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花;杨洁;罗小平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10月在本科行脑血管介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减少临床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徐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护理,出院时对2组病人的健康知识达标得分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得分和住院病人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贺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综述了鼻饲法的护理技术进展,分别从鼻饲法护理三方面进行总结,分别是鼻胃管置入方法:包括吞咽刺激置入法,导丝引导置入法;留管时间:包括常规硅胶管,复尔凯胃管以及经皮胃镜下胃造瘘管的留管时间;鼻饲管插入深度三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年龄、性别、疾病性质决定等分别进行论述.认为熟练掌握基础技术,有利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也有利于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革,使护理技术更贴近临床,更好地配合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希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耐多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护理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负性情绪分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以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耐多药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吴江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5例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中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数据统计.结果 康复科脑卒中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成因主要包括吞咽障碍、留置胃管、年龄较大及能量消耗增加等.结论 早期对营养不良患者给予积极而正确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邹丽萍;丘艳红;潘秋河;朱映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全身性神经外胚叶异常性疾病[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将其分为3型:(1)周围型(NF-1),以大量皮下神经瘤及多发性皮肤咖啡斑为特点;(2)中央型(NF-2),以颅和椎管内多发性神经根的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脑脊髓实质及其膜的肿瘤为特点;(3)内脏型,以神经节神经母细胞和神经鞘膜瘤为主,累计内脏和自主神经[2].本科于2012年7月16日射频消融手术治疗1例喉部神经纤维瘤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娅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护士绩效管理中工作量的考核方法,将护士工作量表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方法 根据新生儿科的特点,设计护士工作量化表,将护理难度大、耗时长的项目设定为量化指标,并将奖金的40%作为工作量化奖励.结果 工作量化前留尿标本时间平均为(4±1.34)d,量化后留尿标本时间平均为(1.91±0.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16,p=0.000),说明通过量化措施,留尿标本的时间缩短了.工作量化前沐浴时间平均为(13.0±0.90)min,量化后沐浴时间平均为(10.16±0.9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6,P=0.000),说明通过量化措施,沐浴时间缩短了.结论 通过量化考核,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黄美华;罗煜;荣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舒适组.普通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舒适组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以及舒适度上的差异.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1 d,明显短于普通护理组,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舒适护理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使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强化护理.比较2组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强化护理可增强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1000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气管内插管前的用物及患者准备,插管诱导期及插管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全麻手术中及苏醒期的护理配合等.认为经过仔细的术前准备、麻醉护士的积极配合,麻醉医师能够在短时间内顺利地完成气管内插管,提高气管内插管的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鹏;舒惠萍;胡佳佳;李淼;刘闪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27例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气管瘘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饮食护理等.经治疗护理食管气管瘘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完成瘘口封堵,有效地控制了呼吸道感染,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认为通过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并发症的监护,有助于提高食管带膜支架置入术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庆宁;段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雾化吸入法和胸肺物理治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包括雾化药物的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胸肺物理治疗的具体手法、护理措施等.认为把雾化吸入和胸肺物理治疗有机的结合,在治疗COPD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循证护理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安全性.方法 寻找并确立影响2010年本院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对2011年79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2010年和2011年2组患者发生的导尿安全问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1年导尿各项安全问题都有明显下降,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疾病的转归.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工作方法,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工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兰英;张颖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初次参加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全过程的精心护理,与献血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献血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机采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 献血反应率由2007~2008年 3.147%降至2009~2010年 1.075%;再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率由47.902%上升至72.043%.结论 加强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机采过程的整体护理,可保证血小板产品的质量及机采的顺利进行,促进初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成为固定的、自愿的无偿献血者,有利于组织发动更多的群众参加无偿机采献血队伍.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在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以2010年2月~2011年12月入住本院行硬膜外麻醉进行镇痛分娩的60例顺产产妇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进行镇痛的60例顺产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关护理内容总结.结果 实验组产妇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减少各种并发症.此外,护士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也有重要作用.
作者:钱海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定期随访对糖尿病患者自觉体检和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10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观察组定期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自觉体检率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在自觉实施体检率和血糖恢复正常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随访能够促使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有助于血糖达标,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茂彬;吴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多巴胺外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认为静脉外渗虽是常遇到的问题,但一旦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责任心,从基础做起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掌握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预防措施和处理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云超;沈丽红;贾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自2012年1月本科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配套服务措施.结果 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提高,医患、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并且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春云;陈燕珠;李霞;林天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斑马导丝在尿管插入困难者中辅助导尿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插管动作、放尿护理及健康宣教等.认为斑马导丝辅助导尿术是一种简单、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胡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对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定期电话随访的体会,认为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提供保健、康复、护理及生活指导,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提高了出院患者的治疗及生活质量.提出了电话随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的家庭康复理念和保健意识普遍得到提高,使用支具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加强,能使正确的康复治疗手段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叶仲欢;卢尔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