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中;何仲海;刘瑞林
随着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作为一项操作性护理工作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护理实践,它是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体现,它可以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因此,探讨心理护理效果、评价技术,可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操作性理论依据.
作者:余再根;夏元先;李金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rt-PA(50m)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一旦确定为急性心肌梗塞后,立即给予rt-PA(栓体舒)静脉溶栓,先用8mg静脉推注,余42mg于60分钟内用静脉微泵恒速静注,同时观察APTT,TT,PT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核算医疗费用.结果: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发病时间至溶栓时间平均4.5±1.3小时(45分钟8小时).90分钟再通率,根据临床再通指征判断,其中再通22例,6例未通.再通率为79%.22例再通患者平均发病至溶栓时间4.5±0.7小时(45分钟8小时),6例未通患者平均时间为4.3±0.8(3.2 7)小时,显示冠脉再通与溶栓开始的时间无明显的关系.28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口腔牙龈出血,未停止治疗,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溶栓.22例再通患者于溶栓后30天复查心功能为II级(NYOK).结论:小剂量rt-PA快速静脉输入加速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疗效费用比合适.
作者:吴小庆;王强;朱剑秋;薄小萍;羊镇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出血是现代临床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脑疝又是其主要致死原因.现将我院1996年至2000年收治的236例脑出血病人中因低蛋白血症致脑疝9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潘志辉;王伟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整理了我院口腔科1995年2月至2001年2月间108例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将其致伤因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车祸为主要致伤原因,占57.41%:下颌骨体部骨折居首位,占40.12%,常见的合并伤为面中份骨折,其次分别为胸、腹、四肢伤,颅脑损伤;近年来,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结论:下颌骨骨折以下颌骨体部、颏部多:坚固内固定为今后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者:郭家平;余小平;王虎中;董青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女性绝育术后有极少数病人长期腹痛,甚至影响劳动.为我院于1993年8月2000年12月对40例女扎术后并发症患者收住院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6年12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72例,我们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采用肝素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兰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患者女,43岁.孕2产1,以发现子宫肌瘤40天伴尿频于2000年10月9日入院.患者月经平素规律7/23天,量中等,有痛经史.入院诊断:①子宫多发性肌瘤;②双侧附件炎;③高血压病;④脑瘤术后继发性癫痫.于1976年曾行左锁骨软骨瘤摘除术,术后左臂有功能障碍.
作者: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5年生存率仅为50%,死亡原因与交感神经刺激过度有关[1].但是,几乎所有有关β-阻滞剂的药物说明书都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列为禁忌症.然而,自从临床应用β阻滞剂治疗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引起的CHF以来已有20多年成功经验的历史.
作者:宋丽华;秦丽君;叶柜梅;任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97年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原有的消毒隔离制度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为了切实防止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我科在原有的制度基础上,从加强母婴同室管理入手,逐步健全各种消毒隔离制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尹江琴;贾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脑血管疾病(Acute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ACVD)是目前人类的3大死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lschemic Stroke,IS)约占75%.对于它的治疗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其疗效为临床医师所争议.
作者:金洪;金德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外伤性鼻骨骨折发生外鼻畸形者,一般应在伤后10天之内进行复位[1].若超过10天,尤其是超过2周后,由于组织修复,骨折断端骨痂形成,难以用鼻骨复位钳进行鼻内闭合式复位矫正外鼻畸形,多需手术行开放式复位.我科自1993-2000年采用单纯鼻内闭合式复位法和锤击法加鼻内闭合式复位法治疗鼻骨骨折外鼻畸形2周以上患者41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保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门诊换药分伤口处理及更换敷料.以便观察伤口,清除分泌物,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促进伤口愈合.现将工作中的儿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炳红;王淑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4种静滴用活血化瘀药物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78例具有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蝮蛇抗栓酶、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4种药物对改善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有各自的特异性.结论:提示在临床上应当根据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情况选择相应的活血化瘀药物.
作者:朱喜莫;胡小灵;曾斌芳;邱作成;张磊;刘龙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脂肪酸组成对白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鉴别意义.方法: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5株白念珠菌和4株光滑念珠菌的脂肪酸,以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配以计算机分析各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光滑念珠菌与白念珠菌在脂肪酸的成份与含量上明显不同,光滑念珠菌不含亚麻酸(C18:3),且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C16:1)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比值不同(白念珠菌皆小于 1.3,光滑念珠菌除1例为1.2外,余皆大于 3.9):C16:0与硬脂酸(C18:0)的比值(白念珠菌皆大于2.7,光滑念珠菌皆小于 1.1):C16:1和油酸(C18:1)的比值(白念珠菌皆小于0.5,光滑念珠菌皆大于 0.7).结论:气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白念珠菌与光滑念珠菌的化学分类鉴定.
作者:席丽艳;张小娟;鲁长明;郑文辉;蔡葵花;谢穗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sis)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以往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冠脉管腔的狭窄程度.
作者:宋绍敏;马小兵;王志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由于性病病人存在诸多特殊心理与行为反应,所以我们在护理性病病人过程中,树立高尚的护德格外重要.
作者:孙静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2000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山东省医工所研制生产的尼索地平片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高血压病人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蔡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上中西药盲目联用、滥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研究中西药联用的相互作用是临床药学的主要课题.1 合理联用:
作者:彭毛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致尿液潴留膀胱内,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认为与产妇的身体状况、胎儿大小、产次和分娩方式有关.为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尽早使产妇恢复正常,首先需要了解产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与处理方法,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作者:刘庆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1999年5月份以来共采用吡罗昔康治疗痛经患者120例.治疗方法:月经来潮前1天或当天服用吡罗昔康片(炎痛喜康)2片(40mg),1个月经周期只需服用1次即可.结果:全部病例经治疗7后,疗效确切,作用迅速,持久,无不良反应.
作者:郑季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