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加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吴波;李保锴;陈永真

关键词:
摘要:瘢痕疙瘩为结缔组织形成的肿块,于烧伤、损伤或未引起病人注意的极轻微损伤后形成.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49例患者在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选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天普洛欣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塞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塞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溶解堵塞的血栓,使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的及时供血.

    作者:邬德朔;郝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感染性疾病致肝功能损害65例临床分析

    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临床多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特点及转归.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16-82岁,平均(49.4±27.2)岁.其中肺部感染(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25例,肠道感染12例,急性胆囊炎1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急性肾盂肾炎7例,皮肤化脓性感染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伤寒2例,病程(6.7±3.1)天.

    作者:张国强;温中标;李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8例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趋于上升,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选择保守治疗病例也相应增加.我院从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采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索南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斜疝进腹修补术460例分析

    我院自1990-2000年共收治小儿斜疝460例,采用进腹修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460例小儿斜疝,男453例,女7例,年龄1-10岁,平均5.5岁,均采用进腹修补术.

    作者:赵继革;方先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内镜下置自膨式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护理

    我院自1998年7月以来为36例恶性食管狭窄病人放置了自膨式金属食管支架,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36例食管狭窄病人,男26例,女10例,年龄48-83岁,食管癌20例,其中发生于上段5例,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和胃底小弯侧6例,10例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病变长度5-13cm,平均7cm,狭窄直径1-6mm,平均3mm.

    作者:石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安妥碘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混浊

    笔者对因病毒性角膜炎致角膜混浊26例患者采用安妥碘注射液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2-56岁.治疗方法:1%地卡因每5分钟点1次,连点3次,安妥碘注射液0.5毫升作球结膜下注射.

    作者:李秀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放疗加热治疗骨转移性疼痛疗效观察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晚期症状之一,恶性肿瘤病人尸检发现30-70%伴骨转移[1],骨转移主要症状是疼痛,临床上用各种办法进行治疗,如止痛剂,放疗等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疗效不尽人意,我院采用放疗加热疗治疗骨转移性疼痛,取得令人满意效果.

    作者:孙晓峰;孙丽秋;焦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黑热病7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2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小儿黑热病7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均为住院患儿,男6例,女1例.年龄小3个月,大11岁.其中小于1岁的5例,2岁的1例,11岁1例.均为同一地区的乡村患儿.

    作者:陈鸿;方贵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由多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流感病毒A、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也可引起.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且常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作者:侯文敏;杨海河;廉道三;王欣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

    我院自1987年3月至2000年6月收治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3-71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腹部手术1次20例,2次31例,3次9例,4次以上3例.具体术式见表1.本次发病均有典型肠梗阻表现.

    作者:李燕理;陈嘉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合性溃疡50例分析

    我院自1986年至今共行胃镜检查3570例,检出消化性溃疡561例,其中复合性溃疡(CU)50例,占消化性溃疡的8.92%.本文就CU的内镜及临床特点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谢凡;宋彦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胰腺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我科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6例胰腺损伤病人,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6-68岁,其中胰腺实质部分破裂3例,胰头严重损伤2例,胰体横断损伤1例.

    作者:王新午;杜文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青霉素过敏反应人群增多的原因探讨

    临床工作中,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很多,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据WHO统计,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在世界各国逐年增高[1],有感于临床,现对其原因作一探讨.

    作者:李卫东;贾昆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血生化多表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早期可以不明显).血液粘度和变形性是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基本物理性能,是保证组织和器官得到足够血流量,执行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作者:苑代君;金梅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骶管注射治疗颈腰痛的体会

    目前,骶管注射治疗颈腰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效果好等优点.笔者在临床常用此法治疗颈腰痛,取得了良好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门利权;葛明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巴氏腺囊肿25例分析

    我院自1997年-2000年采用微波妇科治疗仪、治疗巴氏腺囊肿,收到满意的疗效.较以往治疗巴氏腺囊肿切开术、造口术、抽吸法疗效更彻底,效果更满意.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源来自妇科门诊,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4-45岁,共统计25例.均为单侧;右侧15例;左侧10例.其中合并感染9例,有反复发作9例.囊肿直径小约为4cm,大7cm.

    作者:刘宏伟;徐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GST-π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对病变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GST-π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GST-π的表达,并与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Ki-67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阳性率为77.8%,明显高于ER、PR、P53、C-erbB-2阳性率.与ER呈负相关性,与Ki-67呈正相关性.GST-π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GST-π的表达对乳腺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刘军;王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措施

    室间质控是临检中心对各实验室的考查方法之一,其成绩是衡量各实验室检验水平的标准,也是各实验室日常检验工作质量的反映,因此用参加室间质控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是提高检验质量的一种途径.

    作者:邓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然流产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自然流产与人工流产者血液标本人类微小病毒B19病毒(B19V)感染情况,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然流产病人和人工流产者各68人组成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液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血液中B19V的检出率,自然流产病人为20.6%(14/68)、人工流产者为2.9%(2/68),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别(X2test,p<0.01).结论:自然流产病人B19V感染情况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者,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宋鸿儒;薛承岩;杨桂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宣肺宁嗽汤治疗咳嗽38例

    宣肺宁嗽汤[1]是全国著名中医祝谌予教授的治咳嗽经验方.笔者一年来应用宣肺宁嗽汤加减治疗外感咳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麦绮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