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乳牙根管治疗的护理配合

鞠琳

关键词:
摘要:我科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563例弥散性病变的乳牙在进行较好的根管填充后经半年、1年或更长时间的复查,根分歧病变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从而减少了乳牙的早失[1],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1998年2月至2001年2月用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共52例,男36例,女16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1岁,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8-20年.

    作者:孔丽敏;邢丽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环氧酶-2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前景

    在前列腺素(PG)的合成过程中,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为限速酶,它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成PGH2,然后,在一系列酶促作用下生成各种前列腺素及血烷素.COX有两种同功酶:COX-1以组织型表达,发挥各种内环境稳定作用;COX-2为诱导酶,主要存在于炎症组织中,介导许多炎性反应.

    作者:王仁云;王仁满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麻疹脑炎33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6个月至6岁,发疹后至入院时间为2-7天.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嗜睡、谵妄等.体征有肢体麻痹、视力消失、眼球震颤、有不自主动作、膝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消失.

    作者:古丽帕尔;阿扎提古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8例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趋于上升,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选择保守治疗病例也相应增加.我院从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采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索南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脐静脉留置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插管术抢救新生儿窒息体会

    近年来脐静脉穿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脐静脉留置麻醉导管术还未普及.我院近年来开展此项目成功地抢救了数百例新生儿窒息,它的特点是:①穿刺可以直视下进行;②操作简便易行;③脐静脉管腔粗用药迅速,所以脐静脉置入麻醉导管即可补液又可输血,为抢救新生儿窒息开辟了一个简便安全的途径.

    作者:余竹青;李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胰腺损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我科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6例胰腺损伤病人,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6-68岁,其中胰腺实质部分破裂3例,胰头严重损伤2例,胰体横断损伤1例.

    作者:王新午;杜文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高频通气膈肌起搏(HDP)治疗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的改善情况.方法:30例COPD患者应用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肌力并进行有关参数分析.结果:治疗后COP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率(FEV10/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P<0.05).大吸气压(MIP),大呼气压(MEP)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高频通气膈肌起搏治疗c0PD是-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鱼宝萍;刘昀;魏萍;梁真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放疗加热治疗骨转移性疼痛疗效观察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晚期症状之一,恶性肿瘤病人尸检发现30-70%伴骨转移[1],骨转移主要症状是疼痛,临床上用各种办法进行治疗,如止痛剂,放疗等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疗效不尽人意,我院采用放疗加热疗治疗骨转移性疼痛,取得令人满意效果.

    作者:孙晓峰;孙丽秋;焦杨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4大疾病中的首要原因.在产后出血病例中,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亦有报道达90%者[1].可见预防和治疗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李秀花;王吉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食管癌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院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32例食管癌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26例,女6例,年龄51-76岁,文化程度中专以上2例,中学6例,小学14例,文盲10例.有吸烟史者22例.

    作者:杨传娥;梁庆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宫内节育器(IUD)移位至直肠2例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30岁,因宫内节育器(IUD)7年取出困难入院.7年前月经后3天宫内置放IUD,2年后带器妊娠,足月顺产一子,胎盘完整娩出,未见IUD.

    作者:蒲玉琴;王静;刘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52例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脑血管发病率也明显增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合并肺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现将我院1998年12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老年人脑血管病后遗症合并肺炎52例,分析如下:

    作者:喻昌利;董全生;李志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微波照射在会阴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微波照射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用于产妇产后会阴切口感染,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3年3月至2000年3月在产科行会阴切开分娩并发会阴切口感染的产妇32例,均于产后3天发现切口红肿、硬块并有脓性分泌物从针眼处或切口处流出,产妇诉说切口处疼痛较重.

    作者:杨风霞;管新华;王守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

    我院自1987年3月至2000年6月收治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3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3-71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腹部手术1次20例,2次31例,3次9例,4次以上3例.具体术式见表1.本次发病均有典型肠梗阻表现.

    作者:李燕理;陈嘉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乳腺癌组织中nm23H1基因的转录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nm23H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CSA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对94例乳腺癌组织进行nm23H1 mRNA及其蛋白检测.结果:nm23H1 mRNA及其蛋白阳性表达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呈负相关.nm23H1 mRNA阴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结论:nm23Hl的表达在乳腺癌的转移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标志.

    作者:谷化平;刘艳茹;倪灿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灭滴灵甘油悬液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

    笔者于1998年2月至2000年12月试用灭滴灵甘油悬液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治疗组55例,其中男27例,女28例,小6个月,大4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小6个月,大4岁.

    作者:达丽哈;巴合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手术加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瘢痕疙瘩为结缔组织形成的肿块,于烧伤、损伤或未引起病人注意的极轻微损伤后形成.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49例患者在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选用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波;李保锴;陈永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阻止急性胰腺炎发展172例治疗体会

    80-90%的急性胰腺炎(AP)为一种轻型自限性疾病,对及时缓解疼痛和简单的液体治疗反应良好,只有10-20%的AP终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形态学上以胰内胰外坏死为特征[1].半数轻型AP向重症的转化发生在发病48小时以后,严重胰腺炎症发展到坏死发生在72小时后.

    作者:邱中海;陈加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儿黑热病7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2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小儿黑热病7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均为住院患儿,男6例,女1例.年龄小3个月,大11岁.其中小于1岁的5例,2岁的1例,11岁1例.均为同一地区的乡村患儿.

    作者:陈鸿;方贵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伤寒合并肺不张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7岁.因发热5天收入院,入院前5天出现发热,体温逐渐升高,伴轻度咳嗽、腹泻,自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有伤寒接触史.体检:精神差,表情淡漠,体温39.5℃,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浅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

    作者:程志忠;温建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