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霉素过敏反应人群增多的原因探讨

李卫东;贾昆虹

关键词:
摘要:临床工作中,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很多,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据WHO统计,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在世界各国逐年增高[1],有感于临床,现对其原因作一探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为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易发生腹胀和便秘,我们对两年来34例老年人发生便秘的原因作了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龄64-80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钢针固定术1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0例,牵引保守治疗2例,本组患胃溃疡2例,其他无胃肠道疾病.

    作者:常秀兰;张建秀;牛晓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独一味对药物流产后止血的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9年10-12月对门诊早孕经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患者服用中成药独一味片剂辅助止血,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附42例报告)

    我院从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妊娠期阑尾炎4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年龄23-38岁,阑尾炎发病为妊娠早期(1-3月)8例,中期(3-6月)27例,晚期(6月以后)7例,病程6-96小时,平均42小时,发病至就诊超过3天者14例,其中阑尾穿孔4例,由妇产科转外科者11例,死胎3例,早产2例(胎儿存活),42例经确诊后,全部手术治疗,无孕产妇死亡.

    作者:花景香;赵晓民;朱可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然流产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自然流产与人工流产者血液标本人类微小病毒B19病毒(B19V)感染情况,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然流产病人和人工流产者各68人组成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液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血液中B19V的检出率,自然流产病人为20.6%(14/68)、人工流产者为2.9%(2/68),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别(X2test,p<0.01).结论:自然流产病人B19V感染情况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者,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宋鸿儒;薛承岩;杨桂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青霉素过敏反应人群增多的原因探讨

    临床工作中,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很多,其中以青霉素为多见.据WHO统计,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在世界各国逐年增高[1],有感于临床,现对其原因作一探讨.

    作者:李卫东;贾昆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梁切除术后房角观察68例临床分析

    小梁切除术是有代表性的防护性滤过术,我院自1989年开始作小梁切除术以来,从中观察了68例72眼小梁切除术后房角表现,现结合术后眼压变化发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春;苗均秀;郭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两管-泵抢救NHHDC的观察及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简称NHHDC),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以往无糖尿病史的患者,它是糖尿病中一种少见而严重的急性合并症,抢救的关键是平稳地降血浆渗透压及血糖,以前我科采用静脉大量补充低渗盐水、盐水及小剂量胰岛素(RI)治疗,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脑水肿、休克、溶血、心衰等.效果很不理想,甚至会使病情加重.

    作者:刘景玲;李玉芳;云朝霞;管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直肠癌病人的观察护理

    1临床观察1.1排便习惯的改变:早期无明显症状,直肠指诊可触及小硬结.随病情发展,大便次数增多,肛门内有坠胀感,便秘便稀交替出现.发展到一定程度粪条变细,排便困难,阻塞肠腔后,出现肠梗阻或部分性肠梗阻.

    作者:孙凤波;于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天普洛欣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塞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方法,但至今所有的方法均不能起到较明显的效果.由于大多数脑梗塞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因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溶解堵塞的血栓,使血管再通,恢复脑组织的及时供血.

    作者:邬德朔;郝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葡萄糖酸钙加东莨菪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1998年11月-2000年4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28例,采用葡萄糖酸钙加东莨菪碱治疗13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周雪艳;周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补肾益精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皮质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补肾益精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质骨(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将40只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益精方组和倍美力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做假手术,其余4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正常饲养90天,第91天开始给药,连续用药90天,处死,测定股骨的骨矿密度和几何尺寸及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模型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骨强度降低;股骨干外径变细,股骨中段骨皮质面积减少,骨矿密度有所减少.补肾益精方组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骨强度增加;股骨中段外径增粗,骨皮质面积增加,骨矿密度有所增加.结论:补肾益精方能明显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质骨(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补肾益精方能够提高大鼠皮质骨(股骨)宏观结构的生物力学应答调节机能,使股骨干外径增粗,皮质骨面积增加,骨矿密度有所提高.

    作者:朱太咏;石印玉;张戈;王健智;沈培芝;赵咏芳;徐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黄芩甙提取佳条件设计提取工艺的探讨

    目的:通过实验对黄芩甙提取工艺条件的探讨,设计佳提取工艺.方法:取适量黄芩粗粉,按实验设计的不同对比条件分步进行,所得提取物称定重量并按上海市药品标准(1974年版)测定黄芩甙的百分含量,根据重量和百分含量计算收率.结果与结论:对4批黄芩提取了黄芩甙.平均收率13.72%,而按原工艺提取黄芩甙的收率为7.2%,收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质量符合针剂、片剂的质量要求.

    作者:张永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滴红霉素致肌肉震颤、紫绀1例分析

    患者女,27岁,因羊水过少而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无心肺肾疾病史.门诊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正常.当日行剖宫产术,术中顺利,出血约100ml,术后血压16/9KPa.医嘱给予5%葡萄糖1000ml,红霉素0.6静滴2次/日.

    作者:梁静晶;梁丽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脐静脉留置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插管术抢救新生儿窒息体会

    近年来脐静脉穿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脐静脉留置麻醉导管术还未普及.我院近年来开展此项目成功地抢救了数百例新生儿窒息,它的特点是:①穿刺可以直视下进行;②操作简便易行;③脐静脉管腔粗用药迅速,所以脐静脉置入麻醉导管即可补液又可输血,为抢救新生儿窒息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

    作者:余竹青;李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52例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脑血管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合并肺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现将我院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52例,分析如下:

    作者:喻昌利;董全生;李志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少数民族住院精神病人体重变化的探讨

    为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精神病人住院期间体重变化情况,我们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本院2000年2月至9月住院少数民族精神病病人,入组标准:符合CCMD-2-R诊断标准,无躯体疾病,既往无肥胖史及肥胖家族史,年龄不限,住院时间不低于2月.

    作者:罗书恒;陈菲;冻艳州;黄国艳;孙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

    我院自1987年3月至2000年6月收治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3-71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腹部手术1次20例,2次31例,3次9例,4次以上3例.具体术式见表1.本次发病均有典型肠梗阻表现.

    作者:李燕理;陈嘉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环氧酶-2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在前列腺素(PG)的合成过程中,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为限速酶,它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成PGH2,然后,在一系列酶促作用下生成各种前列腺素及血烷素.COX有两种同功酶:COX-1以组织型表达,发挥各种内环境稳定作用;COX-2为诱导酶,主要存在于炎症组织中,介导许多炎性反应.

    作者:王仁云;王仁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与分娩方式

    高直后位是一种严重的胎位异常,其特点是胎头的矢状缝落入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可分为直前位和直后位2种[1].如不早期识别,恰当处理,会给母婴带来严重危害.现将我院206例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分娩方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内镜下置自膨式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护理

    我院自1998年7月以来为36例恶性食管狭窄病人放置了自膨式金属食管支架,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36例食管狭窄病人,男26例,女10例,年龄48-83岁,食管癌20例,其中发生于上段5例,贲门癌累及食管下段和胃底小弯侧6例,10例食管癌或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病变长度5-13cm,平均7cm,狭窄直径1-6mm,平均3mm.

    作者:石春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