在2011年改良了气管套管固定方法,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朱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内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TACE)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并发症主要包括栓塞综合征、穿刺部位出血、肝性脑病等,术后需严密观察并加强护理。认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监护、术后精心护理及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TACE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温治云;李长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提肛运动对于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提肛运动对于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意义及其训练方法、训练时间对控制排便效果的影响。认为早期、持续地进行提肛肌训练有助于降低术后暂时性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对缩短术后大便失禁的持续时间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回顾性总结了2007~2010年间收治于本科的132例行腮腺摘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专科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的内容。认为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悲观心理,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李玮;刘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需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触摸桡动脉的搏动点穿刺采血的传统方法,观察组行以桡骨茎突尖端内侧与桡侧屈肌腱外侧之中点为穿刺点的新方法采血。比较2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血肿和淤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成功105例,成功率70%,观察组一次性成功138例,成功率92%,对照组采血后发生血肿6例,淤血24例,观察组采血后发生血肿3例,淤血6例。2组新生儿无论是一次性成功率,还是采血后血肿和淤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桡骨茎突尖端内侧与桡侧屈肌腱外侧之中点为穿刺点进行桡动脉采血的新方法,不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而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对心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29例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不同季度有显著性差异(χ2=13.026,P=0.005),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明显上升(χ2趋势=54.464,P=0.000),医院感染中,前3位的分别是呼吸道(51.26%)、泌尿道(13.90%)和消化道(11.39%)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常见。结论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治疗原发疾病、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菌素、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病室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姚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观察普通输液器与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的临床使用效果,探讨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的优越性。方法将12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分别观察输液前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液体损失量;输液过程中进空气后自动排气率,排气时间、液体损失量。结果实验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前平均排气时间、平均液体损失量、输液过程中进空气后自动排气成功率和平均液体损失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动排气、分隔精密输液器优于普通输液器,临床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杨建英;邹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本院ICU患者气管切开后所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并总结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的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环境的要求、医护人员的卫生要求及相关的护理方法和病情观察等,得到较好的效果。认为ICU患者气管切开后需要多方面的护理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多方面的护理能对患者的治疗及其康复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覃献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灭蚊片的成分主要是胺菊酯、三氯杀虫菊酯等。胺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三氯杀虫菊酯属有机氯杀虫剂,这2种药单独使用的毒性不是特别强,但是这2种药物联合起来有较强的灭蚊作用[1,2],所以应用广泛、接触的人群特别多,中毒也时常发生。
作者:杜成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入院治疗的1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健康宣教,实施个体或小组宣教、发宣教材料、胰岛素笔注射现场指导演示等系统的教育,从心理、饮食、用药、血糖监测及运动教育方面进行健康干预。比较教育前、后3个月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下降17.4%、餐后2 h血糖下降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糖尿病患者多方面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延缓或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影响临床护理带教效果的因素,认为不同的带教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为提高临床护理实习的教学质量,国内许多学者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了多种教学方法。本文就近几年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宁凤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急诊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相关研究,将急诊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分为传统方法和新兴方法,并根据术前、术中、术后的时间顺序对2种方法进行总结。本文的综述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吴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综述了临床上留置尿管的患者在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后采取膀胱冲洗措施的过程中,只要抓住每一个环节,重视每一个危险因素的存在,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在进行膀胱冲洗时尤其要选择合适的膀胱冲洗药物,使之能更好地达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目的。
作者:秦明;付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微创手术治疗腋臭的有效护理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相关准备、术后加压包扎和门诊观察及护理。认为微创手术治疗腋臭,术后加压包扎是关键,加压包扎可避免死腔和血肿的形成;同时避免了术后皮瓣的坏死。抗菌药物的应用,能有效防止感染的出现。而手术后制动可避免皮瓣移位,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手术后留门诊观察3d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杨吉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对非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定时、间断气道湿化。比较2组的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苏凤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阶段性健康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实施后对健康行为形成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6月收住本科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家属实施有针对性、面对面、分阶段健康干预,统计分析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6.2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4%。结论分阶段对高热惊厥患儿家属实施健康干预,满足了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减少了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潘彩云;靳文娟;王永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护理实习生档案的设计和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实习生入科教育登记本、实习生考勤登记本、实习生教学记录本、实习生护理查房记录本、实习生考核成绩登记本5个部分,认为将护理实习档案应用于临床实习管理后,护理部能及时、客观、全面地了解实习生实习情况,增强了实习生的自律性、调动了实习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同时为留用优秀实习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志琴;冯春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