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英;张颖杰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前阴道灌洗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全子宫切除术前阴道灌洗,实验组实施改进后的全子宫切除术前阴道灌洗.比较2组患者术后3d、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3d、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阴道残端出血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进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阴道灌洗方法能有效预防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阴道残端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欧美珍;冯丽嫦;翁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院是一所综合性省级老年医院,住院病人平均年龄在65周岁以上,且卧床病人多,在临床上除加强定时翻身、应用医用气垫床、医用气垫圈外,医用气垫圈规格38#:内径123~143 mm,外径(380±5)mm;40#:内径124~144 mm,外径(400±5)mm,对一些骨突部位(如枕部、耳廓、外踝部、足跟部等)仍存在潜在压疮危险,以往常用医用棉花、海绵、医用绷带制作成小垫圈,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变形变硬.笔者改用橡胶医用胶管制作小气垫圈,在加强定时翻身的同时,应用于长期卧床病人,对预防特殊骨突部位压疮得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江发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某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探讨社区对老年人实施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 采取主动入户问卷调查法对631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2.9%、2周患病率58.6%;心理和精神状态不良的比例约占调查老年人群的28.8%,主要反映情绪低落和忧郁(84.2%)这两种感觉上.结论 对老年人多给予关心、关怀,进行慢性病控制和康复服务是护理干预的重要方面.
作者:何小珍;陈美珍;尤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本院205例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管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气管导管的护理、输液管道的护理、各排出管道的护理.认为复苏期管道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记录、妥善固定、严密监护,有利于防止护理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胡敏花;杨洁;罗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本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4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为术后(36.2±10.7)h和(62.8±16.7)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4±15.8)h和(97.4±17.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术后肠蠕动恢复,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耐多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护理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负性情绪分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以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耐多药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吴江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28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4个方面.认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患者病体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琴;张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5%硫酸镁+50%葡萄糖+维生素B12联合持续湿敷,对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使用静脉留置针泵入胺碘酮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泵入胺碘酮时在穿刺点上方敷1块浸有25%硫酸镁+50%葡萄糖+维生素B12(各1支)混合液的纱布,并保持湿润;对照组则只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 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5%硫酸镁+50%葡萄糖+维生素B12持续湿敷比单用50%硫酸镁湿敷更能减轻静滴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程度及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彭立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 将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相对较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评分相对较低的患者40例为C组.3组患者均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B组再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实时记录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情况.结果 B组与A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负性心理,指导其积极面对手术及疾病,从而更早地恢复胃肠蠕动,促进营养恢复.
作者:翁丽;肖智智;黄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10年2月~2011年12月入住本院行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的60例顺产产妇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进行镇痛的60例顺产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护理内容总结.结果 实验组产妇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减少各种并发症.此外,护士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有重要作用.
作者: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护理,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通过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可有效延长瘘管使用时间,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易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国每年有50多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心肺复苏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在心跳停止4 min内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50%.如果心跳停止后10 min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几率不到1%.在国内报道院内复苏成功率一般在10%~20%,而院外更低,资料统计成功率在1.2%~1.4%[1],远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的原因除了发达国家医学技术和医学设备较高外,与其注重广大群众的急救、自救意识培训是分不开的.现有l例长时间心搏骤停患者在医务人员电话指挥中抢救成功的案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取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按制定好的医、护、患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郝玉琴;杨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豆袋热敷乳房联合电动吸乳器对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分娩母婴分离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豆袋热敷联合电动吸乳器的方法进行乳房护理,3次/d,持续4d;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乳房护理,3次/d,持续4d.比较2组产妇乳房肿痛程度和硬度.结果 产后4d内2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肿胀硬度比较,观察组乳房胀痛及肿胀硬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豆袋热敷乳房联合电动吸乳器对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少兰;黄凤霞;劳顺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rhGH(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8例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男性患儿按注射顺序依次排号,按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惠儿注射前不良心理状况、注射中疼痛反应、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注射rhGH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注射前不良心理状况及注射中疼痛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注射rhGH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时针对性地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使患儿感受到舒适与关怀,明显降低患儿的恐惧、紧张程度,使其主动配合操作.此外,还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志女;李昃;谢秀珍;黄娟;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全身性神经外胚叶异常性疾病[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3型:(1)周围型(NF-1),以大量皮下神经瘤及多发性皮肤咖啡斑为特点;(2)中央型(NF-2),以颅和椎管内多发性神经根的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脑脊髓实质及其膜的肿瘤为特点;(3)内脏型,以神经节神经母细胞和神经鞘膜瘤为主,累计内脏和自主神经[2].本科于2012年7月16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1例喉部神经纤维瘤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娅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斑马导丝在尿管插入困难者中辅助导尿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插管动作、放尿护理及健康宣教等.认为斑马导丝辅助导尿术是一种简单、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胡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心理问题和临床症状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80例在本院神经内科康复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并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普通治疗组,每组各40例,普通治疗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应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焦虑、恐惧因子来分别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与治疗前后心理测评得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干预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较传统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发生脑梗塞后大部分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其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范柯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面部护理联合药物治疗痤疮中的疗效.方法 将137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66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根据痤疮的不同分级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面部皮肤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依据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进行皮损评分判定疗效,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显效者的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于2组显效者随访半年,实验组复发率为2.8%,对照组为18.1%,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面部护理与药物治疗能有效提高痤疮的治疗效果,且对减少痤疮复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珍珍;欧毅敏;林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双日)30例,采用传统方法,即随机口头宣教法和书面健康教育资料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单日)32例,由责任护士负责收集患者的心理状况、文化程度等资料,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个别宣教、集中讲解、随机性咨询和书面指导等方式.分治疗前期、治疗中期、治疗后期以及出院指导四阶段分别做心理疏导,讲解照射野皮肤护理,阴道冲洗,营养指导放射性直肠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放化疗反应预防等多方面知识.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化疗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可降低放化疗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有助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罗金秀;付喜秀;吴冬梅;刘十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