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琴;张静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安全管理与职业防护.方法 在肿瘤科科内建立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配备防护设备和物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疗药物配制操作方法,规范处理废弃物.结果 肿瘤科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后,未发生1例与化疗药物相关的职业伤害及环境污染,化疗药配置相关的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从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前2011年7~12月的0.00263%下降为2012年1~6月的0.00036%.结论 肿瘤科科内建立化疗药物配置室,对化疗药物实行集中配置管理模式提高了化疗药物的配制质量,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加强了配制人员的职业防护.
作者:谌科霞;叶政君;雷光峰;谈菊华;易芳;陈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本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46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分别为术后(36.2±10.7)h和(62.8±16.7)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4±15.8)h和(97.4±17.4)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术后肠蠕动恢复,护理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凤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VC-RI)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以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8月~2012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法,按导管尖端是否培养出病原菌将导管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针对2组患者的置管部位、留置天数、导管型号、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和输液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感染31例,55例未感染,感染率为36%.培养出致病菌54株,其中G+菌43株,占79.63%,G-菌10株,占18.52%;锁骨下静脉组感染率为20%,颈内静脉组感染率为35.6%,股静脉组感染率为70%,三组留置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天数≤7d组感染率为19.4%,8~14 d组感染率为41.7%,>14 d组感染率为52.6%,3组留置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型号4Fr组感染率为26.7%,5.5Fr组感染率为45%,7Fr组感染率为35.3%,3组导管型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外伤组感染率为53.6%,脑出血组感染率为38.5%,颅内肿瘤组感染率为24.4%,3组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营养液+输血组感染率为61.3%,输血组感染率为18.8%,静脉营养组感染率为35.7%,普通输液感染率为16%,四组输液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C-RI的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管部位、导管留置天数、输液类型及患者的基础疾病为CVC-RI的危险因素,其中留置部位和输液类型为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凤梅;蔡益民;李玉莲;刘小明;张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做调查,了解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焦虑情绪障碍的特点,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980例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在933例调查对象中,11.6%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焦虑情绪障碍.(2)不同精神、职业、症状、睡眠、文化程度、食量、总胆红素组别的调查对象SAS总分均数存在差异.(3)由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SAS总分的影响因素依次是:精神、职业、症状、睡眠、文化程度、食量.结论 (1)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焦虑情绪障碍发生率达11.6%,值得关注.(2)在门诊男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精神差、无业失业者、农民、工人、症状重、睡眠障碍、低学历、食量异常(<2两/餐或>6两/餐)、黄疸的人群SAS总分均数得分较高,门诊医护人员有必要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焦虑的筛查和干预.
作者:邹艳波;蒋冬梅;曾烂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来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受检者120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开展优质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服务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 试验组服务满意度(85.33%)和健康教育知晓率(8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服务满意度(60.67%)和健康教育知晓率(64.83%).结论 体检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龚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耐多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护理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负性情绪分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以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耐多药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吴江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科收治了1例肾切除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0岁,因右肾多发性囊肿萎缩无功能于2012年2月16日行右肾切除术,术后第6天并发十二指肠瘘转普外科.患者高热、伤口红肿,部分糜烂,腹膜后引流管每日引流出胆汁样混浊黄色液体约1000 ml,全身营养状况差.查体:T:39.2℃,营养状况差,慢性消耗病容,心肺未及异常,右腰背部皮肤红肿糜烂,大量渗液,腹部无异常.治疗给予:①完全胃肠道外营养;②加强抗感染;③保护肺、肝、肾、胃肠等重要脏器功能,尤其防止肾功能衰竭极为重要.并于术后第24天行近端空肠造瘘+原切口清创术,双套管负压引流.
作者:杜沛珍;李家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成人ALL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是指治疗过程中进行超大剂量的化疗或放疗,以大限度清除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同时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使供者造血干细胞能够顺利植入,从而重建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是移植成功的关键一步[1].本科于2012年4月6日行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例白血病患者,现将预处理期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瑾;任洪波;李先梅;徐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14例新生儿水痘的救治和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有严密隔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皮疹的护理、合理饮食、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认为新生儿水痘易发生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以及精心护理是成功救治新生儿水痘患儿的关键.
作者:仇双;石绍南;刘新晖;丁云峰;赵珍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循证护理提高老年男性患者导尿的安全性.方法 寻找并确立影响2010年本院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操作中的安全问题,对2011年79例老年男性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2010年和2011年2组患者发生的导尿安全问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2011年导尿各项安全问题都有明显下降,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促进了患者疾病的转归.结论 循证护理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工作方法,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工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兰英;张颖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静脉输液管理干预,并通过患者健康教育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与静脉输液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药物知识及不良反应、输液前中后注意事项、行动不便及出现不适和输液异常时的应对方法)及满意度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作者:黄允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舒适组.普通组6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舒适组的60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以及舒适度上的差异.结果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2.1 d,明显短于普通护理组,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舒适护理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袁秋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施专人转移训练健康指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和转移训练指导,观察组由专管护士训练,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入院时及干预4周后采用MBI法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相应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专人转移训练健康指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汪利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15例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与对策,通过对跌倒的时间、疾病、地点、年龄、护理及患者心理因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认为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病区环境的安全管理、用药护理、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护理管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预防住院老年患者的跌倒情况的发生,预防医疗纠纷,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运用满意度调查表来评价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当日向患者发放自制的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结果 实验组出院患者健康教育落实率100%;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出院患者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落实的质量.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40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进行化疗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PICC的护理、化疗泵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经治疗护理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认为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能保证化疗准确性、减少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雾化吸入法和胸肺物理治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包括雾化药物的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胸肺物理治疗的具体手法、护理措施等.认为把雾化吸入和胸肺物理治疗有机的结合,在治疗COPD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对手术后发热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骨科二病区20例术后发热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骨科一病区20例术后发热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体温变化及问卷调查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及问卷调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对骨科手术后发热患者有明显效果,应在骨科病房大力推广优质护理.
作者:王玉英;赵璐;龚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33例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为预防早期并发症所采取的系统护理,主要包括处理食管返流、管理呼吸道、进行肌肉关节锻炼及保护截瘫部位皮肤等防止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术后各种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各项护理措施.认为对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的患者实施早期并发症系统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了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进行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动静脉内瘘术前术后护理,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通过重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可有效延长瘘管使用时间,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远期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易晓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