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刘凤梅;蔡益民;李玉莲;刘小明;张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s,CVC-RI)的病原学分布情况以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8月~2012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法,按导管尖端是否培养出病原菌将导管相关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针对2组患者的置管部位、留置天数、导管型号、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和输液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及危险因素.结果 86例患者中感染31例,55例未感染,感染率为36%.培养出致病菌54株,其中G+菌43株,占79.63%,G-菌10株,占18.52%;锁骨下静脉组感染率为20%,颈内静脉组感染率为35.6%,股静脉组感染率为70%,三组留置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天数≤7d组感染率为19.4%,8~14 d组感染率为41.7%,>14 d组感染率为52.6%,3组留置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型号4Fr组感染率为26.7%,5.5Fr组感染率为45%,7Fr组感染率为35.3%,3组导管型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外伤组感染率为53.6%,脑出血组感染率为38.5%,颅内肿瘤组感染率为24.4%,3组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营养液+输血组感染率为61.3%,输血组感染率为18.8%,静脉营养组感染率为35.7%,普通输液感染率为16%,四组输液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C-RI的主要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管部位、导管留置天数、输液类型及患者的基础疾病为CVC-RI的危险因素,其中留置部位和输液类型为CVC-RI的独立危险因素.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增强新生儿蓝光治疗安全性护理的分析体会

    总结了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时安全性威胁的多种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外在因素等,认为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使得患儿避免发生意外损伤,所以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时辅以相应措施避免发生损伤的方法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黄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康复促进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心理问题和临床症状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80例在本院神经内科康复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并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普通治疗组,每组各40例,普通治疗组实施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应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焦虑、恐惧因子来分别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与治疗前后心理测评得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干预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和治疗效果较传统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发生脑梗塞后大部分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其心理障碍,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范柯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爱必妥治疗31例头颈部肿瘤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使用爱必妥治疗31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严格掌握适应征、抢救药品的准备、使用护理、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等.本研究31例患者共输注181次爱必妥,治疗全程实施正确、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认为爱必妥作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其正确的全程护理是使用爱必妥的关键.

    作者:肖建红;陆嘉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心理对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 将SAS量表和SDS量表评分相对较高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评分相对较低的患者40例为C组.3组患者均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B组再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实时记录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情况.结果 B组与A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负性心理,指导其积极面对手术及疾病,从而更早地恢复胃肠蠕动,促进营养恢复.

    作者:翁丽;肖智智;黄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2例耐多药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4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护理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负性情绪分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负性情绪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健康宣教改变认知行为、心理护理以及鼓励社会家庭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耐多药结核患者的负性情绪并能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吴江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雾化吸入结合胸肺物理治疗在COPD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结了雾化吸入法和胸肺物理治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包括雾化药物的选择、雾化吸入的方法、胸肺物理治疗的具体手法、护理措施等.认为把雾化吸入和胸肺物理治疗有机的结合,在治疗COPD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2月~2012年5月在儿科住院患儿为调查对象,采取满意程度调查表进行相关调查,在入院接诊、知晓责任护士、护理技术、用药及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以及护士被患儿及家属点名表扬人数等方面,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在入院接诊、知晓责任护士、护理技术、用药及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方面得分逐月递增,护士被患儿及家属点名表扬人数逐月增加,满意度逐月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护士自我价值,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钟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rhGH(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208例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男性患儿按注射顺序依次排号,按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惠儿注射前不良心理状况、注射中疼痛反应、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注射rhGH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注射前不良心理状况及注射中疼痛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及患儿家属在注射rhGH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时针对性地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使患儿感受到舒适与关怀,明显降低患儿的恐惧、紧张程度,使其主动配合操作.此外,还可减轻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陈志女;李昃;谢秀珍;黄娟;李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肠系膜血管炎的临床护理

    总结了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肠系膜血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病情、胃肠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认为对狼疮并发肠系膜血管炎的患者给予积极全面的护理,能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何国霞;丁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将146例口服拉米夫定的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认知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定期复查.比较2组患者1年后(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数量、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 健康教育护理组对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及HBeAg,HBV-DNA,HbeAg/抗-HBe及ALT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其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钱京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遗传门诊护理工作体会

    遗传门诊作为医院的新型窗口科室,遗传护士怎样做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使患者满意,使医院受益.本院对遗传门诊工作进行宣传和指导,加强医护人员素质教育,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建立患者隐私制度,提高法律意识及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好地发挥专业技能及交际能力.认为遗传护理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服务意识,才能使遗传咨询工作得到良好发展,满足患者需求及科室的发展.

    作者:白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合理使用多酶洗液在呼吸道内镜清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多酶洗液对呼吸道内镜清洗的影响,并观察合理使用多酶洗液在消毒呼吸道内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的呼吸道内镜100例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多酶洗液清洗时,对多酶洗液的浓度、温度、清洗使用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合理应用,对照组只用普通流动水进行简单的酶洗浸泡,观察清洗后镜身表面附着物、内镜表面清洁度的变化,监测清洗消毒的消毒效果.结果观察组内镜表面附着物、内镜表面清洁度均较对照组清洗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内镜消毒合格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使用多酶洗液可明显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作者:曹小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斑马导丝在男性导尿管插入困难者中辅助导尿的效果观察

    总结了斑马导丝在尿管插入困难者中辅助导尿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掌握插管动作、放尿护理及健康宣教等.认为斑马导丝辅助导尿术是一种简单、损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胡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临床能力培养的启示

    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过程四方面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于促进护生向护士的转变和护生临床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提出五年制高职护理教育可以引进OSCE考试和借鉴其优点,认为该考试对高职护生临床能力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罗钟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经桡动脉行造影术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4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2例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102例将健康教育路径引入到临床护理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全程、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达标率及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士的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杨明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救治重症催眠镇静类药物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救治重症催眠镇静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重症催眠镇静类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处理后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观察组在行血液透析灌流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其死亡率较对照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症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给予血液透析灌流联合高压氧治疗能迅速有效减轻中毒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麻醉恢复室的管道护理

    总结了本院205例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的管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气管导管的护理、输液管道的护理、各排出管道的护理.认为复苏期管道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记录、妥善固定、严密监护,有利于防止护理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胡敏花;杨洁;罗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留置鼻胃管固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近年来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包括改良胶布固定法、新型胶布及敷贴固定法、绷带固定法、棉绳及棉纱带固定法、一次性医用材料固定法、自制固定带法.认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合适的留置鼻胃管的固定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留置鼻胃管的并发症.

    作者:黄玉玲;朱继贤;郭继红;卢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4个月后评价、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4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是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疗效.

    作者:郭凤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云南白药在PICC术后伤口止血中的应用体会

    总结了将云南白药应用于55例肿瘤患者行PICC化疗治疗术后穿刺点出血的止血护理.使用云南白药胶囊中的药粉进行穿刺点渗血的止血治疗,发现经过1~4次换药后出血现象全部停止,有效率100%.认为云南白药对于治疗PICC术后穿刺点渗血有明显的止血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怀英;刘灿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