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超华
总结了23例血管条件不好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血管超声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经验,通过观察其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23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认为对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借助血管超声引导应用赛丁格技术行PICC能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并能减少置管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唐晓;李丽;王庆喜;何跃;胥丹;方朝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胆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对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影响及术中护理配合技巧,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的手术配合及术后病情观察。认为胆管结石合并JPD行ERCP,术中有效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插管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
作者:孙四平;陈娣;鲁帮巧;陆玲波;邓登豪;刘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2种不同采样方法对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监测的优劣。方法以涂擦采样法和张合采样法分别对消毒过的腹腔镜器械各254份标本进行采样,并将中和液分别取样放入琼脂培养基和硫代硫酸钠的肉汤培养基中培养48 h和3 d,观察灭菌效果。结果张合采样细菌培养阳性率(5.51%)明显高于涂擦采样法(0%),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P<0.05)。结论张合采样法检测灭菌效果优于涂擦采样法。
作者:刘素莉;周素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10例患者留置PICC时出现皮肤问题的具体情况,分析造成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的操作、患者的原因及消毒液等,认为通过循证护理,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分析、总结,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减少PICC留置期间各种皮肤问题的发生,为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提供佳的护理。
作者:邝绮华;张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纤维喉镜检查术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对其检查前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进行了观察和测评,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恐惧、血压升高、恶心等不良反应,在对其给予心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纤维喉镜检查术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黄若凌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失眠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放射治疗的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失眠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肿瘤放疗患者失眠的原因依次为负性情感因素(恐惧、焦虑、抑郁)、疼痛、放疗副作用、经济压力、医疗氛围、婚姻家庭关系等。干预组睡眠状况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肿瘤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海燕;陆忠华;罗居东;汤华;陈玲;戴科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工作对护士礼仪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着装仪表、仪容仪表、职业素质、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五个方面,提出护士礼仪是塑造护士形象,提升护理品质,构建护理文化,打造医院窗口的基础,认为口腔专科医院可通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和医院护理文化建设两种途径来塑造护士礼仪。
作者:黄月苏;朱玉花;杨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提高颈外静脉隐匿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方法,主要包括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合适的体位以及正确有效的穿刺方法。认为正确的穿刺方法可提高颈外静脉隐匿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作者:贾利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分析了2010年8月~2012年8月门诊输液室发生的12例护理纠纷的原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主要包括了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认为增强护士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是防范护理纠纷的重要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服务态度,强化技能训练,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可以有效预防和及时解决护理纠纷。
作者:胡林华;熊芳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综述了新生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护理的定义、诊断、影响因素、护理以及展望。认为在临床广泛开展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试验研究,寻找预防和控制CRBSI发生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新生儿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徐文洁;彭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7例冠心病患者行一站式杂交技术围手术期的特点并找出有针对性的护理要点。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进行心理评估,制定心理护理措施;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抗凝监测;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重点观察出血量及引流量的颜色及性状;制定并实施术后宣教;疼痛护理。患者治疗效果均较好,认为对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技术效果较好,严密的抗凝观察及专科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郭灵霞;司在霞;周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75例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方法,主要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再出血征象,做好急诊胃镜和三腔二囊管止血护理,加强药物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等。认为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技术,敏锐观察和监测病情对提高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罗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断指再植术后,为防止血管危象的发生,要求室温保持在20~25℃,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平放或高于心脏水平,床边烤灯保温。在临床上常见的方法用60 w鹅颈灯局部持续照射,距离患肢30~40 cm进行烤灯保温。在使用过程中单纯使用60 w鹅颈灯持续照射,受气温、室温及空气对流的影响较大,尤其气候寒冷时达不到保温的效果。现研究制作了白布灯罩,在临床上进行运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敏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患者家属在手术等候期间应对焦虑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0例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家属在手术等候期间存在焦虑,在手术等候期间应需求的方式包括加强术前沟通访视,健康教育,提供舒适的等候环境,希望提供手术实时监控等。结论手术等候期间及时缓解家属焦虑,对家属进行人文关怀,可增加家属对医院的信任感,增加治疗的信心,增加护患沟通,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卢幼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泌尿外科38例输尿管镜术并发输尿管穿孔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认为严密的临床观察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全程的心理指导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对输尿管镜术并发输尿管穿孔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婉红;桂志明;彭玲;冯湛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因体位限制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后平卧24 h,术侧下肢制动12 h,观察组采用术后6 h后轴线翻身,R形垫支撑成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应用。观察2组术后皮肤压红、局部渗血、尿潴留、睡眠差、肢体麻木、腰酸背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术后第2天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皮肤压红、局部渗血、尿潴留、睡眠差、肢体麻木、腰酸背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10%、14%、24%、57%、40%。对照组患者术后皮肤压红、局部渗血、尿潴留、睡眠差、肢体麻木、腰酸背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3.4%、3.4%、3.4%、6.7%、1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新改良后的术后体位,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毛文玉;陈敏;陈海霞;刘祥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腹部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的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目的是清洁肠道、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并认为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和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妇科手术范围虽基本不涉及肠道,但手术部位位于盆腔,位置较深,肠道准备的优劣直接影响术中视野的暴露,肠道准备不足可直接增加手术的难度。近年来,随着腹腔镜、阴式手术技术的进步,此类手术在妇科中所占比例上升,原来许多需开腹完成的手术,现在可通过微创手术完成,这对术前的肠道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方法是用老式开放式灌肠桶灌肠,此桶操作存在耗力、耗时、污染环境等缺点,给工作带来不便。鉴此,笔者于2010年6月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实用的新型闭式灌肠桶,试用至今,用于668例患者,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英;罗蕊丽;李清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400例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疼痛和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分析了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疼痛和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包括疾病本身因素、手术因素、患者因素、医护因素,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疼痛宣教、减轻疼痛的技巧方法、心理护理和促进舒适的护理,认为对泌尿系结石术后疼痛加强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得到较好控制。
作者:沈金秀;饶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防治脑梗塞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随机将91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心理干预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排便护理和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排便护理、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总分、焦虑恐惧和抑郁评分及便秘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心理干预组总分、抑郁、焦虑、恐惧测评得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总分、焦虑、恐惧测评得分与入院时比较也有所降低(P<0.05),但仍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及全国常模数据(P<0.01),且对照组治疗后抑郁测评分较入院时还高。心理干预组便秘发生率明显减少,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则有所增加,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塞患者入院时大多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心理,适当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且能明显减少精神因素诱发的便秘。
作者:李玉;郭宗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总结了82例腹膜透析(PD)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设立专职PD护士,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教育活动,定期随访患者,对其进行PD知识的宣教,并从中动态跟踪分析患者的护理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解决问题。认为实行PD治疗团队管理下的护士责任制,可有效促进PD患者的社会回归,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作者:李娜;邱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