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在面部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痤疮中的应用

林珍珍;欧毅敏;林莉莉

关键词:痤疮, 心理干预, 面部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面部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痤疮中的疗效.方法 将137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66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根据痤疮的不同分级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面部皮肤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依据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进行皮损评分判定疗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显效者的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2组显效者随访半年,实验组复发率为2.8%,对照组为18.1%,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面部护理与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痤疮的治疗效果,且对减少痤疮复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在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初次参加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全过程的精心护理,与献血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献血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机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 献血反应率由2007~2008年 3.147%降至2009~2010年 1.075%;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率由47.902%上升至72.043%.结论 加强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机采过程的整体护理,可保证血小板产品的质量及机采的顺利进行,促进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成为固定的、自愿的无偿献血者,有利于组织发动更多的群众参加无偿机采献血队伍.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

    目的 运用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价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当日向患者发放自制的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结果 实验组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100%;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出院患者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落实的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运用5-氟尿嘧啶的化疗护理

    总结了40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进行化疗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PICC的护理、化疗泵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经治疗护理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认为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能保证化疗准确性、减少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包括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认为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应迅速清创,早期使用足量的胰岛素和有效的抗生素并辅以积极的护理,促进伤口愈合.重视足部的局部用药及处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致残率,对糖尿病足得以顺利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流程再造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结了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流程再造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近2年的工作体会,包括人员管理、工作流程及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的流程再造,认为流程再造可使管理标准化、合理化,提高人员素质、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临床满意度.

    作者:洪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肾切除术后合并十二指肠瘘的护理体会

    本科收治了1例肾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因右肾多发性囊肿萎缩无功能于2012年2月16日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第6天并发十二指肠瘘转普外科.患者高热、伤口红肿,部分糜烂,腹膜后引流管每日引流出胆汁样混浊黄色液体约1000 ml,全身营养状况差.查体:T:39.2℃,营养状况差,慢性消耗病容,心肺未及异常,右腰背部皮肤红肿糜烂,大量渗液,腹部无异常.治疗给予:①完全胃肠道外营养;②加强抗感染;③保护肺、肝、肾、胃肠等重要脏器功能,尤其防止肾功能衰竭极为重要.并于术后第24天行近端空肠造瘘+原切口清创术,双套管负压引流.

    作者:杜沛珍;李家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 将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相对较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评分相对较低的患者40例为C组.3组患者均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B组再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实时记录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情况.结果 B组与A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负性心理,指导其积极面对手术及疾病,从而更早地恢复胃肠蠕动,促进营养恢复.

    作者:翁丽;肖智智;黄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8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结了18例急诊PCI术后并发肺栓塞患者急救配合过程,包括病情观察、急救治疗过程、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等.认为在早期疾病确诊的前提下,进行呼吸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并发症的预防等干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倪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父母对2~3岁幼儿采取坚持性教养态度对其性格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父母对2~3岁幼儿采取坚持性的教养态度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为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佛山市高明区居住的干部、工人和农民家庭,以主要由父母照顾的2~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的方法,就父母对其子女坚持性的教养态度及其性格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的是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1名2~3岁幼儿中,父母对幼儿坚持性教养态度的差异,父亲和母亲在采用接纳、拒绝及鼓励成功等教养态度方面以及父母对幼儿坚持性的教养态度与其性格的形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父母的文化素质,改善父母对待幼儿坚持性不良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及健康心理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郭红英;区大刚;伍守翠;郭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采取“三通四联”针灸疗法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 1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三通四联”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明确,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防止继发感染.

    作者:张翊鸣;佘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发性胰腺炎病人院外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炎病人院外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本科住院的60例复发性胰腺炎病人进行调查,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03年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诊断标准.结果 46岁以上、男性、文化程度低的病人院外饮食的依从性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病人饮食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知识缺乏、心理因素、情绪、烟酒嗜好、家庭因素.结论 从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入手,加强胰腺炎病人饮食管理,可减少胰腺炎的复发.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科两种采血气方法比较

    目的 比较血液科患者股动脉与桡动脉采血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5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9例行桡动脉穿刺采血,对照组128例行股动脉穿刺采血.结果 桡动脉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124例,成功率为96%,股动脉一次性穿刺采血成功115例,成功率为89%;桡动脉采血后发生青紫血肿9例,标本凝血4例,股动脉采血后发生青紫血肿21例,标本凝血22例.2组比较无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后青紫血肿发生例数还是标本凝血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桡动脉穿刺采血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痛苦少、减少局部青紫血肿发生率、患者易接受的优点,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刘世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结了3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为预防早期并发症所采取的系统护理,主要包括处理食管返流、管理呼吸道、进行肌肉关节锻炼及保护截瘫部位皮肤等防止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各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各项护理措施.认为对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实施早期并发症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阶段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双日)30例,采用传统方法,即随机口头宣教法和书面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单日)32例,由责任护士负责收集患者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等资料,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个别宣教、集中讲解、随机性咨询和书面指导等方式.分治疗前期、治疗中期、治疗后期以及出院指导四阶段分别做心理疏导,讲解照射野皮肤护理,阴道冲洗,营养指导放射性直肠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放化疗反应预防等多方面知识.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化疗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可降低放化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有助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金秀;付喜秀;吴冬梅;刘十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循证护理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安全性

    目的 通过循证护理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安全性.方法 寻找并确立影响2010年本院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对2011年79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2010年和2011年2组患者发生的导尿安全问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1年导尿各项安全问题都有明显下降,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疾病的转归.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工作方法,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工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兰英;张颖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重症脑膜脑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83例重症脑膜脑炎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严密动态观察患儿病情、一般护理、高热护理、呼吸道管理、惊厥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综合、系统措施.认为科学、精心、细致、系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提高小儿重症脑膜脑炎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

    作者:梁福兰;曾念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班级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班级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30例在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成一个班级化团体,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班级化管理护理.干预前、干预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其进行评定,比较干预前后自尊分数得分情况.结果 班级化管理后患者的自尊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班级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

    作者:庄美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温馨提示卡在普外科健康宣教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普外科病种繁多,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入院后首先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人,再加上项目繁多的术前检查、治疗,常让患者无所适从[1].加上收治的患者中不乏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危重、年老体弱、耳聋目花、反应迟钝、需要家属进行照顾的患者,与其交流十分不便,若是不能简单清晰地正确传达治疗护理的信息,会耽误患者进一步的检查、治疗和护理.临床工作中因患者或家属忘记执行医嘱而耽误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事情时有发生,给护患之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增加患者的费用及痛苦.

    作者:黄丽娟;任爱英;赵凤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耐多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护理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负性情绪分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以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耐多药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吴江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神经纤维瘤累及喉部的护理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全身性神经外胚叶异常性疾病[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3型:(1)周围型(NF-1),以大量皮下神经瘤及多发性皮肤咖啡斑为特点;(2)中央型(NF-2),以颅和椎管内多发性神经根的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脑脊髓实质及其膜的肿瘤为特点;(3)内脏型,以神经节神经母细胞和神经鞘膜瘤为主,累计内脏和自主神经[2].本科于2012年7月16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1例喉部神经纤维瘤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娅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