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病的相关性研究

高改琴;赵俊华;刘晓林

关键词:
摘要:自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c,Hp)发现10多年来,已查明该菌与人类3种疾病有关:活动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腺癌[1].并认为Hp感染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2].本文对幽门螺杆菌相关上胃肠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对鼻衄的认识

    衄血是一种病理性出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病变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症状,在外感病变过程中,只有太阳病和阳明病伴有鼻衄症状.

    作者:宫波;哈森高娃;张文华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产妇临产前对分娩方式选择心理分析

    分娩的方式我国采用多的是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但近年来临产妇女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手术化率上升非常快,针刘这一问题我们从2001年-2002年1月对在我院分娩的148例产妇进行调查:剖宫产总人数86例,符合条件剖宫产者50例,占53.8%.因此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孙岩;梁小语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胰岛素泵是一种通过与机体的连接装置,在微电脑的控制下,持续释放胰岛素的仪器.它能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通过设定一个持续基础输入量,并通过餐前加大剂量,起到保持血糖稳定的作用.

    作者:石敬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颅脑外伤在急诊观察室的护理

    我院自2001年以来,共留诊观察颅脑外伤患者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在急诊观察过程中发现病情加重者收入院手术治疗2例,非手术转入病房治疗5例,好转的18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雅琴;范颖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放射治疗76例骨转移癌的临床分析

    本院自1996年2月-2002年5月对76例骨转移癌142处病灶进行单纯性放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其治疗结果做一回顾性报道.

    作者:周诚忠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补肾法在男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补肾法是治疗男科疾病中十分重要和常用之法,本文仅对男科常见之慢性前列腺炎、男性不育、中老年阳痿等3种疾病的具体运用择例报道,并略谈体会如下.

    作者:宋远义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肺癌合并肺功能不全患者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并发症、术后呼吸机的应用及术前肺功能检查的价值.方法:64例低肺功能的肺癌患者依据肺大通气量%(MVV%)和第一秒率用力呼气量%(FEV1%)分为2组:第1组为重度异常的即:MVV%≤50%,FEV1%≤45%的23例;第2组为:MVV<80%而MVV>50%,FEV1%<70%而FEV1%>45%的41例.第一组患者有18例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比研究两组术后呼吸衰竭、心律失常、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第一组死亡2例,呼吸衰竭5例,心律失常9例;第2组无死亡,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5例.结论:肺功能重度异常的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及器械的改进,术后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可以相对扩大手术适应证,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特别是术后的密切监护以及各种严重心肺并发症的及时处理,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侯生才;胡滨;李彤;王洋;张振奎;陈航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冠心病患者Ⅰ型对氧磷酯酶基因192Gln/Arg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Ⅰ型对氧磷酯酶(paraoxonase,PON1)基因192 Gln/Arg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49例老年CHD患者和38例健康老年对照者的PON1-192 Gln/Arg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以A/B表示.结果:各基因型(AA,AB,BB)分布在冠心病组:18.4%,51%,30.6%;对照组:39.5%,47.3%,13.2%.两组比较各基因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X2=6.35,P=0.042);B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明显增高(0.56 vs.0.37);B等位基因携带者(AB型+BB型)与AA型纯合子比较,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4.77,P=0.029).B等位基因是中国北方地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0R=2.19,95%CI:1.19-4.05).结论:PON1基因192 Gln/Arg遗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冠心病发病明显相关.该酶切位点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作者:常志文;王云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床边血糖测定的质量控制及相关因素分析

    采用快速血糖仪对病人进行床边血糖监测,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监控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糖尿病患者的家庭,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出现床边血糖测定(血糖仪法)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或与实验室已糖激酶法(HK法)的测量值出现偏差.

    作者:张秋妹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减少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的发生,提高康复期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对52例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的发病诱因进行发分析,并提出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小平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PCEA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病普遍增多,尤其前列腺增生症增多明显.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和膀胱痉挛.

    作者:周红玲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224例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针对我院急诊科近2年来收治224例患者进行的院前急救工作,就如何做好急救中的全程护理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作者:胡爱龙;杜胜华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3种引产方法在足月妊娠引产中应用的比较

    我们总结了3种引产方法,进行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一勤;蔡艳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老年性瓣膜病38例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非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中,钙化性心脏病瓣膜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80-90%[1],但由于该病本身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临床易于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1997年-2001年收治的38例此病患者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军;吕淑杰;赵冬明;张远卓;孙宓影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STD在皮肤性病门诊中的检出率调查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病人的性传播疾病(STD)的患病情况.方法:对普通皮肤性病门诊病人利用门诊登记表形式.对部分性病专科病人用无记名问卷形式,按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逐项填写或由接诊医生询问,并对调查的性病门诊病人的诊断结果作记录.结果:在17014例初诊病人中被检出为STD 1667例,检出率为9.8%.其中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阴道炎占首位,为57.2%,其次是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梅毒等.对详细调查的224例性病专科病人中,33.9%有性病史和两个以上性伴史,23.2%病例的配偶或性伴有性病史,18.8%病例患过2次以上STD.结论:性病中淋病患病率有所下降,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成为首位,应加强研究对这两种性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性传播疾病与不健康的文化宣传产品、对外开放文化传播的影响有一定关系,因此,积极开展扫黄活动是必要的,应大力宣传健康的文化,遵守性道德,提倡使用避孕套.对STD的性伴要早期、规范的治疗,对减少STD的扩散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陀志国;郑旭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儿童感染性腹泻研究进展

    腹泻病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诊断研究进展显著,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罗燕芬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实验室及电生理分析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临床上急性迟缓性瘫痪的常见原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感染所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将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25例儿童GBS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改变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因及疗法加以探讨.

    作者:白丽君;张贵斌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利拉萘酯对染色体畸变作用的实验研究

    利拉萘酯是长沙环恩医药研究所提供的抗真菌药物,为白色的粉剂,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根据我国新药审批办法规定,我们做了如下实验研究.

    作者:张耿月;付勤;宋连生;任林广;贾艳华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IL-18与妊娠、分娩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IL-18与妊娠、分娩的关系.方法:用对人重组IL-18蛋白制作的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进行测定正常妊娠阵痛来临前后及产后孕妇血中IL-18值,探讨IL-18与妊娠分娩的关系.结果:IL-18在正常妊娠分娩发动后IL-18(80.95±32.68 ng/L)明显高于分娩发动前(38.16±22.61 ng/L),P<0.01.而产后24小时又很快降低.结论:IL 18可能与分娩发动有关.在妊娠维持的破坏及阵痛发动机理方面,IL-18的作用可能是引起Th1/Th2平衡破坏或在细胞凋亡方面起一定作用.

    作者:王春;尚涛 刊期: 2002年第29期

  • 脑复苏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我科1998年-2001年收治9例心肺复苏(CPR)后深昏迷患者,采取以高压氧(HBO)治疗为主的综合性脑复苏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贞;王立祥;周继勤 刊期: 2002年第2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