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靶向制剂的质量控制

郦玲

关键词:
摘要:靶向制剂的质量控制目前主要是通过测定其终产物的包封率、渗透率等来实现.但靶向制剂的整个制备工艺过程、原料的组成、浓度、药物的性质等都对制剂的质量产生极大影响,这些过程有其固有的易变性,加上由于方法学和检测灵敏度的限制,某些杂质在成品检定时可能检查不出来,因此必须对原材料、制备过程、纯化工艺过程、终产品,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氨甲喋呤和米非司酮联合单次应用治疗异位妊娠21例体会

    我们采用氨甲喋呤及米非司酮联合单次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2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马丽;刘丽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脑出血病人康复期实施健康教育体会

    我科从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对78例脑出血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与1997年1月至1999年4月收治的70例脑出血病人相比,两组病人在出血量、GCS评分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健康教育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比过去缩短10天左右,为病人节约了费用,病人的满意率也由过去的90.2%提高到99.9%.具体措施如下:

    作者:王国芳;周玉宝;杨婷;郭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术后胃排空障碍原因分析

    胃排空障碍是消化道手术后常见并发症,虽然有吻合口机械梗阻的原因,但是主要为功能障碍.它不仅发生于胃肠道手术,也可见于腹腰及胆道手术.近年来,我们诊治38例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本文结合文献,就其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等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郑风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葡萄糖酸钙治疗心功能不全的体会

    通过我院住院的286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葡萄糖酸钙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收集1997年1月-2000年2月在我科住院有心功能不全的各种心脏病患者286例.其中男110例,女176例.年龄35-84岁.左心功能不全占62.40%.左心衰竭为肺循环瘀血排血量降低综合征.右心功能不全占37.60%.右心功能不全使回心血量减少,使体循环的静脉过度充盈,压力增高,各脏器慢性持续性瘀血,水肿.睡眠少于6小时26.74%,少于4小时占14.87%,手足麻木占31.60%,手足搐搦占7.89%.查血中钙离子,正常74.47%,低于正常值的患者占25.53%.

    作者:吴德新;赵东明;于培兰;王凤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目前眼科临床较为常见.难以治愈、致盲率较高的眼部感染性疾病.我院1997年2月至2001年4月,采用氟康唑(fluconazole,FCE)局部或全身治疗1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程时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伪麻黄碱缓释片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 60mg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血药浓度,数据经3P87软件微机处理,求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评价.结果:单剂量口服普通片和缓释片Cmax分别为(317.86±99.62)ng.ml-1和(205.06±29.75)ng.ml-1;t1/2(ke)分别为(3.94±0.53)h和(5.70±1.22)h;普通片ALC0-24为(2386.77±246.14)h.ng.ml-1,缓释片AUC0-36为(2310.94±171.89)h.ng.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4±8.85)%.多剂量口服普通片和缓释片Cmin分别为(126.62±18.22)ng.ml-1和(147.89±18.24)ng.ml-1;Cmax分别为(307.89±24.09)ng.ml-1和(275.20±26.82)ng.ml-1;FI分别为(0.79±0.22)和(0.58±0.14).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张一飞;赵红光;吴琳华;金锐;于景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病人下肢中小手术比较

    我们对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比较.

    作者:王良云;成学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治疗急性布氏杆菌病16例观察

    布氏杆菌是牧区和半牧区较常见的传染病,以发热,多汗,关节痛,以及多系统损害为特征,既往以四环素,利福平,链霉素,SMZ和TMP等治疗本病.笔者参考国外资料,试用环丙沙星治疗16例急性布氏杆菌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如下.

    作者:南菲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68 例喉鳞癌中PCNA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PCNA与喉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喉癌(鳞状细胞癌)中PCNA的表达.结果:PCNA高增殖频率者,倾向于低分化鳞癌(III级)、III、IV期临床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结论:PCNA在喉癌中的表达与其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CNA可作为喉癌肿瘤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杨长青;徐文超;姜鸿彦;黄维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头部重点轻度低温治疗脑梗塞

    目前轻度低温(即体温31-34℃)被视为理想的脑保护措施,并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我们于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用电子冰帽使头部重点轻度低温治疗脑梗塞,旨在观察头部重点轻度低温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和预后.

    作者:徐林新;张效东;吴风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肺炎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触珠蛋白、铜蓝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细菌感染时,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HPT)、α1-酸性糖蛋白(α1-AG)含量常发生变化.笔者于1999年5月至2000年2月,借助免疫速度散射浊率测定法,检测了育英儿童医院52例肺炎住院患儿血清中的CRP、CER、HPT和α1-AG的含量变化.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金耀建;温怀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

    我科1997年-1999年采用自制中药栓剂塞肛治疗轻、中度活动期,初发型、慢性复发性、慢性持续型溃疡性结肠炎6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夏培君;欧阳健东;项拓;岳圆;杨五计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重症肾功能衰竭病人肾移植的麻醉处理

    我院近年来共行76例肾移植术,其中5例高危患者(6.56%)均在硬膜外及全麻下顺利完成.就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邱惠贞;孔祥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慢性无症状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分析与对策

    慢性无症状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ASC)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我国ASC约占总人口的10-20%,合理而适当的处理这一人群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找到有效的清除病毒的方法,乙肝病毒有可能终生携带,给这类人群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带来极大的不利,如何使ASC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是临床医护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我们从1997年3月至1999年7月对我院感染科门诊就诊的206例ASC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求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作者:林志红;吕洪海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阴道炎和宫颈炎疗效分析

    我院门诊应用洁尔阴泡腾片治疗阴道炎和宫颈炎,获得了较为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组399例,年龄17-72岁.维族212例,汉族154例,克族33例.细菌性阴道炎110例,霉菌性阴道炎68例,滴虫性阴道炎60例,老年性阴道炎26例,宫颈炎135例.对照组253例.两组病种分类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胸内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用颈部领式切口或颈部领式切口加纵劈胸骨切口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除2例暂时性声嘶外,无其他并发症,均治愈.随防1-10年无复发.结论:胸内甲状腺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邻近器官受压引起的症状.X线胸片、CT和同位素扫描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外科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措施.颈部领式切口能完成大部分胸内甲状腺肿的切除,较大坠入性甲状腺肿不能从颈部取出者以及甲状腺肿部分血供来自胸内者可加用纵劈胸骨切口.

    作者:姜亦升;杨新峰;孙家树;曾宪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氧气驱动雾化喘乐宁、爱喘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喘憋发作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于1998年6月-2000年12月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喘乐宁、爱喘乐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喘憋发作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召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药消痤饮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我们从1999年7月至2001年3月采用中药消痤饮治疗发病率较高的丘疹型、脓疱型及混合型寻常痤疮148例,并以替硝唑作对照,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武贵玉;武彩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环丙沙星静滴致浅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1998-2000年,发现7例病人在静滴环丙沙星的过程中出现浅静脉炎,现报告如下.1 临床表现

    作者:孙艳娜;孙秀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斯奇康治疗慢性湿疹58例疗效评价

    慢性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病,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表皮内郎罕细胞数和真皮内T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加;后者主要为辅助性T细胞,提示慢性湿疹可能与细胞免疫有关[1].基于上述原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从1999年10月起,采用长沙九芝堂集团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免疫调节剂斯奇康注射液用于慢性湿疹病人,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朱新华;李莲新;李洁;林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