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止急性胰腺炎发展172例治疗体会

邱中海;陈加贵

关键词:
摘要:80-90%的急性胰腺炎(AP)为一种轻型自限性疾病,对及时缓解疼痛和简单的液体治疗反应良好,只有10-20%的AP终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形态学上以胰内胰外坏死为特征[1].半数轻型AP向重症的转化发生在发病48小时以后,严重胰腺炎症发展到坏死发生在72小时后.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然流产病人血液标本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自然流产与人工流产者血液标本人类微小病毒B19病毒(B19V)感染情况,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然流产病人和人工流产者各68人组成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液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血液中B19V的检出率,自然流产病人为20.6%(14/68)、人工流产者为2.9%(2/68),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别(X2test,p<0.01).结论:自然流产病人B19V感染情况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者,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宋鸿儒;薛承岩;杨桂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癌症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

    癌症患者心理活动极为复杂,情绪多变,而心理状态的优劣对此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影响.掌握癌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对患者的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现将癌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及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护理浅析如下:

    作者:刘玉萍;张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迟发型脑出血2例治疗转归

    脑出血往往是以一侧肢体偏瘫,大小便失禁,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而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往往被忽视,自1999年8月至2000年11月间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2例患者,均在外伤后1-2天出现剧烈的头痛症状而就诊,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具体治疗转归如下:

    作者:薛丽英;周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母婴同室产妇中的应用

    近年,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转变,人类对疾病的认识已由传统的躯体护理提高到生物心理综合的认识水平,护理工作和护理科研把心理护理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言行去影响和帮助别人,属于专业性援助,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

    作者:耿佩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

    我院自1987年3月至2000年6月收治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3-71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腹部手术1次20例,2次31例,3次9例,4次以上3例.具体术式见表1.本次发病均有典型肠梗阻表现.

    作者:李燕理;陈嘉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8例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趋于上升,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选择保守治疗病例也相应增加.我院从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采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索南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皮肤病患者心理调查及对策

    有资料报道,有些皮肤病与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了解,作者1998年3月至1999年10月,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2例住院治疗的慢性皮肤病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慢性皮肤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的特点及其发生原因,进而为临床护士对皮肤病患者实施科学的心理评估,并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来探讨新的防治途径.

    作者:张玉敏;何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儿童乳牙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

    我科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563例弥散性病变的乳牙在进行较好的根管填充后经半年、1年或更长时间的复查,根分歧病变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从而减少了乳牙的早失[1],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鞠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麻疹脑炎33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6个月至6岁,发疹后至入院时间为2-7天.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嗜睡、谵妄等.体征有肢体麻痹、视力消失、眼球震颤、有不自主动作、膝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消失.

    作者:古丽帕尔;阿扎提古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结肠瘘确诊结肠癌1例

    患者男,37岁,因上腹部胀1年、呕吐腐臭食物1周,排外肝炎和肠梗阻,考虑幽门梗阻,于1997年3月17日行胃镜检查,胃镜下见:胃内有食物残渣,胃窦部粘膜上附有大量污秽之粘液状物(冲洗可脱落),从幽门孔时有粪水涌流入胃,十二指肠球部形态正常,未见溃疡及赘生物,十二指肠降段有大量粪水而窥视不清,考虑十二指肠结肠瘘、浅表性胃炎.

    作者:刘元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地锦颗粒剂与香连丸治疗细菌性痢疾137例临床分析

    地锦颗粒剂为孝感市汉川卫生学校1997年承担的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2000年通过省科委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登记号EK010072).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泻、镇痛等功能,主治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为了科学、客观地评价地锦颗粒剂的临床疗效,我们对该制剂与香连丸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就观察结果分述如下:

    作者:陈凡成;欧阳松珊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含服硝酸甘油后心排出量递增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含服硝酸甘油后心排出量递增的关系.方法:43例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心脏病患者二氧化碳重呼吸法测定了心排出量,并于休息15分钟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 2mg后立即重复前述检查,同时检测静息时血浆内皮素-1水平.结果: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随心功能分级阶数而升高(P<0.001),含服硝酸甘油后心排出量的增幅值与血浆内皮素-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Cor=0.6559,P<0.001,△Cir=0.6203,P<0.0001,△SVr=0.5192,P<0.001,△SVIr=0.5376,P<0.001).结论:轻中度心衰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心排出量的增幅与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高低有关.

    作者:刘昀;杨昆政;刘治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巴氏腺囊肿25例分析

    我院自1997年-2000年采用微波妇科治疗仪、治疗巴氏腺囊肿,收到满意的疗效.较以往治疗巴氏腺囊肿切开术、造口术、抽吸法疗效更彻底,效果更满意.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源来自妇科门诊,均为已婚妇女,年龄24-45岁,共统计25例.均为单侧;右侧15例;左侧10例.其中合并感染9例,有反复发作9例.囊肿直径小约为4cm,大7cm.

    作者:刘宏伟;徐晓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思密达佐治小儿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是儿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但是其治愈率并不理想,为了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于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慢性胃炎,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石润海;王素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脐静脉留置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插管术抢救新生儿窒息体会

    近年来脐静脉穿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脐静脉留置麻醉导管术还未普及.我院近年来开展此项目成功地抢救了数百例新生儿窒息,它的特点是:①穿刺可以直视下进行;②操作简便易行;③脐静脉管腔粗用药迅速,所以脐静脉置入麻醉导管即可补液又可输血,为抢救新生儿窒息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

    作者:余竹青;李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牙髓塑化治疗200例临床观察

    几年来,对牙髓塑化治疗200例,共208只牙齿连续观察,男79例,女121例,年龄11一75岁,以40岁左右多,有的塑化后一次作永久充填,多数塑化后1-2月复诊后无任何症状再作永久充填.

    作者:熊连珠;肖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静脉点滴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护理体会

    硝酸甘油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和缓解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及顽固不稳定性心绞痛.现将静滴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体会总结如下:1治疗前的准备①首先了解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及低血压,如有则不能应用硝酸甘油.②其次对能够应用硝酸甘油的患者,则要做好思想工作,介绍用药目的及效果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王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洁尔灭和利凡诺尔中期引产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2年10月始采用5%新洁尔灭经腹羊膜腔注射引产取得了较利凡诺尔引产更为理想的效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无引产禁忌症,妊娠14-28周之内的孕妇260例,观察组130例,用5%新洁尔灭20毫升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130例用利凡诺尔100毫克+注射用水10毫升溶解后经腹羊膜腔内注射.两组在待产过程中均采用其他药物.

    作者:张利民;陈燕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结直肠低位梗阻急诊手术2例分析

    1病例资料例1,男41岁,住院号6784.因腹胀无排便10天,拟诊肠梗阻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腹胀如鼓,左下腹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腹透见左腹部多个液平面,考虑肠梗阻.

    作者:李艳美;唐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52例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脑血管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合并肺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现将我院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52例,分析如下:

    作者:喻昌利;董全生;李志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