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杨红
总结了中毒性表皮松解症卧床患者排尿困难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诱导排尿,留置尿管护理等。认为护理人员只有重视患者身心护理及提供预见性护理,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春梅;海春莲;荀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32例立体定向-癫痫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包括帮助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情况,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护士在手术中熟练使用手术仪器和器械,与医生之间密切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认为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癫痫并配合精细的护理,可以使电极更准确地置于指定部位,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及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作者:谷鑫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了解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护理专业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对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的共情得分均分(58.47±5.13)分,护生共情能力较低;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r=0.324,P<0.001)。结论护生共情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相关性较高,加强护生共情能力的训练,可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庄沁红;江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监测对ICU危重患者临床监护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需监测血糖的危重患者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监测血糖;实验组使用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2组患者血糖监测在临床监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血糖监测在临床监护中对病情观察、临床诊断、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影响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快速血糖监测在临床监护中为病情观察、临床诊断、合理正确用药、佳治疗提供及时、快速、准确的判断依据,保证了抢救治疗的及时进行。
作者:凌星;颜时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体外震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213例,随机分为2组,电话随访组108例和对照组105例,术后随访2年,观察2组术后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结果电话随访组健康知识知晓、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术后应用电话随访能有效减少结石的复发。
作者:王菊艳;肖志平;程凤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36例经皮后外侧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手术体位训练、术后伤口护理、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和出院指导。认为优质、全面、系统的专科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秀萍;邹棉芳;罗华;吴成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综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诊断及心理护理进展,分别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心理护理的意义、心理护理措施等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心理护理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肯定了心理护理对此类患者的恢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作者:朱晓嬿;钱艳;张真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6例骶尾部Ⅳ度压疮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认为贯穿诊治过程的优质护理能够显著促进骶尾部Ⅳ度压疮患者的手术疗效,有效预防其术后复发。
作者:尤少艳;严晓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透析治疗及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进行饮食干预。观察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的残余肾功能及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残余肾功能及尿量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残余肾功能及尿量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6个月后残余肾功能及尿量低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P<0.05,P<0.01);组间比较,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对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及尿量,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彩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镇静镇痛条件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为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细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宏;曹鸿敏;王娟;曾祖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针对武汉市五所三级甲等医院部分男护士的离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为我国男护士的人才培养和临床管理者稳定男护士队伍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5月曾在武汉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现已离职的男护士共21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调查资料、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对男护士离职原因再分析。结果受调查的21名男护士均表示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影响是造成其离职的主要因素,职业风险大、职业成就感和归属感缺乏,薪金待遇低等是他们离职的重要原因。结论我国护理教育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为男护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郝乾;燕雪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枳实导滞汤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开塞露每晚1次塞肛,治疗组给予枳实导滞汤加减日一剂早晚分服,并做好相关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便秘解除及症状减轻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导滞汤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便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苗木;刘迪;周海春;范晓艳;黄纳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30例老年透析患者透析早期急性低血压的原因、防范措施及护理。认为有效血容量减少与血管再充盈率下降是透析早期低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恰当的措施能有效降低透析早期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赵爱花;石巧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应用小针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的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伤口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等。认为在小针刀手术基础上施以精心的护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梁茜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行宫颈癌术前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常规妇科护理。术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定2组患者认知功能,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2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宫颈癌术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瓶口消毒与否的效果进行研究,为临床护理操作寻找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拉环式塑料输液瓶200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病区治疗室内将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不消毒直接在瓶口上采样,样本100瓶;对照组为在同一治疗室将拉环式塑料输液瓶开启后用洁尔碘消毒瓶口,2 min后采样,样本100瓶。进行细菌培养,观察2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瓶口表面细菌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环式塑料瓶按操作规程拉开瓶盖后无需消毒即可直接使用。
作者:代建华;赵德会;王婷婷;李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酒精棉球燃火罐方式对拔罐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0月在本院门诊中医治疗室行拔罐疗法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手工制作血管钳夹紧直径约2.5 cm的酒精棉球燃罐,对照组采取普通医用酒精棉球燃罐,分别比较2组患者燃罐后火罐的吸罐成功率和罐斑颜色。结果实验组燃罐后火罐的吸罐成功率及启罐时紫红色罐斑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工制作血管钳夹紧直径适宜的酒精棉球燃罐方式可迅速提升罐内温度,增加罐内负压,从而提高拔罐疗法的临床疗效。
作者:曹凤;陈桂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51例上尿路手术后应用“J”型输尿管导管(双“J”管)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观察要点及手术后的出院指导。综合各种手术的置管方法,认为上尿路结石、狭窄、损伤、肿瘤侵犯切除等手术后的患者,应用“J”型输尿管导管并进行周到有效的护理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万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总结了16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血钙的监测、预防骨折的发生、术前手术体位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颈部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1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全部痊愈出院。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耐心细致的术后观察、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正确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对并发症的发现、预防及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丁红英;马少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5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正向静脉穿刺法,干预组予以逆向静脉穿刺法,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法是一种有效的静脉穿刺方法。
作者:汪凤琼;戴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